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抱团”上学三年后,来自广东湛江的杨林江、杨金山终于等来了高考成绩。杨林江自小罹患重疾无法行走,为了能实现一起上大学的梦想,妹妹杨金山三年前选择与姐姐上同一所高中。三年来,妹妹始终陪伴在姐姐身旁,做她的同桌,每天早上抱姐姐上下楼梯。6月25日,她们的母亲刘玉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姐妹高考成绩都过了本科分数线,妹妹决定和姐姐报考同一所大学,继续兑现“一起上学”的承诺。
“我要抱着她一起考大学”
在通往教学楼的斜坡路上,60多斤的姐姐杨林江弓着腰坐在电动轮椅上,瘦小的双腿盘在胸前。轮椅开至教学楼下,妹妹杨金山将姐姐抱起,让她的背部紧贴着自己的身体,双手紧扣在姐姐的膝盖窝处,然后熟练地走上二楼,将姐姐在教室第二排的座位上慢慢放下。妹妹的位置就在姐姐旁边,姐妹俩是同桌。
姐妹同桌(图中第二排)。
这样的场景曾日复一日地出现在湛江市实验中学里。这对姐妹来自湛江雷州,姐姐杨林江在5岁那年不幸患上了急性类风湿关节炎,双脚萎缩丧失了行走功能,长期只能依靠打激素针来控制病情。因为疾病,杨林江从幼年开始就很难料理自己的生活,穿衣、洗澡、上厕所这样日常动作,都要在家人的帮忙下才能完成,身边离不开人。
虽然家人从未因为身体疾病让杨林江的学业“打折”,但严重的疾病还是一度让杨林江休学两年。母亲刘玉娟告诉南都记者,为了照顾姐姐,妹妹杨金山在小学四年级时主动提出留级一年,这样,她就可以和姐姐同班,姐妹俩可以一起上学。才比姐姐小一岁的杨金山从此挑起了照顾姐姐的担子,“一起上学”是她对姐姐许下的承诺。
刘玉娟向南都记者回忆,妹妹的成绩向来比较好,中考那年,妹妹的成绩原本有机会被湛江市区的高中录取,可为了照顾姐姐,她向家人提出,留在雷州和姐姐上同一所高中。“她当时非常坚定地跟我说‘我要抱着她一起考大学’。”回忆起三年前女儿的这句话,刘玉娟心疼地哽咽起来。
料理姐姐的生活起居,上学从不迟到
学校离家23公里,为了方便上学,姐妹俩在学校附近租下了一间房子。从出租屋到学校,路程只要五分钟。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妹妹除了抱姐姐上下学,还要照顾姐姐的生活起居,照顾姐姐的一日三餐,帮助她洗澡、换衣服。最后一年两人的课业压力增加,为了保证妹妹的复习时间,刘玉娟也从雷州来到湛江市区陪读。
在学校里,杨林江座位的椅子是根据她的身高特制的,位置通常也会被安排到教室的前两排。湛江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付仁贵向南都记者谈到,为了方便杨林江上下学,减轻姐妹俩的负担,每一年,学校都将她们所在的班级安排在二楼,这是教室区的最低层。在每一次考试之前,老师也会很留意她的考场安排,尽可能让她不要太奔波。
虽然上学有些“费劲”,姐妹俩却几乎没有迟到过。她们的班主任朱帅告诉南都记者,每天早上六点五十分左右,就能看到两人已经坐在教室里准备学习。付仁贵过去也曾担任她们的英语老师,谈起两姐妹的表现,他赞叹不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从来没有见过她们皱眉头,也没听她们抱怨过。”
妹妹将和姐姐报同一所大学
向南都记者谈到两个女儿生活学习的艰辛时,刘玉娟的心疼溢于言表。平时上课需要长时间坐在教室,而杨林江的腿部和臀部久坐后会发麻酸痛,湛江的夏天天气闷热,久坐出汗多还会导致她的臀部皮肤发炎。她不能长时间吹冷气,班里同学对此非常包容,能不开空调的时候尽量不开,气温过高需要开空调时,老师也会把她安排在吹不到冷气的位置。她写起字来很吃力,为了保证与其他同学同步的答卷交卷,她不断练习写字的速度,要写得快,还不能太潦草。
6月25日,广东高考成绩放榜,两姐妹的成绩都超过了广东普通类(物理)的本科线,杨林江取得了487分的总成绩,妹妹杨金山的分数比姐姐再高一些。“妹妹觉得自己考得不太好,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的成绩。”刘玉娟说。
填报志愿要怎么选择学校?杨金山决定继续兑现“一起上学”这个承诺,和姐姐再次报考同一所学校。“两个女儿读书的这十几年来太不容易了,我们家虽然经济困难,但我希望两个女儿能实现一起上大学的梦想。”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实习生 吴浩旖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