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巡逻到大数据算法:160万公里电网背后的深圳能量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6-17 20:17

800x401_60a3a9dfb8dd1.jpg

第四站:赋能就业

调研时间:2021年6月11日

调研样本:深圳市恺恩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深圳市恺恩科技联合创始人舒钧


冬季片片雪花飘落,晶莹剔透,轻盈得宛若人间的精灵。但如果飘落到输电线路的高压线上,成为硬邦邦的冰坨子呢?

是简单美好的童话,还是波云诡谲的现实,莫测难料。如若童话和现实是两个平行的世界,那么舒钧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试图打通这两个世界,让雪花回归雪花,不再成为压倒杆塔的冰灾。

舒钧是深圳市恺恩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们研发的模拟导线覆冰监测装置能够代替人力去往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至之处甚至无人区,实时监测导线上输电线路的覆冰状况,降低巡线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这只是他们众多输电线路智能在线监测产品的其中之一。

然而,杀手锏再强,面对市场也须跨过层层障碍。如果说冰灾是威胁电网安全的天敌,那么资金匮乏可谓很多初创型企业的劲敌。实际上,气象灾害同样是民生安全的天敌。如何伸出援手扶持研发企业,共同护航电网安全,是关乎社稷民生的重大命题,深圳金融业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普惠金融赋能之道”深调研第四站,南都调研团来到恺恩科技,探寻在深圳这个冬季几乎不会降雪的南方暖城,如何在金融赋能的助力下,让易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不再遭遇电网瘫痪之痛,让漫天飘舞的雪花真正成为冬天不可辜负的美景。

800x449_60cb0dc184e3d.png(覆冰监测装置是寒冷地带供电保障重要的设备。)


开创

志同道合的“老伙伴”

碰擦出电力“火花”

舒钧在华为就职过多年,曾辗转于国内办事处、海外办事处、公司销售策略部和政府关系部等多个管理岗位,为他日后创业之路攒下了丰富的资源和人脉。

但他真正结缘智慧监测装置和电网却始于任职东方网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和就任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担任电力事业部总经理。两段经历,让他对电网客户在智能监测装置领域的需求痛点愈发清晰,也对于创业赛道坚定不移。

“虽然国家电网技术强大,特高压输电技术与高铁技术并称中国的两张工业科技名片,但是在160万公里的输电线路上,安装了智能监测装置的里程数据统计只有20%不到,还有着巨大的空白,这给民营企业留下了进军的空间。”6年后,已是恺恩科技联合创始人的舒钧面对南都调研团,谈起当初的精准判断时仍是激情澎湃。

彼时,我国电力行业加速扩张,加上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为民营企业频送东风,并着力放开市场准入,民营企业不断加码电力行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渐显。

与他不谋而合的还有周道平。后者也曾在华为任职多年,并与舒钧在同部门共事过。两位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一拍即合。2018年,周道平邀请舒钧加入恺恩科技,时年50岁的舒钧和43岁的周道平开始了联手闯荡风云渐起的电力江湖之路。

夯实的科研基础和敏锐的行业嗅觉,让他们从创业开始,便挖掘了深深的护城河。

800x449_60cb0de73fc7f.png

800x449_60cb0de815d8f.png

800x449_60cb0de7b096d.png

(恺恩科技研发了模拟导线覆冰监测装置,能代替人力去往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至之处甚至无人区。)


突破

银装素裹还是冰灾冻雨?

他们一头扎进“童话世界”里

虽然瞄准了电网监测市场,但是如何找到最佳的市场切入口?舒钧以他多年的行业经验敏锐地发现,电网运行安全监测领域的科技突破,才是“正道”。

他指着一款外人看来结构颇为复杂的模拟导线覆冰监测装置说,这是通过模拟导线来高效监测输电导线上的覆冰状况,然后将覆冰值数据自动传送到电网管理监测后台,大大降低了巡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通过对导线覆冰的精细化预报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

对于四季温暖的深圳来说,冰灾冻雨就像遥远的童话。舒钧他们,却不愿意活在童话故事里。

“你也许无法想象,覆冰监测装置最受欢迎的区域并非冬季异常寒冷的北方,而是湖南等中西部省份。”舒钧用严肃的科研心态向深调研团队解释:“传统的雪花落在导线上,很松软,重量也轻,对导线没有威胁,这叫雾凇。最可怕的是雨凇,它们会在输电导线上形成厚厚的冰坨子。雨凇大多发生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地貌等与雨凇覆冰形成的最佳气象条件耦合的省份,如湖南中部、贵州、湖北北部等地是覆冰严重区域。”

这类雨雪冰冻天气导致的覆冰可能造成电力杆塔倾倒、输电中断甚至电网瘫痪。2008年初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一场史上罕见的大范围、长时间雨雪冰冻灾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创新

当传统人力遇见前沿科技

公共安全焕生机

那么,传统上电力行业到底是如何预防雨雪冰冻灾害?常年在深圳研发办公室和深山老林之间来回穿梭的舒钧无比熟悉:“在冬季覆冰期,电力系统会派工人上山监测,一进山就一两个月,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一个通了电的屋子住下来,运气不好的话只能点蜡烛照明,而且不分昼夜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起来查看导线有没有覆冰,敲下来称一称有多重,算出冰的密度有多大,然后给山下电网运检部门汇报。”

辛苦还能克服,令人束手无策的是,输电线路大多位于无人区,微地形复杂,覆冰较重,冬季观测人员无法到达。

对于尝鲜了5G“头啖汤”的深圳人来说,这简直是用“古法”护航民生安全

“如果时光能够追溯,如果技术能够提前诞生,那么当年冰灾也许就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了。”舒钧说,他们的研发成果可为覆冰区域送上了“除冰助攻神器”,不但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工作参数,提高除冰效率,还能监测无公网信号区的覆冰情况。除了覆冰覆冰,恺恩公司还提供输电杆塔倾斜监测、地质灾害监测、防山火监测、微气象监测等整套输电线路监测综合解决方案。


逆袭

疫情期间不仅没有辞退一人

反而持续招人

正在舒钧对着美妙的市场前景摩拳擦掌之际,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他勃勃的雄心按下了暂停键。忆起当时的情形时,他仍清晰地记得那种无力感:“2020年上半年,我们的人出不去,即便出去了,到了外地的电网公司,也进不了门见不到人,所以我们就决定暂停对外业务的拓展,全力以赴做研发。但是研发就意味着投人投钱。”

2019年底,恺恩科技只有十几个人,其中研发人员将近一半,七八个人的研发团队对于一心要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有所突破的舒钧来说,显然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去年疫情期间没有辞退一人。不仅没有辞退,反而持续招人。”


————护城河高筑————

创业担保贷发放后,企业人数翻番

销售业务宕机,人员不减反增。正在舒钧资金压力泰山压顶之际,来自中国银行的一笔的贷款令他欣喜不已。事实上,这笔贷款也是中国银行精准判断之后的慎重选择。

中国银行深圳国贸支行公司业务负责人郭茵茵在接受南都调研团采访时阐释:“近年来,为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打磨了“惠如愿”普惠金融专属品牌,并推出了“中银企E贷”“创业担保贷”“中银科创贷”等解决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多元化产品及服务方案。2020年,凯恩科技虽然暂停拓展对外业务,但是之前中标的电网项目到了落地阶段,企业资金的缺口增大。而且,去年该司不单原有的员工人数没有减少,还为了新项目落地而招聘了更多的研发以及售后人员。所以2020年12月,我行在已有40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的基础上追加了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

实际上,创业担保贷正是恺恩科技等此类“小而美”科创企业的一剂良药。根据《深圳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深圳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由经办银行按规定条件发放贷款,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政府资金提供贴息贴保,用于小微企业扩大就业。 其中,一个重要的准入条件是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职工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

毫无疑义,低利率的资金成本,是科创企业的低成本的生命线。南都财研社调研注意到,在享受政府贴息贴保政策后,企业实际承担的一年期创业担保贷款年化利率仅2.35%。

800x449_60cb0f2c60a5b.png

800x449_60cb0f2b95e6d.png

800x449_60cb0f2c05639.png

800x449_60cb0f2cc684c.png

产品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来自银行的贷款让恺恩科技得以完善产品和扩大销售。

助力公共安全背后的金融逻辑

作为活水源头,中国银行对这笔贷款还有更高层面的考量。郭茵茵解释:“对于这类提供电网智能监测方案的企业,我们希望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助力他们在输电线路事故上起到更好的监测识别和防范的作用,为国家的公共安全贡献力量。”

显然,金融机构这种逻辑,彰显的是一种高站位。

深谙“人才就是制高点”,获得贷款后,公司的核心高管迅速聘请了高端研发人才,巩固护城河。2020年底,就业人数增加了一倍多,销售额也增加了1300多万元。今年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距离全年6000万元销售额的目标已经相当接近。企业员工人数与2019年年底相比,增加了三倍有余。

如今,在全国长达160万公里的输电线路中,启动了在线监测的大约只有30万公里,还有130万公里依然处于人力巡逻状态,未来市场潜能不可限量。

实际上,民生公共安全尤其是电网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载体,更是国计民生的一抹底色,这也留给深圳民营企业更多大展拳脚的空间,也为金融赋能就业,开辟更多的路径与更独特的样本。

坚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信条,舒钧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正在这个堪称蓝海的新领域驰骋纵横,绽放小而美之花。


深调研建议:

没有镁光灯的特殊行业,更要修炼好创业定力

从大厂出来创业的中年人,一出手就能“干翻”很多同类。他们手握丰富的业内资源,即便不是技术出身,也能对接到强大的技术要素,对市场走向有着敏锐的嗅觉,更是深谙市场打通之道。
但是,创业未必总能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或一开始就是资本追捧的宠儿,尤其是特殊行业的科技创业者与研发者。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载体,电网安全监控科技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一般公众是无感的,这注定了更需要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潜心修炼的定力、孜孜以求的动力,也需要像中国银行这样的金融行业的奋力托举。二者携手贡献深圳创新力量,擦亮深圳科技名片,才拥有更牢靠坚实的底座。


策划:王莹 李颖

统筹:南都记者 卢亮

采写:见习记者 王玉凤 南都记者  卢亮

视频:郝巍 王蒙歌 黄子元 胡建金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 | ”普惠金融赋能之道”深调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