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互联网医院(三)名医领衔上线 “穗好孕”已惠及3万准妈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06-12 21:10

微信图片_20210610161749.jpg


疫情之下,看病买药怎么办?除了做好防护、准备好“绿码”去医院,广东人还有另一种选择:去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在广东省卫健委推出的“粤健通”小程序上,“互联网医院”栏目汇总了广东省各地市的互联网医院入口,目前有50多家互联网医院已接入该平台,其中广州最多,至6月12下午,已有27家。

6月12日上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其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的运行情况和创新服务。

据介绍,各医院都在疫情期间更新升级了互联网医院功能,名专家领衔上线,推出各类云义诊服务,并根据疫情需求推出 “穗好孕”“粤心琴”等创新服务功能。

pic_859914

6月12日上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多家医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的运行情况与创新服务。

1、广东省中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

上线科室:外科,妇科,乳腺科,肿瘤专科,心身疾病科,耳鼻喉科,脾胃病科,皮肤专科,内科,针灸科,肾病专科,心理睡眠科,脑病科,内分泌科,眼科,传统疗法中心,心血管专科,儿科,治未病中心,生殖医学科,风湿专科,病理科,急诊科,骨伤科,疼痛科,血液科,言语吞咽中心,理疗科,体检中心

省中医

近三天 300多专家在线答疑4000多人次

pic_859918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介绍,该院已开通互联网线上咨询服务,组织包括李云英教授、黄穗平教授、吴万垠教授等省名中医在内的知名专家与患者“零距离”交流,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肿瘤、乳腺、皮肤等20多个专科。

“近三天,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共有363名专家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4258人次”,翟理祥介绍,市民对该院杨志敏教授治未病团队结合广东气候特点制定推出的《广东省2021年夏季新冠疫情期间中医治未病指引》特别感兴趣,“我们的专家从药食同源预防、生活方式调养、辟秽防疫方法、穴位保健按摩、心理情绪疏导等方面给予群众科学的指引”。

省中医

近十天 “智慧药房”代煎、配送中药5.7万剂

疫情期间,该院加大了智慧药房的服务力度,提供中药丸剂、颗粒剂、膏方个性化加工。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智慧药房服务群众近145万人次,配送中药饮片约380万剂,代煎中药配送约450万剂,配送西成药处方约18万张。

“今年6月1日至10日,配送中药饮片3.3万剂,代煎中药配送5.7万剂,配送西成药处方2000多张”,翟理祥介绍。

该院还加强了线上科普直播活动,利用医院的微信视频号、B站直播间、触电医院官方号、今日头条等平台,开展网络科普直播活动,并通过实时互动、留言互动等方式答疑解惑,同时利用好专科病友群等平台,根据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6月份以来,已经开展健康科普直播16期,其中六一儿童节专题12期、全国爱眼日专题4期,点击收看量超过了35万人次”。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进入“网上问诊续药”菜单

上线科室:感染科、妇产科、内科、外科、骨科、儿科、耳鼻喉科、不育与性医学科、中医科、皮肤科、康复科等

中山三院

慢病患者可在线复诊、续方

pic_85992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黑子清

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黑子清介绍,该院互联网医院在2020年1月新冠疫情出现时上线,包含在线专家问诊、在线复诊续方、新冠肺炎复诊门诊、护理门诊、药师门诊、肝病门诊及其他专科门诊等8大功能模块。广州本轮疫情期间,为方便慢病患者续方取药,减少医院人员聚焦,中山三院互联网医院“网上续药问诊”小程序服务再次更新。

目前,中山三院互联网医院已有上线科室38个,常驻在线问诊医生364位,线上咨询量累计达13万单,完成线上处方超过1.6万张。

在该院的互联网医院上,患者可使用在线续方服务,即,在该院线下同一科室就诊过的慢性病患者,登录互联网医院时可直接通过医院内部his系统自动判定为复诊患者身份,此类患者可在线申请就诊续方。

中山三院

各类健康日节点 常态化开展线上义诊

通过互联网医院,药品可快递配送。目前,该院支持物流配送、患者到院自取两种配送方式,“疫情期间,建议患者选择快递配送,减少聚集”,黑子清说。

在互联网医院上,中山三院常态化开展各类义诊活动,“医院大量专科在各类健康日节点,常态化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线上义诊,为群众提供免费义诊咨询服务”。

“面对近期广州疫情突发情况,我院互联网医院出诊医生数及出诊时间较以往明显增加,互联网医院日均门诊量增长明显”,黑子清说。

中山三院

音乐治疗平台“粤心琴” 帮市民调节疫期心情

此外,中山三院还将优势学科精神心理科与人工智能团队再次紧密配合,推出了智能音乐治疗平台“粤心琴”,帮助市民调节疫期心情。市民可在微信搜索小程序“云上三院”,先使用精神心理自测量表进行情绪自测,再根据结果选择针对性音乐进行情绪调节。

“粤心琴”分别设置了解焦虑、散抑郁、催眠音乐、情感共鸣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并特别提供了100首广东乐曲,供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收听。

微信图片_20210612190608.jpg

中山三院推出“粤心情”智能音乐治疗平台。

近期,中山三院在新一轮全员防护培训中特别启用了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该系统由该院医学人工智能中心团队与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研发。

“AI教官”可实时指导医务人员的规范培训,通过示范、智能提醒、纠错等形式帮助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掌握感控知识,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目前,医院志愿者团队也将AI教官送到社区,为缺乏专业指导人员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帮助。

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服务号

上线科室: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脑系科等

市一医院

所有开诊医生均上线互联网医院

各专科名医领衔上线

pic_85992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聂玉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聂玉强介绍,在2020年2月,为方便群众日常诊疗,医院已开通互联网医院,提供免费问诊,同时发动医生上线广东云医院平台,向湖北荆州群众提供免费问诊服务。当时短短一个月,线上问诊量达5000多次。

今年5月下旬,广州出现本土病例后,市一医院升级互联网医院,所有开诊医生均上线互联网医院,“6月1日起,我院集全院力量投入互联网医院诊疗,开展慢病管理、消化疾病管理、卒中疾病管理等,30余个专科专家在线。且各专科都是名医领衔上线”。

聂玉强介绍,在这次疫情中,医院互联网医院问诊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线上处方量一天30余张”。

关于问诊内容,他介绍,直接询问新冠疫情的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全科医学、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儿科、皮肤科等专科疾病,慢病续方的患者较多。

市一医院

实现了疫情封控区域药品配送


聂玉强介绍,该院南沙中心医院地处南沙区,互联网医院实现不同区域,同步协调,因此,南沙居民同样享受市一医院及南沙医院服务,一键就诊。

在该院互联网医院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免费咨询,除此之外,线上问诊、慢病续方、咨询开方、检验检查解读等功能均已上线。

在药品配送上,除常规地区配送外,该院互联网医院还实现了疫情封控区域药品配送。

微信图片_20210612191925.jpg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已实现了疫情封控区域药品配送。

近期,该院将推出消化疾病、老年疾病、妇儿保健等多个专病主题的“云义诊”,聂玉强说,请市民留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服务号”。

聂玉强表示,互联网医院的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如果是老人或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设备,可以交给亲人朋友帮助操作,或由亲属绑定信息,代为挂号,通常一个微信账号主体可以绑定5个亲属”。

4、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互联网医院入口:“广州妇儿中心互联网医院”公众号

上线科室:发热门诊,免疫科,血友病咨询门诊,肾脏病与遗尿护理门诊,儿儿童特诊,儿内科(呼吸、消化),口腔内科,儿童保健科,营养门诊,等等

市妇儿中心

疫情发生以来 线上就诊患者增长超过70%

在线进行母乳喂养等护理指导

pic_85992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王洪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王洪涛介绍,该中心在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快速开辟了疫情防控线上医疗保障“双通道”,动员和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广妇儿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工作,确保互联网医院有序有力开展。

据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作为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自2019年上线以来,总接诊数5.7万余人,已有27万名患者或家属线上建档。

“对比今年4月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20多天,广妇儿互联网医院就诊患者已大幅增长超过70%”,王洪涛介绍,平台为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涵盖了妇产儿36个特色专科,包括中医儿科、新生儿护理门诊、乳腺护理门诊、母乳喂养门诊、儿童哮喘护理门诊、肠道门诊等护理专科。

平台还在线提供母乳量指导,解答皮罗综合征小孩如何母乳喂养,指导预防接种、脐部护理、纠正吸入哮喘药的不足之处等,让家长足不出户享受贴心专业的护理指导。

微信图片_20210612192545.jpg

广州市妇儿中心互联网医院。

市妇儿中心

为封控区孕产妇上线“穗好孕”

2600多名封控区准妈妈得以反馈、汇总健康信息

荔湾区南片管控升级初期,封控区内存在的孕产妇基数不清,但分娩是刚需,亟须确切掌握孕产妇的人数、居住地以及确切的孕周、目前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影响母婴安全的关键期,如是否足月了,是否已经过了预产期了等等情况。

针对这个情况,在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市妇儿中心决定在荔湾区管控区火速上线以“穗好孕”小程序为孕妇主动申报入口的管理平台,快速通过荔湾发布、广州妇幼保健、广州卫健委等重要机构的公众号以及党员群、志愿者、医务工作者群、社区群、物业群以及朋友圈进行播报告知。

在上线短短24小时内,封控区2005名孕妇进行了登记,目前已经有2600余名封控区内的准妈妈进行了登记。

微信图片_20210612192924.jpg

广州市推出了“穗好孕”帮助封控区准妈妈。

市妇儿中心

“穗好孕”荔湾模式已推广到南沙、番禺、海珠封控区

全市已有3万多名孕产妇登记信息

有了“穗好孕”汇集信息,市级派驻荔湾医疗队、荔湾妇幼、封控区社区妇保人员、市妇儿中心分片开始电话摸底,优先对近200名足月孕妇进行电话随访,并快速梳理急迫需求;定向对封闭区域孕产妇发送心理咨询热线、互联网医院短信2000余条;平均每天通过电话随访孕产妇500余人次,处理特殊个案20余件。

在此次疫情中,“穗好孕”成为广州孕产妇和妇幼保健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联系的纽带,使管理部门快速、精准掌握了管控区域内孕产妇服务需求,为疫情防控中的医疗服务精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荔湾模式也快速复制到南沙、番禺和海珠等封控区,充分调动医疗资源优先处理足月或有紧急状况的孕产妇,保障母婴安全。

目前全市已有超过30000名孕产妇通过“穗好孕”主动登记了信息,在每一次产检后、住院分娩时实时的扫码信息,都会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孕妇的健康状况,成为跨机构信息流转的重要纽带,让家门口的妇幼健康服务更便利。

出品: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

统筹:游曼妮 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李春花 杨丽云 通讯员周晋安 周密 李雯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医疗观察
2021科学抗疫专题
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