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9日是第9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救助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当天,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线上举办主题为“携手相助 让爱团聚”的开放日活动。
帮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是救助站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在广州市各级救助站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在穗流浪乞讨人群重燃生活的希望,回归到家庭的港湾。他们有的人自愿离家,有的人精神失常。每一例成功回家的案例背后都倾注了救助站工作人员多年来的心血,也离不开越来越丰富的科技手段和广州作为慈善之城所构建的保障体系。
广州开展街面巡诊服务。
广州市民政局出台了《广州市民政局关于促进社会力量规范参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实施意见》,积极整合包括社工机构、爱心企业、志愿者团队在内的41家社会组织,上千名专业社工、志愿者,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服务联动机制;引入近20个社工服务项目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劝导指引、个案帮扶、救助转介服务,让更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流浪救助服务全过程,培育了一批专业性强、号召力高、经验丰富的,具有示范带动性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自2020年8月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档案644份,开展个案帮扶、推荐就业31例,成功寻亲57人,服务培训12场次、组织社工志愿者6353人次服务流浪乞讨人员7209人次,形成了救助管理工作新格局。
被爆竹炸伤、妻子离家出走
离家28年的他在救助站留下假信息
28年在外流浪未能治愈梁小明(化名)的伤痛,直到他在救助站感受到寻亲团队对他的温暖照顾,生活的希望才被重新点燃。
梁小明的家人在救助站接将其接回家。
2020年2月20日,梁小明被海珠区救助管理小分队护送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入站时,梁小明不会说话,眼窝深陷,上身佝偻,浑身脏兮兮,离家流浪多年的痕迹明显。
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他纸上写下了“赵华,河北唐山”。其他信息就再也询问不出。
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的异常,心情低落、吃得也不多,身体也不太好,后来送去医院进行了治疗。在他住院期间,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往医院探望,与其沟通,但他多以沉默应对。工作人员一边安排为其做心理辅导,一边加紧了寻亲工作,但不管是登报、头条发布、寻亲网发布还是采集DNA、人脸识别等等都没有结果。
2020年10月底,梁小明被接回了站内,精神状况有所改善。工作人员持续发力,时刻关注其动向,在生活上给予其悉心照顾,为其理发,每天根据气温变化帮其增减衣物;在心理上,不间断与其谈心谈话,在受助人员的房间里、食堂间、大院中,都出现工作人员耐心而又忙碌的身影。同时,工作人员还发动社工的力量,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工作人员的付出,他看在眼中,不再以沉默回应,偶尔会对工作人员笑一笑,点点头。
长时间的关怀与沟通,工作人员与他慢慢建立起了信任,唤起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终于在纸上写下了“梁X、广西、石破”等模糊的字迹。
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职业敏感推测,梁小明的寻亲可能将迎来转机,忍住心中的激动,通过判断写了很多个字来确定“X”,并最终得到他的确认,再结合广西地名,判断“石破”可能是“石坡”。工作人员进一步沟通,他写下了“梁小明”歪歪扭扭的几个字,此时已到11月中旬。
工作人员立即将得到的信息展开多途径核查:一是给驻站警务室核查;二是向广西当地的民政部门寻求帮助;三是通过驻站社工平台联系广西当地的寻亲志愿者团队。
12月下旬,寻亲志愿者传来好消息,找到了他的家人,他的真实姓名是叫梁小明,是广西某镇石坡村人。工作人员联系到梁小明的家属,他的儿子梁某东、哥哥梁某球表示尽快来站接领。
12月28日一早,梁某东带着60多岁的大伯来到了救助站。当二人见到梁小明时,眼泪夺眶而出。从梁某球口中得知,梁小明曾经因爆竹爆炸受过伤,精神不太好,后又因妻子离家出走而精神失常,抛下3岁的儿子离家出走了,这一走就是28年,家人都以为他不在人世了。
梁某球拉着弟弟的手,说弟弟以前会讲话,这么多年流浪在外无人交流又加上精神疾病估计才失语了,老人边说边无声地流泪。
梁某东告诉工作人员,父亲梁小明的户籍多年前就被注销了,没想到竟然还能见到父亲,突然哽咽,抬臂遮住眼睛哭了起来。梁小明则是沉默,偶尔露出微笑,被大哥牵着离开了救助站,回到了家中。
智能化手段寻亲
人像识别技术助力找到走失5年的老人
随着高科技、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大大拓宽了救助机构的寻亲模式。利用智能化寻亲手段,会同公安部门,通过DNA比对、人像识别、虹膜比对等方式甄别滞留人员身份信息,各种渠道全面铺开。2020年底,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携手异地公安,利用人像识别,经过专业的分析和细致的比对,为一名走失5年的老人成功找到了亲人。
2015年9月25日,郦女士一家火急火燎,全家出动,到大街小巷里寻人。“我把爸爸从老家接到白云区来照顾他,那天领着他去看病,一不留神,他就不见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走失的这几年,郦女士从来没有放弃过寻人,她发动亲朋好友,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寻父信息,求助社会寻亲组织请求扩散并转发。“走在大街上,看到有流浪的人,我都会绕到前面去,看看他是不是我爸。”
而在郦女士急切寻父的时候,她的父亲正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此时的工作人员一样心急如焚,因为老人答非所问,经常顾左右而言他,并且带有浓重的方言,根本无法得知有效的身份线索。鉴于老人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工作人员把他送到了定点医院,一边治疗一边寻亲。
寻亲是个技术活,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和责任。老人入站的这几年,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想尽了各种办法。
根据口音,工作人员推测沿海地区户籍的可能性比较大,然后将老人的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平台发送给疑似户籍地区的社会寻亲团队,均未收到有效反馈。
从最近几次的沟通情况来看,结合平时老人提到的一些蛛丝马迹,工作人员推断老人或许是浙江杭州一带的。抱着锲而不舍的信念,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上找到了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的隋警官,隋警官与工作人员有过业务联系,听说来意后,十分爽快地说:“没问题,我来查。”
事实证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隋警官告诉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识别,老人与一名浙江台州籍人员匹配度为98%。
“您好,请问是郦女士吗?这里是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我们有一名正在接受救助的人员,跟您的父亲很像。”2020年12月12日,郦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父亲走失5年了,竟然还能收到他的消息。
郦女士一刻也没有耽搁,她叫上丈夫,即刻启程,很快就赶到了广州市救助管理站。
郦女士与父亲成功团聚。
一见面,郦女士就挽着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真的是我爸,我爸还活着!”
流浪乞讨人员市场旁身体不适被发现
人脸匹配结果令人惊喜
今年刚入5月,广州仿佛已经入夏,35℃的高温下,南岗街塘头市场边,有一位流浪乞讨人员身体不适,被南岗街道工作人员发现后,拨打了110求助。
警察到来后,发现该人无固定居所,无身份证明文件,属于需要救助的流浪人员,同时有发热症状。为更好救治与核实身份,公安人员将其送到了广州市救助管理站。该流浪人员名叫薛某,自述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模糊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早年离家,在广州辗转流浪已有十余年,家中有兄妹三人,请求帮助他回家。
三兄妹重聚。
了解到基本信息后,救助站与警方合作,一方面根据信息迅速核实薛某身份,另一方面,为薛某办理入站,送至医院进行诊疗救治,并结合防疫要求,进行行程追踪与核酸检测。
经诊断,薛某核酸检测阴性,未有新冠病毒接触史,属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按症状入院救治。同时,通过公安人脸识别,确定了薛某身份。令人惊喜的是,薛某与贵州省遵义市多年前的一个失踪人口高度重合,救助站工作人员看到了寻亲的希望。
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联系户口所在当地的村委会,询问薛某家人情况,得知村里确有薛某其人,且薛家一家依旧住在村子里。村委会提供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备受鼓舞,乘胜追击,顺利联系到了薛某的妹妹。
起初,妹妹不敢相信,哥哥那么多年杳无音讯,虽然从来未曾放弃,但能力有限,几乎不敢抱有再见哥哥的期待,父母每年过年时都会给哥哥留一副碗筷,今年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5月9日,大哥驱车千里来到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回弟弟薛某。时隔21年,两兄弟终于再次见面,看着对方熟悉而陌生的脸,兄弟俩抱头痛哭。
因小事赌气离家8年
得知家人没放弃后,咬咬嘴唇低下头
2020年10月9日,“十一”长假过后的第一天,家住福州的王先生守望了8年的好消息在电话中传来,他的哥哥在广州被发现。随后,他火速集结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连夜驱车11个小时赶往广州。
10月10日一早,当他看到阔别8年的兄长就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王先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着兄长,放声痛哭起来。曾经壮实的兄长,现在俨然苍老了许多,熟悉而又陌生。
王先生抱住兄长王谋清,两人失声痛哭。
他的兄长王谋清2020年10月4日经群众指引,来到广州市救助站求助。他告诉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他已经离开家好多年了,一直辗转各地打零工。近一个月一直在黄埔找工作,但因为务工不着,已经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所以来到救助站请求暂住。
当问到家里人的时候,王某清沉默了。许久,他抬起头说,因为跟家里人闹矛盾,他8年前就离开家里了。而当问到想不想回家的时候,王某清又沉默了。
根据王某清填写的户籍信息,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了福州市救助站和福州市闽清县的民政部门。在多方的协作下,救助站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他的弟弟王先生,于是有了兄弟重逢的一幕。
王某清为什么一直不回家呢?在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的劝导下,他慢慢说了出来。原来8年前,因为一件小事,他跟家里人闹起了矛盾,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有时候也会惦记家人,但因为自己过得不好,怕家人笑话和嫌弃,觉得大家并不欢迎他,所以硬是守着一股气,坚持不回家。
当得知家人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一直在挂念他的时候,王某清顿了一下,咬了咬嘴唇,又低下了头。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廖培金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代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