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菜单上线端午粽子,电商平台保供工作表现如何?要考核了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1-06-11 22:19

在广州市各区禁止或限制堂食的情况下,广州市商务部门6月11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餐饮企业推出多款端午外卖套餐,将美味佳肴送到街坊家中。南都记者采访获悉,部分餐饮企业已在外卖平台上线端午粽子,或者在端午期间把外卖套餐中的米饭换成应节的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根据此前销售情况和街坊反馈,我们增加了粽子、咸蛋、不同部位的猪肉、水果等,猪肉和牛排最抢手,摆出没多久就卖光了。”6月11日,京东七鲜超市华南区域政府事务经理欧阳青告诉南都记者,七鲜的“公交移动专线”9日起开进荔湾石围塘街道,每日准备1000份民生商品,肉类最受欢迎。还有居民自发团购,预订过节的肉菜。

广州防控模式升级后,为保障涉疫重点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生活需求,在广州市商务局、荔湾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的推动下,广州公交集团与胜佳超市、京东七鲜超市、温鲜生、粤旺、华润万家、西亚兴安等达成合作,6辆载满肉菜、米面、牛奶、罐头、水果等生活物资的特殊公交车日前进入广州市荔湾区封控区域石围塘街道,成为风控区平价便捷的移动“公交超市”。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端午节临近,为了让市民安心过节,多个平台增加应节物品的供应。

111.jpeg

居民自发团购预订过节肉菜

早上7点左右,在七鲜仓库装完货的公交车便会前往荔湾区石围塘街道,并在上午10点前上样、出摊,工作人员现场售卖。据了解,七鲜每日准备1000份民生物资,包括蔬菜、蛋品、禽类和日用品等,并根据居民煲汤、过节等需求,调整供应物资的清单。

1623417299287.jpg

七鲜公家移动超市开进荔湾区

除了广州人每餐必备的叶菜类之外,肉和鸡蛋最为畅销,街坊们还建议增加哈密瓜、苹果等水果。此外,临近端午节,街坊们自发发起团购,预订各类过节物资。“在同一个位置出摊两天后,我们接到了街坊们3000多元的大单,多是为过节准备的肉菜。”

同样,盒马也收到了近万份粽子订单。据盒马鲜生向南都记者透露,截至目前,盒马累计为封闭封控区域配送民生物资超过10万份,今明两天芳村片区的粽子订单已经近1万份。

1623417315995.jpg

盒马6月11日开始向荔湾区芳村封闭封控区配送端午粽

6月11日早上9点,在广州工业大道北的盒马门店,十几位员工正在忙碌地打包粽子。“这些是给荔湾芳村封闭封控区域居民配送的粽子,今天是第一天,有豆沙、蛋黄猪肉、蛋黄虾米三个口味。”盒马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会继续沟通供应商,尽量满足更多的需求,让社区居民安心过节。” 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空调、冷链车配送保新鲜

在番禺区北联村,6月7日起,七鲜联合京东物流将肉菜等生活物资运送至指定站点。除了在站点购物外,顾客还可通七鲜APP或小程序下单,门店8公里范围内无门槛送货上门,配送费调整为无论下几单都免费配送。

夏季高温天气,货品的新鲜度较受居民关注。欧阳青告诉南都记者,为保证货品新鲜,蔬菜均为预包装,肉类存放于配置有冰袋的泡沫箱内。同时,车内开放空调,现场无需卸货。据透露,售卖人员需要完成核酸检测及疫苗注射,每个售卖点配送3-4名工作人员,佩戴N95口罩、穿防护服。

“为了照顾居民一日三餐和生活所需,我们的采购团队每天设计搭配不同的民生套餐,通过社群资源集合订单,并安排冷链车配送到指定交付点,确保新鲜食材交给封闭封控社区负责人,并由社区负责人及时分发到隔离居民家中。”前述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盒马物资保供团队5月底开发了集单配送链路和小程序,以便保障物资供应。

1623417329351.jpg

盒马物资保供团队每日来回芳村封控封闭区


推电商平台战疫保供稳价工作评分体系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电商平台企业涉疫重点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中的积极性,解决网上物资供应保障痛点难点,打通电商平台保供应全路径,最大限度满足涉疫重点区居民个性化生活需求,近日,广州市商务局联合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相关街道推出了电商平台战疫情保供稳价工作评分机制。

“参与保供应电商平台企业必须具有相关行业资质,具有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采购、运输、配送供应链,考评内容涵盖商品供给、配送时效、服务评价三个方面。”南都记者留意到,电商平台战疫情保供稳价工作评分体系包含了物资储备、网上下单、计量管理、价格监管、商品质量、配送分发、冷藏保鲜、售后服务等13个量化指标。

按照评分办法,每3天由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共10-20人,进行量化打分。实行综合打分退出机制,连续两次末位的企业取消该区域保供资格。

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多家平台表示目前已了解考核内容,并留意到了量化指标。有生鲜平台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期待有更多可供落实的细节和方法出来,供平台方在实际工作中对标操作。

“生鲜类商品本身损耗率高、难储存,从田间到门店,各大平台都有一套成熟的品控管理体系。为涉疫重点区居民供应生活物资时,生鲜的新鲜度、品质、价格即是考虑的重点。”有平台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在经历了去年的疫情,平台方积累不少物资供应的经验,“配送方面全程会使用冷链车、配备冰袋等。”

不过,也有平台向南都记者表示,生鲜商品运送至指定地点后,是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提货并分发到社区居民手中。“从站点到居民家中的最后一百米并不由平台掌控,但最后这一段的配送至关重要。生鲜类商品存放时间很有限,最好尽快分发商品,避免出现商品变质等情况。”

据了解,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发动10余家电商平台对接荔湾、番禺、南沙等地的封闭封控区域物资供应,荔湾区平均每天完成订单5万余个,网上商品涵盖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受到人民群众广泛欢迎和好评。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零售实验室课题族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马宁宁 徐冰倩

策划统筹:甄芹 田爱丽

编辑:田爱丽,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