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州封闭区高考背后的故事:启动备用考点,连夜布置场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6-10 21:53

微信图片_20210606164836.jpg

6月3日,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全域实施封闭式管理,居住和滞留于此的两百余名考生,正面临一场与疫情赛跑的别样高考。

倒计时阶段,在这群特殊考生背后,有无数人在奔波努力。学校提前连夜布置考点,街道打通核酸检测绿色通道、交通部门安排专车接送出行,封闭备考的老师们在线答疑、加油鼓劲,居家隔离的家长们悉心照料、联络跟进。人们创造条件,为了共同的“孩子”,为了即将远航的学子。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3902.png

金道中学考点考生进入消毒人行道。

考前遇疫情防控升级

高考前夕疫情突然升级,对于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每一天的变化都措手不及。

5月26日,西关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林筱航早起上学时发现,他居住的白鹤洞街广船鹤园小区出不去了。前一天,这里刚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听到东漖街康乃馨社区被封闭管理时,李金依第一时间想到了女儿咏彤。她正在广州南海中学高三教室里,当天放学回家后无法再离开小区。

在佛山南海执信中学读书的陈杨,高考冲刺前被父亲叫回荔湾桥中街家中吃饭,未料第二天,小区就被列入了封控管理区域。

高考正在倒计时,他们被困守在家里。林筱航和家人“有点慌了”。

距离高考还有12天,复资料全部放在学校,他原本想通过快递邮寄,但是除了运输必备生活物资,没有车辆可以驶入高风险区。最终,还是亲戚到学校帮忙收拾资料,通过社区志愿者辗转送到了家里。

趁着考前最后一次离开学校,咏彤冒大雨独自带回了厚重的复资料。李金依记得,“她那天回来有点伤心。”

考生们无奈居家隔离,老师们被召回留校待命。

5月30日晚,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次日起,高三住宿生、教师及学校员工实施在校住宿封闭备考。真光中学位于白鹤洞街道,该校高三班主任许雷和同事们迅速响应,收整好行装赶往地处高风险区的学校,陪伴学生们走完最后的考前复。原本住在校外的老师们集体返回,一开始甚至面临“睡地板”的窘境。

按照疫情风险级别和管控措施,许雷把班里近50名学生分成了四个群——居家封闭管理、在校封闭管理、回校封闭管理、低风险地区。每天,都有家长来回转群,手机里消息不停。

针对居家隔离备考的学生,学校安排老师在线答疑。但是在家无法及时沟通反馈、作息时间不如集体生活规整,许雷察觉到考生们“学和心理还是受到了影响”。

家长们普遍担忧疫情影响考试政策变动,总是联系班主任询问答案。“家长们心急,接收的消息多,学校也在不断协调”,许雷一度觉得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变成了“安抚和沟通”。

突破困难无一考生缺席

好在考前困难逐个突破,疫情之下的高考,这群特殊的考生,最终都未缺席。

第一关是关乎高考资格的核酸检测证明。

5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紧急下发通知,广州高考生须持有5月31日和6月3日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否则无法参加高考。

当时,广州荔湾等多区正在轮番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参与社区检测难以掌控排队时间,自行联络医疗机构又无法出去。李金依开始着急,女儿的核酸检测如何进行?她在家里焦虑不已又不敢显露,只能一边把问题反馈给学校等候回音,一边每天线上抢菜为女儿做好后勤。

林筱航所在的小区有7000多住户,高考生上百名。“开始小区好像说医生还是不怎么够”,最初他也担心会贻误高考时机。

不久后,白鹤洞和东漖街道为高考生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医护人员专门为高考生单独采样,快速出具核酸检测结果证明。

高风险区和封闭管理区,意味着公共交通暂停营运,人员车辆无法出行。今年考点在哪、怎么过去,成为横亘在家长眼前的又一重难题。

另一边,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组建“疫情管控区域高考考生交通保障爱心服务车队”,安排专车“一对一”接送管控区域考生。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3936.png

800多辆出租车、1000多名司机“一对一”专车接送考生。

6月5日,李金依接到荔湾区教育局电话,核对考生乘车信息时,“真的很开心”。

第二天,这支由800多辆出租车、1000多位司机组成的车队穿越鹤洞大桥,明亮的黄色、蓝色和红色车辆整齐划一地驶过空旷的道路,成为被按下“暂停键”的芳村区域里亮丽的风景。

他们集中为车辆消杀、提前演练送考路线,确保高考那天一路畅行。

尽管已提前预料到考点会变动,但直到6月6日早上打印准考证时,李金依才知道女儿今年在金道中学考试。这所只做过中考考点的初中学校“临危受命”,成为高风险地区和封闭管理区域考生就地高考的考点之一。

以往南海中学学生在广雅中学高考,校内和周边是熟悉的环境,午间有精心备置的“状元餐”,今年却一切都是未知。

李金依最担心女儿中午没地方吃饭午休,“来回浪费时间,考生不能休息。”

考前一天,她终于收到消息——真光中学将提供午餐,并经由绿色通道,送给在金道中学考试的考生们。

高风险地区的考生们无法提前实地踩点考场,有住在金道中学附近小区的热心人,拍下学校图片视频帮助他们“网上探行”。

的哥老师送考送上鼓励

封闭管理区的高考,场外比往昔安静,随处可见防疫的痕迹,却也不乏暖意与温情。

6月7日早上6点30分许,花地大道中的送考车已经排起长队,司机身着防护服坐在车内安静等待,车窗上贴着“高考加油”的标语,车内插着“旗开得胜”的小红旗

这一天他们要接送考生四次,每次要为车辆消毒、脱换防护服,没有人抱怨繁琐的程序。

接送咏彤的司机提前一小时到达小区楼下,李金依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旗袍,笑意盈盈地送女儿独自出门,赶赴人生重要的考行。

早上8点前,咏彤已经到达金道中学,她和考生们一起步入考场,看起来轻松平静。从门口到考场,设置了两道疫情防控线,考生们要穿过消毒人行通道,间隔一米排队,入场前再次测温消毒。第一天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又接受了一遍核酸检测

高考三日,在金道中学考点外,每场都有两名真光中学的老师们现场送行。他们身穿红衣站在下车区,手里拿着70多名考生的姓名册,逐一打勾登记,确保无人漏考。

6月8日上午,许雷也在现场负责核对信息,看到自己班上的学生过来格外活跃,举起手蹲下身高喊“小家伙,加油啊!”学生一脸笑意。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4092.png

6月8日上午,真光中学高三班主任许雷(中)和同事在金道中学考点门口为学生送考。

当天,高三(16)班的班主任不能到场送考,他托许雷和另名送考老师带来了红绳和红袜,现场送给自己班上的考生。

实际上,高考送行仪式早已提前在线上进行。

考前一晚,真光中学的老师们亲手绘制KT板,写下“十年磨一剑 实力今朝现”等加油鼓励的话语。第二天早上,他们要在真光楼前举牌夹道迎接考生入场,这是每年雷打不动过的惯例。只是今年,击掌拥抱改为了握拳鼓劲。

封闭备考时,有老师被困家中无法返校,他们也提前录下送考视频。高三班主任周老师特意站在寓意“节节高升”的竹子前,最后为学生们传授答题拿分的技巧。

许雷班上,有家长剪辑了一段7分钟的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喊楼仪式上的热烈兴奋、百日誓师大会上的豪言壮语,有老师在视频里为学生们唱歌祝福,有老师穿上旗袍回顾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最后,5位科任老师都不忘叮嘱考前复,送上殷切希冀。

8点30分前,考生已经全部入场。许雷和同事要回校完成其他任务,尽管在场外与考生只有匆忙的三言两语,但他和同事说,站在这里,孩子们就安心。

考生和家长给司机写感谢信

即使是疫情,也不能阻挡学子们赴考的努力和决心。

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3+2+1”考试由两天变为三天,考生们不仅面临疫情的突袭,还要适应考试的变化。

金道中学考场提前一小时开放,但是考生们却总是提前很久到达。工作人员提醒,考生们下次可以晚一点来,但是第二天照例排起长队。金道中学考场教室外的空地上,搭起了连片的雨篷,摆满了塑料板凳。

每场考试前,都有考生坐在凳子上复、背书,有人出门时就带了历史笔记、古诗词册子,从车上下来一路拿在手边。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4074.png

金道中学考场考生在户外复

陈杨是首场语文考试第一个出来的考生,说起为何今年出现在这里,他报以苦笑,觉得无奈又有趣。

他自称并未受疫情影响,“这就受影响那得多脆弱。”也觉得题目常规,“语文考得不错。”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3969.png

首场语文考试结束,陈杨(右一)走出考场。

林筱航的目标是重本,总体而言“正常发挥”。他的父亲还在小区做志愿者,回家后要面临升级的社区封闭。与同学的毕业旅行计划彻底泡汤,他只担心高考后的毕业照拍摄还能不能如期举行。

6月9日18点15分后,高考正式结束,考生们陆续出场。最后离开考场的,是维持现场秩序的民警、协调考场保障的街道工作人员,和随时待命处理突发事件的医务工作者。

令人操心了多日的考点,瞬间恢复平静。

考生和家长们也许不知道,就在考前几天,金道中学校长谭东明接到启动这个备用考点的相关通知后,带领学校老师、保安、清洁工和行政工作人员10多人,从早上9点干到次日凌晨3点,腾出了16间教室,为两百多名考生布置好考场。高考期间他们又马不停蹄,继续负责考场事务。

这几天,还有不少司机收到了家长发来的微信红包,仍然身困家中的他们不知如何表达谢意。

白云集团司机李要杰记得,因为疫情防控道路交通管制,导航路线不再准确,送考演练时一段10分多钟的车程他走了很多遍。考生的父母不能亲自送考,又无法外出察看实际路线,总是和他反复电话沟通确认路况细节。李能杰能感受到,“家长很紧张。”

“车都消过毒,不能乱碰,也怕停外面不好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前一晚上专门把车开进停车场,第一次掏了35元停车费。考生家长给李能杰发了微信红包。

他并没有接收,“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们都是父亲。”

(补充图片、化名)封闭区高考背后4004.png

李金依为接送其女儿的司机谢师傅送上了“感谢信”。受访者供图

三日高考,李金依感慨不已。6月9日上午,她打印了一封“感谢信”,让女儿带给送考司机。她说,“羊城有你们变得更有爱!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广州加油!”过去10天的经历令她明白,这场与疫情赛跑的高考“来之不易”。

(应受访者要求,陈杨、李金依为化名)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实生 何夏怡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陈灿荣 (除署名外)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
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广州中高风险区战疫日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