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一集贸市场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广东省第一时间启动全国全省“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城镇燃气安全防范工作。
6月15日,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深圳燃气安全管理相关情况进行介绍。截至2021年5月底,深圳市管道气居民用户275.5万户。深圳燃气设立24小时服务接警电话25199999;通过SCADA系统、管线巡查等对燃气管线进行动态监控;定期进行泄漏检测,及时排查整治管网微漏隐患,地下管道泄漏自查率达90%以上。
深圳燃气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受访者供图)
管道气用户超270万,多举措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行
截至2021年5月底,深圳市管道气居民用户275.5万户,地下管线总长7868公里。深圳市燃气集团安全总监王文想介绍,目前燃气管道在安全运行上存在的主要风险源于管道被第三方损坏、用户的不规范用气行为、城中村、城市综合体等复杂用气环境三个方面。
深圳燃气设立24小时服务接警电话25199999;通过SCADA系统、管线巡查等对燃气管线进行动态监控。按照半小时“应急圈”科学设置应急抢险队伍,设有管道气抢险队伍31个,配备349名抢险人员、55辆抢修车、304辆应急摩托车,车辆均配置了标准化的应急装备;同时还配备了大型应急气化撬、工业级无人机等先进应急装备。公司设立应急调度指挥中心,根据燃气事故严重程度启动不同的应急响应等级,通过智能管网建设运用,实现紧急情况下智能关阀分析、抢险力量位置实时跟踪,能够做到警情科学预判,预警响应调度合理,实现了燃气突发事件的集中统一调度指挥,确保深圳市275.5万天然气用户的安全稳定用气。
深圳燃气还率先提出城镇燃气管道管理单元的概念,将147公里高压管道和192公里次高压管道划分为492个管理单元,经风险评价,492个管理单元均为低风险。今年以来,深圳燃气累计排查发现地下管道圈占压隐患8项,已整改4项,隐患整改率50%;累计排查发现地上管道圈占压隐患82项,已整改8项,隐患整改率9.76%;累计排查发现148处汛期风险点,其中,地质灾害敏感点20处,辐射在河流或暗渠下面的地下管线61处,易涝场站(含阀室)或物业点9处。
严把移交供气环节,守护用户安全
为确保用户用气安全,深圳燃气在燃气工程移交供气环节严格把关,杜绝燃气工程“带病”进入运行阶段,为市民守住燃气安全第一道关;加强用户安检与宣传。在每12个月上门安检一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抄表、抢修等每一次上门机会为用户开展安全检查,加强安全宣传,提醒用户整改隐患。今年1-5月,深圳燃气累计完成入户安检73万户。按照市住房和建设局要求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和进校园等宣传活动,计划在今年6月份完成50所学校和30个社区的宣传工作。
隐患排查与整改落实。今年1-5月,深圳燃气排查市民户内安全隐患2826项,其中严重隐患1069项均100%整改,一般隐患1757项,用户已整改550项。
2020年深圳燃气累计投入1.5亿元,完成“瓶改管”工商用户6026户。今年将继续优化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企联动,加快推动“瓶改管”工作进展,力争超额完成今年6221户工作目标,从根本上减少瓶装气餐饮场所气瓶间设置违规、安全设施不达标等重大事故隐患,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6月15日,南都记者走访福田区布尾村,村民郑先生介绍,去年其家中已经用上了管道天然气,相比以往用瓶装天然气更实惠也更安全了。“如果燃气使用发现什么问题,打抢修电话,很快就会有人上门解决问题”。
布尾村的商户也表示管道燃气比瓶装天然气更有安全保障,“晚上下班把店里总闸一拉下来就好了,日常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要用哪个炉口就打开对应的开关”。
居民家里用上管道燃气。
工作人员进行维检。
温馨提示
市民日常在家中使用燃气应该注意些什么?
深圳燃气提示市民,购买使用质量合格燃气具,由专业人员安装,切勿私接、私改燃气设施,燃气具的判废年限为8年,避免“超期服役”;使用燃气时保持用气场所(厨房或浴室)通风,降低燃气聚积的可能;注意厨房清洁,勿将面粉、打火机、酒精等物品放置在灶台附近;期检查燃气软管,如出现老化、开裂和鼠咬的现象要及时更换,橡胶软管的使用期限为18个月,推荐使用金属波纹软管。煮汤烧水,人不离灶,以免汤汁沸腾溢出、浇灭燃气火焰引发燃气泄漏。
市民家中如果发生燃气泄漏,居民应关闭燃气阀门,开启门窗通风,让泄漏燃气散发到室外。在漏气现场切莫使用明火、动用各类金属工具、切勿开关电器和使用通讯工具等,到户外拨打抢修电话。
如果发现邻居家管道燃气泄漏,应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防止电火花引起燃气爆炸)。情况严重时,及时组织周边人员的疏散,拨打110报警。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