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梁天(化名)瘦瘦高高,骑着电动车穿行在广州荔湾芳村大街小巷,在特殊的疫情封控管理期间,这位在宠物店实习的职高准毕业生,因为意外进入芳村,承担起了配送宠物物资的任务。
二十多天里,他为居家的宠物主人们解决宠物食物和用药问题,也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共同喂养医治公园流浪猫,更收获了动物救助义工队的支援和来自陌生顾客的善意。南都记者记录了他的故事。
误入芳村开始卖猫粮
6月3日下午,梁天所在的广州市海珠区一家宠物店接到一笔订单——荔湾区芳村金宇花园有人需要两包猫砂。店长示意他去送,“送完早点下班”,梁天欣然前往。
正是这一天,荔湾芳村片区开始实行管控。
当天下午6点多,梁天从芳村地铁站出来时,清晰地看到“只进不出”的告示,他以为这只是临时的管制,绕路换个站点搭乘地铁便可。
直到走出地铁站,看到珠江隧道口布满水马,车辆和行人被拦下无法通行,“突然意识到不对了。”几乎同一时间,店长也反应过来,梁天已无法返回。他求助警方试图解释误入原因,但是不能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经历片刻的慌乱后,梁天不敢乱走,让客人取消订单。
当晚,芳村不少酒店宾馆满房,他辗转在花地街找到住处,一间每晚138元的快捷酒店。梁天所在的宠物店在芳村多个小区开有分店,第二天,同事们借给他一辆电动车、一套睡衣。每晚,洗完澡换上睡衣后,他要立刻洗好白天穿的衣服,“用风筒吹干。”
宠物店后台订单依然不停。当时,封控管理区内店铺关闭、快递暂停,宠物主人们近处无法采购,远处物资不能送达,有人开始求助猫狗粮食,有人急切需要宠物药物。
芳村分店里还有充足的物资可售,“将错就错”之下梁天有了新任务——在封控区卖货送货。
6月5日,他组建了“荔湾猫狗物资紧急救助”微信群,并邀请芳村老顾客加入,互相转发入群链接。他并不讳言,一开始“只是做生意。”
建群第一天,梁天接到了30多个订单,他要骑着电动车到分店拿货,再逐个配送至下单地址,当天从早上9点忙到次日凌晨2点。后来,顾不上应接不暇的订单,他开始找“跑腿”帮忙送货,自己则负责处理紧急求助,配送无人接单的区域。
忙碌的工作打发了日常,梁天逐渐适应滞留生活,每天独自骑行在空旷的街道上,“挺好,整条街都是我的。”
高风险区域救下小猫
作为封控区内极少能保持配送服务的店铺,梁天所在的宠物店人气高涨,临时组建的群也迅速吸引了280多人。
只是,后来遇到的许多求助似乎有些偏离“生意”。宠物主人们购买的多是宠物粮食、猫砂、猫包,以及宠物当季易患疾病的治疗药物。有时,也有人需要“自热火锅和泡面”,梁天会想办法买到,一起帮忙捎带过去。
有一次,家住荔湾西塱的宠物主人在店内下单了猫粮,她所在的小区正接受封闭管理,志愿者每天在固定时段接收物资。当时,没有“跑腿”愿意接单,电动车又来不及充电,梁天徒步40多分钟,把猫粮按时交到志愿者手中,“很热,人都飞起来了。”
刚被收养两个月的流浪猫患上猫泌尿无法排泄,新手宠物主人不会喂药在群里紧急求助。“她家只有一个人,老公是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平时我们不会上门服务”,梁天注意到后,带着药上门,在喂药过程中被“看上去很凶”的小白猫抓了一下,处理好伤口后他对这件事并未在意。
还有群友不时发布救助线索——当时的高风险地区白鹤洞街道有小猫滞留店铺无人照看。梁天发现后联系上店主骑车赶到现场,从玻璃门缝里扔进两个打开的猫罐头。后来,鹤洞路一小区家猫生产,诞下了六七只小猫,宠物主临时下单羊奶粉和猫粮,梁天赶在深夜送达。
令梁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次有些特殊的求助。
在芳村居家隔离的宠物主深感孤独、思猫心切,让身在封控区外的男友送猫进来,央求梁天在珠江大桥卡口上接应。背着猫包来回骑行15公里,这只活泼的小橘猫重现眼前时,主人忍不住哭泣。
还有一次,一只四五个月的猫误吞了直径4厘米的橡皮筋,宠物主慌乱求救。梁天心疼猫太小,建议先不开刀,吃点益生菌和乳果糖观察,这是他近期紧密跟踪的病例。
每次,除了收取正常货物费用,其他附加服务都是免费,“养过就知道,宠物就像家人,能帮就帮。”有宠物主过意不去发来微信红包,梁天开玩笑“只留个奶茶钱”,数额大的红包则原路退回去。
结识志愿者治好流浪猫
滞留封控区20多天,梁天和一些顾客成为朋友,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宠友”。
今年55岁的萍姨是芳村百花路的老街坊,今年4月留意到醉观公园内有一群流浪猫,每天都会去喂养。封控管理后,凭证外出采购时,萍姨也会绕道到公园看看。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猫群中有小猫感染上猫鼻支,这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稍有不慎将殃及整个猫群。
那段时间无法买药,萍姨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她向专门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义工队求助,最终有人提供了免费药物。这些药怎么喂,萍姨没有经验。义工队在封控区外不能帮忙,她辗转加入了梁天组建的微信群。
后来,每天下午梁天都和萍姨到公园为流浪猫喂药,红色和蓝色的药丸调整好剂量,混合在打好的鸡胸肉泥中,一起喂给感染疾病的小猫,猫群病情逐渐控制好转。等小猫彻底康复后,萍姨还有新计划,“要做绝育,不然是恶性循环。”
留守封控区以来,梁天最大的烦恼是“吃不好。”萍姨知道了他的遭遇,每天把家里的午餐打包一份,在小区门口交给他。
宠友们乐意分享各类救助信息,萍姨也经常关注。她偶然发现,芳村“宠回家”流浪动物救助站正在派发猫粮。这处收养了80多只流浪犬的基地在疫情期间仍然正常运营,主理人小强在听说芳村封控管理后,立即决定留在当地照顾动物。这些天,他从各处链接资源,筹集到了一批宠物物资,除了在基地留下部分备用,其他的则免费派发给芳村宠物主,或直接送到尚未解除封闭管理的鹤园小区。
6月19日,梁天帮萍姨到基地领取了60斤猫粮,这些食物足够醉观公园流浪猫群度过疫情。梁天觉得,比起更多的志愿者和义工队,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值一提”。
期待解封参加散学典礼
实际上,梁天还是一名职业高中学生,今年即将毕业,在宠物店工作只是实习。17岁的男孩乐观开朗,这场意外的滞留遭遇,在他心上几乎没有重量。
在越秀区的父母知道他身在芳村后,一再叮嘱“不要乱跑。”同学们知道他的经历,则在聊天中调侃“宝,你好惨啊”“宝,我好想你啊”。有部分顾客好奇,这段时间怎么会有人能出来送货?梁天解释后,对方拿出家里的苹果,一定要送给他。“我说不吃苹果,要吃榴莲”,对方领会到是玩笑,但也郑重承诺,“解封后我请你吃榴莲!”
6月17日,芳村调整分级分类防控措施,包括花地街在内的多条街道餐饮店逐步复业(除堂食外),梁天第一时间订了10寸的榴莲披萨,这些天他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炒粉、叉烧、云吞面......
芳村街坊都在期待解封的日子。梁天也知道,每场全员核酸检测他都没有错过,至少7次的核酸检测经历,让他清楚什么时段人多、哪里排队人更少。
6月25日,是职高散学典礼的日子,梁天希望能如期参加。他还挂念家中那只养了一年多的蓝白猫,因为“见不到想见的人,抑郁了”。这只聪明的小猫,会爬在梁天身上睡觉,因为严重掉毛被拒入房间后,会后退几步做出冲刺起跑动作,试图冲撞开房门找主人。
不过,眼下最现实的是,这些天垫付的房费还没全部报销,他关心宠物店到时能否履行报销承诺。
6月21日深夜,送完治猫癣的药物后,梁天回到酒店。他听说附近的电竞酒店快要开业,想到“可以去玩一把”,所有的烦恼又旋即消散了。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广州中高风险区战疫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