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广大华侨华人功不可没。30多年来,华侨华人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各地投资兴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合作。”——习近平
点击视频,感悟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赤子丹心↑↑↑
01
为改革开放建设投资助力
广州沙面,一个承载着广州对外贸易百年发展史的江边小岛,如今依然保存着众多造型别致的西式建筑,吸引着八方游客。
沙面岛上,白鹅潭畔,有一处著名景点——白天鹅宾馆。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见证了广州改革开放的繁荣发展,至今仍发挥着连接中外的重要作用。
矗立在广州沙面白鹅潭畔的白天鹅宾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广州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掀起了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大潮。络绎不绝的国内外商人一度让广州的酒店客房供不应求。
祖籍广东番禺的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
应时任国务院主管侨务工作的廖承志邀请,祖籍广东番禺的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挑起了在广州建设中外合资酒店的重任。1979年起,他参与筹建广州白天鹅宾馆。
在计划经济时代,霍英东对白天鹅宾馆的建设提出“三自”方针: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为了打造一家高规格的酒店,他不惜掷重金从国外买进材料,在不到100米高的楼内建成28层、1000个房间。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壮举。
霍英东筹建白天鹅宾馆图片资料。
白天鹅宾馆的建设是国家招商引资的一次成功实践,它犹如一座“引水桥”,带动了大批外资进入广州,缔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中外合作出租车企业白云小汽车出租公司、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小区东湖新村等,涉及社会建设的多个领域。
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创新之举,让心系故土的华侨华人看到了国内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敢为人先,纷纷归国投资,成为推动祖国改革开放建设的重要力量。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介绍,华侨华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广州改革开放走在中国前列。改革开放时期,华侨华人的“先行”带动了经济增长和出口,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模式创新、推动了技术进步。华商不仅利用立身优势参与中国经济建设,而且还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推动了国际交流,帮助中国走向世界。
02
代代相传心系粤港澳发展
作为在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的“80后”,霍启山继承祖辈之志,主动充当粤港澳交流发展的“使者”。近年,他频繁往返于粤港两地,致力推动广州南沙自贸区的发展建设。
霍英东之孙霍启山。
“虽然我出生在香港,但广州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霍启山说,“作为广州番禺人,我很荣幸参与家乡的建设工作。(我们家)参与了白天鹅的开发,番禺大桥的开发,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发南沙。”
地处广州市东南部的南沙,是连接粤港澳的中心腹地,也是开启三地合作新篇章的实践阵地。血浓于水的乡情,让霍家三代延续着一个“南沙梦”。
霍震霆跟随父亲霍英东参与南沙的规划建设。
1987年,霍英东提出开发建设南沙的设想。那时,霍震霆(霍英东之子)便开始跟随父亲霍英东为南沙的开发奔忙。
2005年,从国外学成归来的霍启山开始参与南沙新区开发相关工作,见证了南沙区成为国家层面新区。
如今的南沙自贸片区。
霍启山还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将一些外国的理念和国际视野,在广州展现出来。目前国内有‘走出去’的政策,有‘引进来’的政策,我希望能作为一个桥梁,帮助到祖国建设的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借助华侨资源“引进来”,也借助华侨力量“走出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自贸片区的建设成为了连接国内与世界的重要枢纽。来自世界各地的建设者们汇聚于此,他们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还搭建起了粤港澳三地乃至中外合作交流的坚实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
谈及自己的工作规划,霍启山很明确:“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在参与广州的工作中,希望能够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二是希望能够促进粤港澳青年的交流,三是希望通过贡献广州特别是南沙自贸片区的开发,来支持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
霍家三代追梦的身后,是无数爱国侨胞为祖国建设前赴后继、奋力拼搏的身影。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生代侨胞在广州这片蓬勃发展的故土上,开辟出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他们秉承祖辈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改革精神,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续写活力新篇章。
来源:南方+
编辑:李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