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黄良东 5月27日,深企“国产功能饮料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后,开始连续涨停模式。6月9日,东鹏饮料开盘再度封涨停,收获上市以来连续第十个涨停板,总市值突破600亿元。
东鹏饮料的暴涨,受益最大的是林氏家族,按9日涨停价157.1元计算,林氏家族合计持股市值高达约379亿元。数据显示,投资者若中一签即可赚超11万元,东鹏饮料成为今年以来打新收益最高的主板新股。
东鹏饮料主打产品,为“低价版红牛”东鹏特饮。该企业于1987年创立,由深圳市一家国企改制发展而来,起初以生产利乐包豆奶、清凉系列饮料为主,之后慢慢形成以功能饮料(东鹏特饮系列)为主导,九制陈皮饮料为辅,纯净水、纸盒装清凉饮料为基础的产品结构。
券商普遍看涨给出买入评级
根据招股书显示,“林家人”手中持有了超过东鹏六成的股份,林木勤(董事长)与林木港(执行总裁)为兄弟关系,林戴钦(董事、大区销售总监)与林木勤为叔侄关系,仅林木勤、林木港、林戴钦三人就分别持有发行后公司股份1.99亿股(占比49.74%)、2089万股(占比5.22%)、2089万股(占比5.22%)。按6月9日涨停价157.1元计算,林氏家族合计持股市值高达约379亿元。
东鹏饮料刚上市就受到机构的高度关注度。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在内的10多家券商已发布研报对其进行首次覆盖。
在东鹏饮料上市首日,太平洋证券就发布研报,给予其172元的目标价。昨日,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给出的目标价也高达170元。
中信证券认为,能量饮料行业快速增长,后起之秀空间巨大。东鹏饮料产品力和营销能力领先,未来有望通过精耕广东、全国化布局实现快速增长,比肩红牛。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的高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功能饮料占营收九成
产品结构单一让东鹏饮料遭受质疑
单一的产品结构让东鹏饮料遭受质疑,营收超过九成来自功能饮料(东鹏特饮系列),功能饮料作为保健品在监管方面也比其他饮料更为严格。能量饮料占据了东鹏饮料绝对的业绩份额,2018年至2020年,能量饮料销售收入分别为28.85亿元、40.03亿元和46.5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94.99%、95.11%和93.88%。
近年来,东鹏饮料陆续推出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清凉饮料等植物饮料,以及乳味饮料等其他系列产品,但整体销售规模占比较低,不足5%。
此外,东鹏饮料销售地区布局也较为单一。 东鹏饮料起步并发展于广东市场,经营业绩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该区域的市场情况。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广东地区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1.10%、60.12%和55.74%。总体上,业务布局呈“南强北弱”特点,北方市场进展相对而言滞后于南方市场。
经销商入股会否产生利益捆绑虚增收入?
东鹏饮料:单个经销售销售金额占小
东鹏饮料有三家重要经销商,均参与持股公司的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招股书显示,包括前年跌出前五大客户的两家在内,近三年东鹏饮料前五大下游经销商共有7家。
其中有三家经销商为关联方,第二大经销商东莞金愉食品的实控人林景照及第三大经销商深圳安尔雅公司的实控人郑细强,分别持有鲲鹏投资4.5%及1.8%的股份;2018年的第三大经销商海丰曈缙贸易实控人蔡安特之子蔡顺源,也持有鲲鹏投资4.5%的股份。
实际上,鲲鹏投资是东鹏饮料实控人林木勤之子林煜鹏控制的持股平台。天眼查数据显示,林煜鹏持有鲲鹏投资54.05%的股份,林木勤则持有9.01%。而其他16位股东则分散持有鲲鹏投资的其余股份。
据南都记者查阅,除了三家重要经销商有股份关联外,鲲鹏投资的股东中还有至少4位经营其他食品公司,其中有3位经营的食品公司均为吊销状态。除了鲲鹏投资外,还有东鹏远道、东鹏致远、东鹏致诚等三家持股平台是东鹏饮料的直接股东。
经销商入股受到质疑的同时,东鹏饮料上市前给股东分红同样受到关注。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现金分红4次,共计5.88亿元。其中,2017年4月、10月,东鹏饮料两次向全体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共8792.79万元;2019年4月派发现金股利1.4亿元;而最近一次在递交招股书的半个月前,2020年4月9日,东鹏饮料派发现金股利高达3.6亿元,超过此前三年的分红总额,此后的4月24日公司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在IPO过程中,东鹏饮料多位经销商入股公司会否增加利益捆绑的风险,以及上市前给股东大比例分红等问题引发证监会问询。对此,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回应称,公司不存在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况;公司主要采取经销模式,单个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较小。据了解,东鹏饮料1000家经销商包揽了东鹏饮料产品销售收入的97%,如何处理好与庞大经销商体系的关系或成东鹏饮料一大考题。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