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颁“七一勋章”的痕检神探崔道植:六十载经手物证超七千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6-29 13:00

据新华社报道,6月29日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此次共有29位功勋党员获此殊荣。南都记者注意到,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位列其中。

从警六十余载,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超过7000件,经手案件无一差错。如今,87岁的崔道植依然奋战在痕迹鉴定前线。崔道植的长子崔成滨告诉南都记者,老爷子身体健康,这些年一直在工作。崔道植说,“只要组织有需要,随时听从召唤。”

WX20210629-112232.png

痕检神探: 60余年刑侦生涯屡立奇功

6月29日9时许,“七一勋章”获得者抵达人民大会堂。央视直播画面显示,踏上红毯时,87岁的崔道植面容清癯,满头鹤发,腰杆笔直,走路带风。

1934年6月17日,崔道植出生在吉林省梅河口一个贫困的朝鲜族家庭。他4岁丧父、6岁丧母,小学、初中都是靠村政府的助学金念完的。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崔道植原本被保送高中,却因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中断。

1951年,17岁的崔道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12月入党;1955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为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也是当时黑龙江省公安厅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

崔道植此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那段时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刑事科学技术和相关医学、数学、逻辑知识,不断夯实业务基础,丰富专业能力。“当时,我一个人负责全省刑事案件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检验,工作量大,必须要有责任心,认真细致负责,另外在技术方面也要与时俱进。”

WX20210629-113056.png

年轻时,进行枪弹痕迹射击实验的崔道植。

从1955年从警至今,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超过了7000件,经他亲自办理的重特大案件中的痕迹或疑难痕迹检验鉴定1200余起,无一差错。

翻看他的工作笔记,仿佛在浏览一部共和国刑侦要案大事记:张君、李泽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郑州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凭借对蛛丝马迹的勘察分析,崔道植一次次拨开案情的迷雾,撕下犯罪分子的画皮。

“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特殊痕迹……从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中,就能判断出嫌疑人的性别、身高、年龄等信息。”崔道植告诉南都记者,“老实说,这份工作是比较辛苦,也很枯燥,但我很喜欢。在那么杂乱复杂的现场,经过艰苦努力,发现一枚指纹或一个足迹,就会非常高兴。如果侦查部门再给我送来比对的样本,用这个东西破了案,真的起了作用,那不就更高兴了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有‘成就感’。所以有时我也真是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算。”

填补空白:花甲之年仍攻破多项技术难题

2019年6月,南都记者曾前往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间老年公寓,拜访崔道植。

那间43平方米的起居室并无太多家具和装饰,一张餐桌,就是办公桌,一旁的显微镜,随时待命。电视柜隔挡里则塞满了书籍材料,在《枪弹痕迹学》《刑事图像技术》《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工作手册》等痕迹检验相关工具书中,一本厚厚的《PPT宝典》格外显眼。

WX20210629-113236.png

几年前搬进哈尔滨一间老年公寓居住时,崔道植带上了他的痕迹鉴定设备。

当时,崔道植告诉南都记者,除了做痕迹鉴定,他每天都在整理资料,将他参与侦办过的刑事案件现场资料和经典案例做成PPT,想留给年轻一代刑事技术人员做参考。

6月28日晚,崔道植的长子崔成滨告诉南都记者,这份凝结了父亲数十年心血的PPT,已经完成了。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间,除了奋战在痕迹鉴定前线、侦破疑难案件,崔道植还将大量精力用于攻破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从未停止过对新知的吸收和对新技术的探索,包括痕迹图像处理系统、弹头膛线自动识别系统等在内,他填补了国内刑侦技术的多项空白。

60岁那年,为了解决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工作中遇到的痕迹反差不强、细小痕迹不能进行测角测距等定量检验问题,崔道植决定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为此,他自学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连续多日住在实验室。历经两年,终于完成。

62岁那年,为了研究膛线痕迹提取技术,崔道植奔波访问国内7所高等学府和3所精密仪器研究所;为研制一种高精度制模片,他亲自跑遍国内三大铝厂和铝箔片厂;为研制理想的弹痕展平装置,他先后设计4种模型图,亲自到4个机械加工厂制作。历经5年苦心研究,他终于发明了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技术,用它复制出来的膛线痕迹,既清晰又稳定,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在全国13个省市39家单位推广应用。

WX20210629-113432.png

年过八旬,崔道植仍奋战在痕迹鉴定前线。

退而不休:87岁继续奋战痕迹鉴定前线

无论是现场勘验、还是学术科研,崔道植始终事必躬亲、一丝不苟,无论多基础琐碎的事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慢慢做,“说句实话,还是自己做放心,别人做的可能达不到我的要求。”他笑言。

从警六十余载,作为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1992年,崔道植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证书;2006年,再获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当时,他因此获得40万奖金,却全部用于给黑龙江省公安厅、哈尔滨市公安局添置鉴定设备,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鉴定器材并捐助兄弟省市公安机关。

IMG_7762.JPG

6月29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抵达人民大会堂。

如今,崔道植又获授“七一勋章”——这份党内最高荣誉,旨在表彰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党员

退而不休的二十余年里,崔道植始终保持着陀螺般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事必躬亲,不舍昼夜。1999年,崔道植刚刚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就被公安部聘为首批特邀刑侦专家。此后,他每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各种疑难案件现场,甚至比退休前还要忙碌。

崔道植的长子崔成滨告诉南都记者,老爷子身体健康,这些年一直在工作。尽管已87岁高龄,崔道植仍不断接收公安部及全国各地传来的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样本和检材,鉴定完毕再通过网络传回办案单位。

WX20210629-112157.png

6月29日,崔道植获授“七一勋章”。

“在过去,只要有刑事案件发生,我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必须认真细致严密地对现场所有可能留下痕迹的地方进行勘察,绝不能有任何遗漏。现在是信息时代,样本和检材都能通过图像传输比对,不管是公安部还是各省遇到的难题,只要有需要,我都帮忙看看,能做就做一些。”崔道植说。

从少年到白头,拳拳之心,从未改变。

崔道植告诉南都记者,“我现在身体健康,手脚利索,只要组织有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

采写:南都记者 刘苗

编辑:刘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点赞中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