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信与惠英红交手演TVB“疯”剧:这是我演过最难的角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1-06-21 23:11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实习生张熹珑 又一部画风出人意料的港剧在内地开播。6月15日,由关树明监制,惠英红、王浩信、姜皓文、袁伟豪、黄智雯等主演的悬疑心理剧《刑侦日记》在优酷首播。作为一部市面上少见的以“心理学”为切入点的剧集,《刑侦日记》融合了不同的心理病患者和各种千奇百怪的案件,“精神分裂”“人格解离”“躁郁症”“余光恐惧症”等角色人设给演员的演技带来不小的考验,“全员患病”的剧情设定更引发观众热议。该剧首播在优酷热度持续增长,直面现代人内心隐秘的探案之旅,带给观众震撼人心的追剧体验。

WechatIMG3392.jpeg

王浩信与“影后”惠英红相遇

近日,该剧主演王浩信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对其饰演的双重人格角色叶劲峰、朱玑进行解读,他称《刑侦日记》是港剧的突破之作,有收有放,有保留也有创新,他的角色是从演以来最难的角色,与“影后”惠英红相遇,他形容两人犹如“互相带疯”“用角色的能量将彼此带到情绪的尽头”。

800x1251_60d07f148e620.jpg

1 角色

人格转换不止两个

一天拍八小时就会“断电”

WechatIMG3390.jpeg

王浩信自发的表情包

王浩信向南都记者提到,在《刑侦日记》中最大挑战就是饰演双重人格:一个是感性热情的叶劲峰,另一个是冷静理智的朱玑,尽管是同一个躯体,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形体、语气、想法、外观、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在人格转换的过程中,当我换到这个人的时候,要马上把另一个人所有的东西都甩掉,最难的部分就是训练忘记。”

WechatIMG3385.jpeg

王浩信剧透道,叶劲峰要转换的人格还不止两个,处理多重人格的转换需要很高的精神集中度,会消耗大量能量,一天拍七八个小时人就会很累,处于“断电”状态。拍得最猛的一次,人格转换次数太多,拍完导演要直接送他回家休息。王浩信坦言,他从一次次演绎中感受到人格解离者的不易:“他们真的蛮累的,精神上负担很大。这个戏我觉得可以让大家去反思,引起大家对心理病的重视,对精神出现状况的人也多一点关注和体谅。”

为了呈现出更真实的人格解离,《刑侦日记》避免用刻意的剪辑或音效去呈现人格转换的过程,王浩信说:“我们查阅资料得知,人格转换的人会有一些偏头痛,或者一些断片的瞬间,就转到另外一个人格去了。”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去表现更真实的人格解离。

为了更好地代入角色,王浩信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和真实案例,也参考了其他影片。他说,每一重人格产生的目的就是要去保护那个人本来的精神状况,每一重人格都有相应的功能。“叶劲峰是一个比较感性、外放的角色,我就把自己一部分的性格拿出来放在叶劲峰上面,他的表演方式是比较喜剧、粗犷的。”相反,朱玑呈现另一重画风:内敛、沉稳,还有一条浪漫的爱情线。王浩信透露,导演也会用不同的调光方式呈现两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两个人格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

为了让观众看起来不至于混淆,王浩信在表演上“落足功夫”。他提到,朱玑是一个用左脑思考的人,处理朱玑的动作、语气方面,他会把嗓音放在后一点的位置发音,形体动作相对较慢,动作幅度也较小。“给朱玑的能量值打分,我的设计是3~4分,他是一个很怕冷的人,每次大家看到那个围毛巾、会搓手、用右手写字的人,就是朱玑。”

WechatIMG3388.jpeg

而叶劲峰的呈现风格偏搞笑,他的声音低沉,但音量较大,因此能量值也会较高,加上他不戴眼镜,这是肉眼可见的不同。难上加难的是,“扮演朱玑的叶劲峰”,即所谓“戏中戏”,王浩信笑说:“最难的地方是查案的时候,叶劲峰要去扮演朱玑。我在角色扮演另外一重人格的时候,会留一些痕迹,因为叶劲峰不是演员,他不可能把朱玑扮演得很相似,他往往是搞笑的,因为他扮不来。”戏中戏给整部剧偏灰暗的色调加入了一点亮色,也让《刑侦日记》表现出与普通港剧不一样的质感和艺术处理手法。

WechatIMG3387.jpeg

在整体剧情比较压抑的氛围中,叶劲峰算是“搞笑担当”,王浩信透露,现场最轻松的时刻都离不开叶劲峰,他经常有脱衣秀肌的画面。为了秀出劲爆的肌肉,王浩信不断提高健身的频率,一个星期起码练上四五天,片场花絮中常有他举哑铃、做俯卧撑的画面,构成整部剧中为数不多的轻松元素。

2 交手

当视帝遇上

两人“互相带疯”哭着演完大结局

两度拿下TVB视帝(最佳男主角)的王浩信,遇上前后三度获得影后(电影奖最佳女主角)、一次拿下TVB视后(最佳女主角)的惠英红,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WechatIMG3383.jpeg

剧中,王浩信和惠英红饰演一对母子,两人在精神上都有不同的状况,王浩信饰演的叶劲峰患人格解离症,红姐饰演的杨碧芯则患精神分裂症。“每场戏我们一起的时候情绪起伏特别大,要拍哭戏或者疯狂的戏,也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这个戏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也是处理这个角色的难度。”

WechatIMG3396.jpeg

惠英红在此前受访中表示,《刑侦日记》是她拍过的最难拍的TVB剧。对此,王浩信表示深有同感。他告诉南都记者,在他拍过的所有剧集中,叶劲峰的难度肯定是排名前三的,与《反黑路人甲》有点相似。在《反黑路人甲》中,王浩信饰演的张细伦原本是一位热衷表演的剧团演员,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警方安插在蒋家的卧底蒋少龙,有一种出演两个角色的感觉。饰演叶劲峰难度更上一个台阶,需要瞬间转换人格。采访中,王浩信埋下了伏笔:“你们现在看到第七集,那个秒变人格的过程是相对较慢的,在后面会有更快的秒变人格状态,那个是更难处理的。”

WechatIMG3395.png

王浩信表示红姐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对手,与其说是飙戏,更不如说是互相给予。

提到与惠英红的合作,王浩信表示红姐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对手:“跟红姐的合作是我演戏以来最享受的一次。她是一个非常细致、非常投入、非常棒的前辈演员。我很荣幸有跟她合作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王浩信表示,跟红姐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要投入戏中的氛围和感情中,两个人都会比较沉默。两位高手之间,与其说是飙戏,更不如说是互相给予:“我们不觉得是一种飙戏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大家一起用能量把对方带到世界尽头(情绪尽头)。也就是说,如果我能够把我的世界里面所有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把我心里面所有的情感准确地投入,在这个层面上交给红姐,她就会给你同样重量的交流。”由于叶劲峰跟杨碧芯的母子对手戏比较激烈,王浩信用“互相带疯”来形容他与红姐在戏中的交流。

王浩信特别提到,大结局中他与红姐的对手戏,既催泪又能量十足,不管是身在戏中的他与红姐,还是身在戏外的导演、工作人员,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导演一边看他们的演出,一边失控痛哭,可以说是大家最忘我的一场戏。未来,王浩信期待能有机会、有缘与惠英红再度合作。


3 创新

港剧独特的东西保留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去放飞自我

对于这部几乎“全员患病”、题材破格的港剧,王浩信认为带来的最大启发是对精神健康的关注与重视,精神层面的问题,给个人的健康、整个社会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叶劲峰如果小时候没有遇到与母亲有关的某些遭遇,他也不会演变成今天的他。这一点启示我们,遇到情绪上的状况,应该怎样去宣泄?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刑侦日记》的题材在传统港剧中较少涉猎,王浩信希望观众对港剧亦有新的观点与认识。

WechatIMG3394.png

王浩信是TVB新一代当家小生,对此,他说自己有压力,但压力并非来自“当家小生”的称号,而是每一次怎样去挑战自己,给出不一样的创作和演出。“大家怎么去看你,你处于什么位置、什么称号,我觉得不重要。在作品里面,你投入的情感、处理角色的方式、怎样不停地提升自己,这是我感觉到压力的地方。”这种压力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他说,很多时候压力是他主动给自己的,让自己感到紧张,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执着,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演出和突破。

“亚洲很多地方做的电视剧素质越来越高,TVB也一直在寻求突破,一直在努力进步,《刑侦日记》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大家都说它的表现形式和传统TVB剧不一样了。”身在其中,王浩信看得更为清楚,“拍摄机器的角度、灯光的处理、氛围的营造、造型的呈现都会有所不同,后期的音乐剪接、调色,整个画风都比较有电影感。通过这些不一样的材料,我们想端出一道不一样的菜,让大家看到港剧正在寻求的突破。”

从监制关树明身上,王浩信感受到港剧创作人不断突破的精神:“我跟监制关树明先生已经合作了两次。每次合作他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更有趣的突破点,无论是在作品上还是我身上。这次题材的选择、他给我的角色,还有我的对手方面,都是非常新鲜的。”

WechatIMG3384.jpeg

《刑侦日记》对细节、道具、场景布置的精益求精,也让王浩信更好地发挥角色。王浩信提到,叶劲峰的家里挂着他的秀肌肉波普画,这是美术指导特别为他拍下肌肉写真,并由此布置角色的家居,王浩信看到自己的挂画时亦有一种满足感,这组环境布置能帮助他发挥出角色最棒的状态。“桌子上的一本书、一支笔,每一个细节,美术组同事都处理得很精致,所有场景、陈设我都非常佩服,能感受到剧组对细节的追求。”

王浩信坦言,无论港剧还是香港电影都有一种港味,一种非常独特的香港制作的味道,这是港剧要保留的东西。如果把港剧比作一个人,那么应该在这个人性格不变的基础上突破他的呈现风格。王浩信说:“我们要把港剧独特的东西保留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去放飞自我,在创作上、题材上、剪辑紧凑度上给观众一些新的冲击。保留港味的同时,加入新的风格,这是香港团队寻求进步的空间。”

WechatIMG3389.jpeg

整个影视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不进则退,永远原地踏步就会面临被淘汰,这是TVB要面对的现实。王浩信认为,这是好事,有竞争力才有动力,才能“磨”出更好的作品。“TVB正在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行,观众对两地同步剧也越来越关注和支持,我们会用最大的努力去回馈观众。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创作水平,我们在这个市场上就会有大家欣赏和喜欢的空间。”王浩信坚信道。

编辑:彭思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