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高考成绩单!佛山一中这些同学在苦恼上北大还是清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1-06-25 22:39

“知道成绩以后很兴奋,北大和清华的招生老师都联系过我了,我还在思考报哪家,但个人倾向于金融专业。”6月25 日,广东高考放榜,佛山一中高三10班的郭熙岚在结束了跟高校招生组老师的面谈后说道。同样收到清华和北大招生组面谈邀约的还有她的同班同学吴奕琳、王焕楷、刘尚航和张子健。而来自高三三班的蔡朗睿、叶可欣、范云菲、罗衍舜几位同学,也初步定下了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的目标志愿。

查到成绩的一刻,他们有的情绪激动,有的姿态淡定。说起高三备考,他们也各自的心得:规律作息、保持锻炼、回归基础、调整策略,更关键是相信自己。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备考心得!

IMG_2751.jpg

郭熙岚

遇到问题多找老师和同学

IMG_2749.jpg

6月25日下午4点,郭熙岚刚刚结束与清华和北大招生组老师的面谈。高考分数693分的她开始淡定地思考“上北大还是上清华”这个甜蜜的烦恼。

高三的大大小小考试中,物理类考生郭熙岚的成绩也有过起伏,“最好的时候就是可以全市第一第二,考得不好的时候也会滑落到年纪20多名”。面对这些起伏,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学习没有捷径,就只能一遍遍地巩固知识点,不断地反复总结失分点,填补自己的思维漏洞。她说,学习中的交流更重要,要善于用于老师和同学的资源,遇到不懂的,多问多讨论,尤其是遇到各种心态上的问题,多找老师聊聊。

长相斯斯文文的郭熙岚说,自己希望成为一位自信、自由、自强的女性 ,目前最感兴趣的是金融专业,对于去那所学校还要结合专业去考量。暑假期间,等疫情全面解封后希望可以出去旅游,同时也会开始预习大学的课程。


吴奕琳

回归课本 把心态放平

IMG_2727.jpg

“这个成绩让我很惊讶,简直是狂喜。”和郭熙岚同班的吴奕琳考了692分,忍不住分享自己的心情。目前她已收到北京大学招生办老师的电话,计划报读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吴奕琳说这个成绩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她正陷入了一段低谷期。“爸爸安慰我说,我的任务就是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高考只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不管考了多少分,我慢慢就放平了心态。”她说道,高考只是我的一场成人礼。

把心态调节好,吴奕琳就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复习节奏。别的同学有准备错题本,她虽然没有准备,但也没有错过不断复习错题,从错题中总结自己的思维短板。同时,最关键是回归到课本,回归到最基础的内容。

长着一头长头发的吴奕琳是个运动达人,每逢考试周,她就会放学后会通过跑步和打羽毛球放松心态,也会在睡前跟着网络教程做塑形和减肥的运动,“这是我的很有效的放松方式”。吴奕琳希望在接下来的暑假能够学习更多的技能,比如学习美妆、穿搭,学习日语,在B站学习剪辑视频等。


同宿舍兄弟:王焕楷、刘尚航

参加宿舍知识分享会减压

IMG_2730.jpg

王焕楷、刘尚航也是佛山一中高三10班物理类的考生,这两个高瘦男孩是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兄弟。

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王焕楷的成绩不算太稳定,在年级里都很难进前十名,“但是高考成绩出来后,我都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分数很满意。”王焕楷分数达到了692分。

王焕楷有自己的一套高考策略。首先要尽可能找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而关键的是,要熟悉高考政策,花更多的时间给拉分的科目。他说,针对新高考的算分规则做了分析,相比其他科目,语文和数学是最能够拉开分数差距的,就把他们列为重点攻关科目。在最后冲刺的阶段,有时候甚至会在跟老师沟通好的前提下放弃附加科的部分作业,把时间放在语文和数学上。“最后阶段,我大概花了60%的时间来复习语文、数学,成绩出来,这两科的成绩确实不错。”

IMG_2761.jpg

相比王焕楷,同宿舍的刘尚航成绩一直很稳定。高三期间,成绩基本都稳定在年级前5,偶尔考得不好也会维持在20多名。这次高考成绩出来,刘尚航分数也高达691分,“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

成绩持续稳定的优秀学生也有烦恼。“我有时候反而会担心平时都不错,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刘尚航说道,他有一次考试排名掉到年级20多名,虽然很沮丧,但他很珍惜这次经验,一方面让他能够适应挫折,一方面能够从失分的地方进一步总结自己的弱项。考试前,刘尚航突然喜欢上了打篮球,可以释放压力,他还专门看了一些老师们结集成册的“鸡汤语录”,让自己放平心态。

说到解压方式,王焕楷和刘尚航记忆最深刻的是,宿舍里常常会组织一些演讲。演讲的内容跟考试内容无关,而是由宿舍里的同学站在小黑板前,分享自己的课外知识,天文、地理、生物、科学乃至各种冷知识,“谁都可以去分享,大家感兴趣就一起听,是很好的解压和增加见闻的方式”。

目前,北大招生组已经联系了王焕楷,他希望未来可以学习经济学,“进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学霸级别,而自己天赋还是有限,到时候会有压力,所以自己在暑期已开始预习一些课程。”

刘尚航则已经跟清华大学招生组取得了联系,他想去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其次是它的数学或应用数学专业。他的名字叫“尚航”,就是因为他出生的那年,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因此他也希望自己未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去到祖国需要的领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一些尖端的科研大企业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张子健

听广播写评论提升语文作文分

IMG_2734.jpg

“我的成绩可以用意料之外来形容,太高兴了!”张子健是佛山一中高三10班的班长,在高考备考前,他就设定了要考取物理类680分的目标,这次他考到了691分。

张子健有写日记的习惯,刚开始日记写的都是高三生活的点滴,希望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拼搏奋斗的岁月,后来日记的内容变成了一些对生活、时政的感悟。“有时候我们听广播、看新闻,有一些我想表达的观点和想法我就写在日记里,有时候一篇评论就写1000字。”张子健说可能是这个习惯让他积累更多的素材,锻炼了思维逻辑,他语文作文分数在高二只有42分左右,到了高三提高到了50分以上。

对于数学的备考,张子健采取的战略是不死磕最后的难题,而是把复习的重点回归到基础题和中档分数的题,这些题只要掌握了就不会丢分,“死磕最后的大题可能只拉开3分的差距,但一道基础的选择题就5分了,这种策略一定要算好”。

而无论是张子健还是王焕楷、刘尚航,他们都特别强调生活作息和锻炼的重要性。每天下课,他们都会争取在操场上跑几圈,也会保证充足睡眠,“吃好喝好状态好,考试才能好”。

目前,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的招生组都分别联系了张子健。因为高一时候参加了“英才计划”,张子健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心仪清华的计算机专业。


蔡朗睿:

没有薄弱科目就是最大的优势

蔡朗睿.jpg

“知道成绩前,没有感到压力,结果手机一响,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有点紧张。” 佛山一中高三3班学生蔡朗睿此次参加(历史类)考试,分数达到665分,在他看来,这次是正常发挥,已无遗憾。

在同学的眼中,蔡朗睿是个“好奇宝宝”,各方面的知识都会去学习,心中仿佛有“十万个为什么”。“我平时会研究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这方面也会去了解,心里面就是有一种冲动,促使我关注身边的事物” 蔡朗睿说,“每天早上中国之声的新闻播报,我都不会错过。有时我还会借老师电脑关注最新的经济新闻。”

每个人的精力确实是有限的,不过蔡朗睿表示,兼顾兴趣与学习的关键正是提高学习的效率。“由于我父母从小的培养,我做事比较爽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一定会完成制定好的学习计划。”

蔡朗睿说,心态的调整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学习很紧张,得想一些方法去放空自己,在课余的时间,我有时会打游戏,但不会太多。把学习的时间安排刻在脑子里,这相当重要。”

“没有缺点就是最大的优点。”相比于培养某科突出的成绩,蔡朗睿更青睐于缩小各科之间的差距,努力让每一科都不拖后腿。

目前,蔡朗睿打算报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并在暑假放松一下,计划进行毕业旅游,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


叶可欣、范芸菲

宿舍姐妹花一起冲高分

范芸菲.jpg

6月25日上午11点多,佛山一中高三3班学生范芸菲正在家里看着电子书《罗马史纲》,在“叮”的一声后,历史类662分的成绩让她愣了一下。“我马上跑到我爸的房间,给他们看短信。” 范芸菲说,“出分之前还有一点小紧张,担心会不会发挥失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范芸菲一直就很喜欢历史和哲学,她表示“有兴趣才能学得远”。得益于日常培养的哲学辩证思维,范芸菲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在日常学习中,范芸菲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每阶段的学习。在升高中前,范芸菲就利用暑假的时间把高中的英语单词背到滚瓜烂熟。范芸菲说:“把所有单词都背下来后,我在高中的英语学习就变得非常轻松,也能够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在范芸菲看来,高考的好成绩其实还离不开好朋友的叶可欣的帮助。两人是好同窗、好舍友还有好对手,相互竞争,相互扶持,一起走过了6年的青葱岁月。“我和可欣玩得比较好,”她真的很用功,吃饭时会听英语电台,吃完饭后就会掏出一本书看,高效率利用每分每秒。可欣的学习态度让我不敢怠慢,时刻鞭策自己。”

叶可欣.jpg

据了解,叶可欣高一时成绩并非名列前茅,但她充满自信。“我认识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不过我相信自己,我永远都有竞争的机会,因此并没有放弃。”叶可欣说,“这一次取得657分成绩,有点超出预期,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逆袭的法宝是什么呢?叶可欣表示基础为王,自己在高三期间注重各学科知识点收集。“我在明确自己目标后,会对自己不确定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并且举一反三巩固这些知识点。”

谈到接下的计划时,叶可欣表示不一定报北大、清华,而是先考虑一下。叶可欣说:“会先放松下,计划学车与做饭,甚至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提前准备下。至于范芸菲则对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很感兴趣,希望就读该校哲学或历史专业。


罗衍舜

把困难拆分,用毅力学习

罗.jpg

“知道成绩的时候有一点点不开心,因为略有失手了。”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为660分后,佛山一中高三3班罗衍舜有些失落。这并非“凡尔赛”,因为罗衍舜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严格要求自身的人。

罗衍舜说,自己平时会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并将其贯彻到底。“以历史为例,我会制定一个时间轴,把掌握的知识分专题标记,这样既方便了记忆,也能够重温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了解,罗衍舜最擅长的还是数学,有些题目看上去很难,但只要将题目的知识点逐个拆分,然后逐个掌握击破,那么到了考场上遇到再难的题也不会慌。“困难的事在拆分后会变得容易解决,当然自己不能闭门造车,还得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罗衍舜介绍。除学习之外,体育运动就是罗衍舜最大的爱好。高中三年,罗衍舜一直坚持踢足球,打篮球。“运动能够抒发我积聚的压力,还帮助我锻炼出一副好身体。”罗衍舜说,“这也是我能够高效率贯彻学习计划的秘诀。”

拿到成绩以后,罗衍舜把心仪的志愿锁定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这个暑假,罗衍舜打算先放松一下,看完欧洲冠军联赛。罗衍舜笑着说:“爸爸妈妈说这就是我努力后的结果,没有必要遗憾,我想了想确实如此。下一次,我会做得更好。”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关婉灵 陈斌颖

编辑:关婉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