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少年》、《星浪》、《鱼水情深》、《岸湾七街的故事》……南都“最潮中国观 看我圳少年”主题活动中,百名学生合唱演绎的歌曲,在网络刷屏,昂扬向上、青春朝气的“圳少年”也集体“出圈”,跳动的音符是少年的信念,动人的歌词则是少年特别的“表白”,在展示中国少年风采的同时,“圳少年”也在用歌声祝福建党百年华诞。
深圳中学合唱团《少年》:
一晚上完成作词 用合唱向党致敬
“我就是鹏城特区少年,怀着扶摇的信念,梧桐山的凌云风烟,深圳湾的水面柔情蔓延”,近日,一首经深圳中学金钟少年合唱团演绎的改编版《少年》,刷屏了许多深圳人的朋友圈,歌词和旋律也感染了众多深圳人。自6月25日发布至今,仅南都“深圳大件事”视频号点赞热度就高达10万,深圳学霸改编、青春少年演唱等元素深深吸引着深圳乃至全国的网友。
实际上,这支“深中版”的《少年》,背后还有不少的故事与亮点。这首合唱歌曲是合唱团的学生用一个晚上完成作词编曲,虽然任务紧急,但同学们一点都没有懈怠。负责改编这首歌曲的,是深圳中学廖梓含、陈冠宇两位同学,廖梓含透露,自己填词时围绕“初心不变”的框架,并在歌词中融入了自身所学的党史知识。
开曲一句“烟雨南湖,红船缓缓驶出”,勾勒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的历史画面,一句“凤凰树下少年书声琅琅,春天故事历久弥香”,又生动展现出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繁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程。
纯人声演绎,是“深中版”《少年》的一大亮点。没有采用乐器伴奏,而运用了阿卡贝拉人声唱法,合唱团里有学生负责唱歌,有学生负责和声。而根据相关老师透露,这首歌整体排练不超过五次,演唱录音也只是用手机在学校礼堂录的“一次过”。虽然没有到专业录音室录制,但最后仍呈现出了良好效果,展现了深圳学子的风采。
作为深中合唱团的指挥,刘梅在看到《少年》的成片后惊叹不已,“传播很广,这是意料之外的,我觉得很惊喜。”刘梅表示,最开始在做视频的时候其实条件是比较简陋的,“我当时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影响力,看了成片之后觉得很激动,觉得很好看而且超乎我想象。拍的时候我还担心,但是剪辑之后的视听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刘梅看来,这次活动其实也是带领鹏城青少年用合唱的形式来向党致敬,孩子们用发自内心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认同和致敬。“在排练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同时也能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深圳外国语学校合唱团《星浪》:
反复打磨终成曲调 呈现新时代“后浪”风采
从2006年开始,每年高考前,深圳外国语学校都会为高三的同学开展“祝福启航”活动并原创一首歌曲,今年也不例外。梧桐山下泛深外《星浪》,海港风声卷年少梦想,但今年这首歌并不只是写给深外学子。“《星浪》这个名字是我们几个主创一起定的,也考虑过‘启航’‘筑梦’一类的,最后选择了《星浪》是因为,星是繁星,浪是浪潮。毕业的我们就像满天繁星落满江潮,我们是新时代的后浪,携着明星启程,飞向灿烂美好的前方”,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赵菲洋介绍。
作为深圳外国语学校两大音乐社团之一UR音乐社的社长、心航合唱团部长,魏依曼担纲起了《星浪》作曲的任务,并找到了赵菲洋作词,二人同为心航合唱团成员,也是UR音乐社阿卡贝拉团的队员。魏依曼介绍,最终成型的歌曲灵感,来自于深外锦鲤池里的鱼。创作过程中,始终难寻突破口的魏依曼,受到了这些在水波里轻快畅游的鱼儿启发,定下了《星浪》欢快青春的曲调。
《星浪》作词人赵菲洋是团内“知名”文学少年,时常会帮社团、活动写介绍词、主持稿等等,赵菲洋在写词的过程中,也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和打磨,加入了许多校园的元素:“我们学校在海港边、梧桐山脚下,所以是‘海岛风声’。我记得夏天回寝室的时候会遇到小雨,抬头还能看见天上的繁星点点。阳光透进琴房,食堂门口开着凤凰花……”
杨鹏川是深外BF口部极限社的社长,自小接触rap,也有过不少表演经历,在接到邀约后他很快就完成了rap词的部分。然而在最后确认版本的前一天,由于伴奏的改动,老师提出让他小改,追求完美的他听完后选择了大改,由于时间紧迫,他抓住从家到学校一个小时的坐地铁时间,改出了作品初型,也正是对完美的追求,才让《星浪》最终得以圆满呈现。
深圳高级中学《鱼水情深》:
四大校区师生共同完成作曲演奏 用歌曲唱出百年辉煌征程
“风雨如磐,无法割断,峥嵘岁月共济和衷”,这句极有感染力的歌词,来自深圳高级中学致敬建党百年特别原创歌曲《鱼水情深》。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高级中学两大合唱团就倾情领唱了原创歌曲《诉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节点,深圳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又用歌声献上祝福和致敬。
《鱼水情深》MV片长4分多钟,作曲、演唱、伴奏、演出均由深高四大校区师生完成。深圳高级中学交响乐团指挥张若迪介绍,这条MV的拍摄也受到2019年拍摄的《诉说》的影响,“音乐创作与文学、美术创作不太一样,是一项立体工程,主旋律写出来可能还看不出效果,要通过演奏才会呈现出来,因此音乐创作是一个耗费时间比较长的过程,这个作品从创作主题到管弦乐的完成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艺术向来都是深高的强项,《鱼水情深》从作曲到演奏、演唱,全部是由学校自己的老师来完成。歌曲MV不仅展示了深高交响乐团的演奏画面,更拍摄了校园大小角落的学习生活,也记录了深圳高级中学党史学习教育的素材内容,交响乐演奏激昂振奋,女声独唱大气磅礴,一首《鱼水情深》,展现了党建引领下深圳名校的独特风范。
张若迪介绍,交响乐团的学生们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就练好了这首歌,“交响乐团的孩子们水平都是不错的,而且交响乐作为伴奏能塑造的形象也很丰富、很丰满。”
据悉,深圳市高级中学交响乐团创建于1998年9月10日,是深圳市第一支中学生交响乐团,创始人张若迪也是深圳本土作曲家、指挥家。作为深高的“招牌社团”之一,交响乐团在国内乃至国际的音乐比赛上都曾斩获奖项。
深圳南外(集团)高级中学:
从百年党史汲取灵感 写就《岸湾七街的故事》
此前,有一份高中教师拟聘名单“火”遍全网,这份名单中的20人都是硕士学历,其中有19人毕业于清华和北大,另外一人则来自北师大,这份拟聘名单出处就是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学校现在的高一(2)班班主任庞宇就在这份名单之中,《岸湾七街的故事》也是正是他带的高一(2)班的班歌。
这是一首足以让庞宇骄傲很长时间的歌曲。曲子来自班里的学生谢鹏,歌词则由全班同学一起创作,“这首歌凝聚了大家的智慧,非常青春,非常阳光,展现了现在高中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庞宇说。
从歌词看,这是一首记录高中生活的歌曲。歌词中的意象全都来自南外高级中学同学们的日常。歌词里的高中生活,有背诵了一遍又一遍的古诗和单词,有让人头疼不知如何增减的函数图像,有每次上课前都让人期盼的同学精彩的讲演。南外高级中学的地址在深圳市南山区岸湾七街,同学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此,这首歌曲就有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名字——《岸湾七街的故事》。
谢鹏是这首歌的作曲者,热爱唱歌和弹吉他的他,也是第一次尝试作曲。“班里的氛围特别好。有一天,脑子里忽然就有了段旋律,我就把它写了下来。”谢鹏说,后来借着学校高一年级班歌比赛的契机,在专业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了这首歌的曲子。来回修改几次,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这首歌终于定型。谢鹏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一(2)班全体同学在创作歌词时,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了灵感。
庞宇介绍,歌词里有“坚定向前”“携手奋战”这样的字眼,正是从党史汲取的灵感。谢鹏也说,回望党的历史,百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会坚持去做好,正如在歌里写到‘仰望满天星河,光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上的星,都努力绽放着自己的光,我们党我们祖国就会更加璀璨。”
本期统筹:徐全盛 吴灵珊
采写:袁冰清 南都记者 张馨怡 颜鹏 吴灵珊 见习记者 覃仕林
编辑:李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最潮中国观,看我圳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