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珠江岸,天水一色映朝晖。6月25日,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正式建成开通,并命名为“海心桥”。
整五个月,5000多张照片,N视频记者见证广州海心桥的从无到有。
为庆祝这张广州城市地标新名片的诞生,当晚,千架无人机组成的天幕光影秀,随着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的亮灯而腾空翱翔,为羊城夜空带来了一场绚丽壮观的视觉盛宴。
千架无人机夜空中画出海心桥
碧水悠悠,轻舟袅袅。一弯月牙儿般的小船轻荡在水面上,与朵朵木棉相伴而行。旷远的古琴乐韵中,船舷上粤剧花旦美人的水袖随风起舞,与古琴乐韵如影随形。
这也是海心桥的设计理念“琴鸣绢舞·岭南花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曾介绍,桥形设计吸取粤曲“水袖飘绢”的形态特征,桥拱融入“岭南古琴”的造型元素,在现代造型中融入岭南文化意象。桥面景观以“岭南花舟”为主题,融入岭南特有的“花舟”元素,打造珠江上的新花舟和花城的新“花桥”。
人在桥上过,船在江中游,云山珠水,吉祥花城,勾勒花城新景。
海心桥地处广州新中轴线上,连接了羊城南北两岸,通过海心桥,日后市民可以从广州塔边水上漫步到二沙岛和花城广场,它以一条弧线串联起广州塔、海心沙、博物馆、艺术公园等地标建筑,一桥赏尽珠江两岸、CBD商务区美景。
随着海心桥的建成开通,老城市再添新活力。
海心桥建成后,可承载传统节日庆典,如观端午龙舟、赏国庆烟花、春节桥上花市等,打造岭南文化新名片。同时策划创意新时尚,结合5G技术设置未来智能影像,助力精彩纷呈的城市灯光节。这里将成为珠江上新的活力目的地。
施工方中铁广州局集团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大桥汇集了科技桥、时代桥、民心桥的特征,展示当代桥梁建设最高水准。 用绣花功夫,雕刻技艺,精雕细琢,既注重主体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更注重桥梁工程的外观、线条、色泽等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该项目把美丽的蓝图变为现实,把设计理念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
多个国家级的城市地标出现在夜幕中,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国家建设与时代发展。军民同心、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决心。
夜空中出现巨幅的医护人员画像。
五羊护穗,红棉纷飞,夜空中,无人机组成的巨幅画面“向奋战在疫情防空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将采用错峰限时限流管控模式,出行前请先预约
为确保通行的安全有序,南都记者从城投集团广州塔公司了解到,海心桥将参照旅游景区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实施预约、错峰、限时、限流、限量管控模式,每天7:00-23:00对外开放,原则上1小时为一个时段,每时段最大承载量为2500人。为方便大家的出行,市民可通过人行桥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
25日晚,广州大桥上,不少路过的市民驻足观看无人机表演。
珠江游船缓缓驶过。
目前,在大桥刚开通阶段实施安检,落实亮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为保持桥上良好通行秩序,请市民和游客自觉遵守人行桥管理规定,人行桥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不得携带犬只、攀爬翻越、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并按照现场安保人员指引有序通行。如遇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将临时对大桥进行关闭。
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海心桥也处处凸显服务市民、方便市民的设计方向,扶手的宽度让市民可以舒服地凭栏眺望。它是广州首个以智慧桥梁理念设计的人行桥,采用智慧手段进行人流实时监控,以先进的视像识别技术,对现场人流进行科学调度、合理安排。扫一下桥上的二维码,可以提供旅游信息、智慧导览以及科普教育等服务。
为及时了解广大群众对海心桥管理的意见建议,市民可通过热线电话(020-89338247)、电子邮箱(haixinqiao@cantontower.com)及人行桥微信公众号进行反馈,共同优化人行桥运营管理模式和措施,让海心桥真正成为“人民的桥”。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图片:南都记者:高永佳 陈辉 陈冲 吴泽嘉 黎湛均 谭伟山 徐杰
视频:南都记者 徐杰 李孟麟 实习生 阮增豪
编辑:郑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