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布带演绎广州起义精神!广州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升级亮相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06-24 23:15

6月24日,广州起义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改造提升后的“广州起义”基本陈列正式与观众见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黄建华介绍,本次“广州起义”基本陈列重点展项提升改造主要是在保持原有展览内容以及展示风格的前提下,对序厅、“攻打公安局”场景、“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场景、尾厅等四个重点展项进行提升打造,通过多媒体声光电手段的加入,增强观众观展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仪式感。

pic_860265

广州起义纪念馆于6月24日重新对外开放,改造提升后的“广州起义”基本陈列也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按照《广州市越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调整分级分类防控措施的通告》(第5号)的相关要求,广州起义纪念馆将严格落实预约、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按最大接待能力的50%实行限流、有序开放。

据悉,参观者可以通过预约参观系统进行预约登记,团体预约的观众每一批不超过30人。

鲜红的红布带演绎广州起义精神

进入展厅,序厅内的红布带展柜亮起,逐步点亮上方鲜红的红布带光带,随即正中的屏幕被激活。红布带在屏幕中飘动,最终缠绕在枪杆纪念碑上,转而进入广州起义相关影片的播放。在屏幕两侧,则选用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念碑的两部分场景。

pic_860268

红布带是馆藏的重点文物。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红布带是馆藏的重点文物,是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标志,也是起义军身份辨识的标志。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的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革命,反击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又发动和领导了广州起义

当年,参加广州起义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和士兵,大家没有统一的服装,于是,每人用一条红布带,佩戴在脖子上或绑在手臂上,用以辨别身份。

因为计划泄露,起义被迫提前。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随着三颗耀眼的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广州起义军迅速占领公安局,并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

由于起义当天遇到了阴雨天气,红布带遇水褪色,不少起义军民在脖子或者是手臂上都留有红色的印记。可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国民党对广州进行了大屠杀,当时认定凡是身体上有红色印记的人就是起义人员。

在这场血雨腥风中,一条起义军战士曾经佩戴过的红布带被悄悄保存了下来。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中队长杨馨坤,他在撤退的时候就把红布带装在了口袋里面,冲出敌人围截,之后就把它装到了骨灰缸里面,埋藏在了山岗里。一直到1959年,这条红布带才由他的家人捐献给国家

“通过红布带演绎整个广州起义的精神,这是序厅的设计理念。”黄建华表示,相比此前静态的展陈形式,提升改造后的序厅期望通过实物、雕塑、影片“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带领观众沿着时光隧道走进广州起义,开启一段与历史的对话

pic_860267

“攻打公安局”场景。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这样以多种形式相融合,增强空间的技术表现力和情感号召力的场景在此次提升改造中还有很多。比如在“攻打公安局”这一场景中,通过立体沙盘、半景画与视频结合的形式还原战斗现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设置“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场景

“广州起义虽然只有短短3天,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伟大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全国五好讲解员苏香旭说,广州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是对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大屠杀的英勇反击,是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

广州起义中建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也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

在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昔日的“广州公社”旧址已经成为现在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当年广州苏维埃政府就设立在这里,中间的两层洋楼是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工农红军指挥部设在北楼,警卫连宿舍则在南楼。

5808x3872_37010986b0aeece09dd0a101ccc176

二楼展厅开头设置了“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这一场景。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全新开放的纪念馆特地在二楼展厅开头设置了“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这一场景。在这个开放区域内播放着《国际歌》,两旁是红色的墙壁,中央的墙面上刻着《广州苏维埃宣言》全文,并竖立了“1927年12月11日”“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标识。

根据《广州苏维埃宣言》,广州一切政权属于工人、农民、兵士,是真正属于工农兵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权。苏香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对这一重要节点生动的视听呈现,让观众记住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历史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起义纪念馆此次展厅的升级改造还采用了尾厅和序厅相互呼应的设计。尾厅右侧以红布带的图像串联起从1927年“三大起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线索,左侧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仿真油画。视频滚动播放收集的127位参加过广州起义的人物名单,三者以“伟大建军”为主题融为一体,全面总结了广州起义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12.jpg

尾厅右侧以红布带的图像串联起从1927年“三大起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线索。

在展厅内,还展出了毛泽东在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战争与战略问题》讲话:“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暴动、秋收暴动与广州暴动,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是我们党彻底认识军队的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三大起义之后,中国革命逐渐进入以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苏香旭介绍道,广州起义并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尾厅内还设置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场所。

正在筹备“红色湾区铸伟业”原创展览

近日,广州起义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广州市唯一入选单位。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州起义纪念馆将继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特色,打造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多形式、多维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广州红色品牌的打造,不断提高广州红色文化的全国影响力。”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表示,为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建党100周年,在遵循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广州起义纪念馆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包括翻新局部外墙、修复局部门窗、重新设计夜间照明、增添鲜花布置等,展现出历史文物建筑的新活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广州起义的辉煌历史,从2007年、2017年到今年博物馆不断打磨“广州起义”基本陈列展览的内容、形式,几度提升改造。还充分利用展陈空间,举办“老城市 新活力”“南粤沃土铸伟业——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广州1949”系列主题多样的临展,不少展览获得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等荣誉。

她透露,目前“红色湾区铸伟业”原创展览也正在精心筹备中,未来将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内展出。

从单一、线性的参观模式到跨界合作、创新观展模式,广州起义纪念馆还博采戏剧、音乐、木偶剧的艺术表现手法,先后打造《1927·广州起义》红色主题沉浸式话剧、木偶剧《游曦》等。李岚介绍,今年4月,围绕“广州起义”这一主题开展了“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纪念馆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和各界朋友沿着广州起义参战部队转战路线,在花都、龙门、紫金、海丰、普宁等地以党课、文艺展演、主题图片展览、大学生重游革命史迹、红色经典诵读等形式致敬先烈,缅怀先辈走过的红色之路。巡演以来,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编辑:王美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