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看病买药怎么办?除了做好防护、准备好“绿码”去医院,广东人还有另一种选择:去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在广东省卫健委推出的“粤健通”小程序上,“互联网医院”栏目汇总了广东省各地市的互联网医院入口,目前有50多家互联网医院已接入该平台,其中广州最多,至6月16中午,已有28家。
6月16日,“粤健通”小程序上接入的广州互联网医院已有28家。
在互联网医院看病,与线下看诊有所不同:如果在一家医院实地看过病,你就是复诊患者,医生可以在线上给你复诊、续药,并邮寄药品给你;如果你没有去过这家医院,你也可以向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得到专业的处理建议,但是不能直接买到医院的药品。
疫情期间,广州各家互联网医院开通了什么样的特别服务?接诊情况有何变化?6月9日起,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采访了广州多家互联网医院的幕后工作人员,10日起陆续推出广州互联网医院应对疫情的系列报道。
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互联网医院入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公众号-“线上问诊”
上线科室:眼免疫与葡萄膜炎,眼科(干眼病和眼表疾病、眼底内科、屈光和低视力科、眼整形、眼外伤、眼眶病眼肿瘤、斜视弱视科、眼底外科、近视眼激光治疗科、角膜病科、白内障等)
线上问诊最高峰时一天450单
“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少患者对去医院有顾虑,转为在线上咨询病情、开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务与干部保健科科长吴雁凌告诉南都记者,本次疫情中,该院互联网医院的患者提交量比平常多了很多,最高的一天为450单左右。
与去年的疫情相比,他感觉患者的心态淡定很多,“有了去年疫情经验后,患者一看到疫情又开始了,就会提前通过互联网医院开药备药,对于病情也是有序地在网上找医生咨询,心态淡定很多”,吴雁凌介绍。
去年以来,该院互联网医院增加了术后咨询、义诊线上活动等,目前也在进一步完善复诊和预约流程,以及探讨互联网医疗首诊的可行性。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互联网医院。
上线医生由20多名增至近200名
疫情以来,该院有接近200位医生上线了互联网医院接诊,“比我们日常常驻医生20多位多了很多,医院进行了动员鼓励,很多医生也自发上线接诊”。
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在互联网医院问诊呢?吴雁凌提醒,需开药的患者最好提前2-3天在互联网医院复诊开方;需要来线下医院就诊的患者,也可以提前2-3天在互联网医院找医生咨询情况,
“线上问诊前,准备好在医院线下就诊过的病历、各类检查结果、开过的处方单、药品图片等发给医生”,吴雁凌提醒。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互联网医院入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服务号-“医院官网”-“互联网医院”
上线科室:精神科问诊与复诊续方,神经内科网络门诊
线下门诊停诊 线上可复诊续方
6月3日起,位于荔湾区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被划入封控管理区域,门诊全面停诊,患者怎样进行复诊和取药?该院设置了应急门诊点取药,派出精神科医护入驻广钢新城医院,组建精神科病区,为荔湾区南片居民提供心理疏导、上门巡诊、住院等服务,同时,该院也加强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功能,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问诊和寄药服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是一家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只开通了精神科问诊与复诊续方网络门诊,线上问诊的是心理精神障碍相关与线下患者续方开药,“与新冠相关的焦虑情绪占有一定比例,但比例不大”,据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互联网医院。
线上问诊量从100左右涨至560多人
据统计,疫情发生后,特别是医院因防疫管理停诊后,该院互联网医院平台的访问量显著增加,“平均访问人数1500到3000人,最高峰达到5255人,问诊量也迅速增长,从初期的100左右到最高峰560多人”。
据介绍,该院先后组织了三批医生完成注册与投入工作,第四批医生的资料也基本整理完毕,“目前投入上线工作的精神科医生35人,神经内科医生12人”。
同时,该院已开通封闭封控区域的送药到家服务,由负责配送的医药公司协调第三方配送车辆,按照防控要求送达政府指定代收点,由政府人员或志愿者送药。
出品:南都健康联盟“互联网+医疗”课题组
统筹:游曼妮 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杨丽云 通讯员邰梦云 傅文臻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医疗观察
2021科学抗疫专题
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