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闻荐读
(6月28日-7月4日)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蒋小天 吴斌 程姝雯 王凡 见习记者 宋凌燕 实习生 周怀阳 编辑:潘珊菊 梁建忠
年纪最长者今年已101岁,年纪最小的两位是已牺牲的“85后”党员。6月29日上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获得者名单正式公布,29位平均年龄85岁的功勋党员获此殊荣,其中4位是百岁老人。
“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中国肺移植第一人辛育龄、神探崔道植、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治沙英雄石光银、“当代愚公”黄大发等29人获授“七一勋章”。南都记者多渠道采访到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友,记录“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起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最高荣誉体系,首次“七一勋章”的颁授,也意味着我国五大最高荣誉已颁发。
采写:南都记者 程姝雯 潘珊菊 王凡 吴单 梁建忠 实习生 周怀阳 产品:王思逸 吴俊泽 丁淳浩
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到如今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风华正茂。这100位共产党员,带我们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莫倩如 实习生 张婷 编辑:莫倩如
“七一”庆典当天,红鹰飞行表演队驾驶10架教8飞机作为空中梯队压轴登场,大雁队形拉出红、黄、蓝10道彩烟,在天安门上空绘“彩带”。红黄蓝三色彩烟在百年大庆中展示有何新意?
值得关注的是,歼20以15机同框,组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5架,数量是2019年国庆天安门阅兵的3倍。如何看待歼20大规模编队飞行?如何评价建党百年空军装备的跨域式发展?原北京军区空军装备部副部长刘飞保和原解放军总参谋部退役上校岳刚独家解读:歼20大规模编队飞行,中国已跨过战略空军门槛。
采写:南都记者 王森 宋承翰 编辑:王森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在看到地标“鸟巢”后,很快就会见到另一处宏伟的建筑,新近开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七一建党百年庆典活动前夕,南都记者探访党史展览馆。馆内展出了多件与党的百年征程相关的文物实物。0001号革命文物为何是一具绞刑架?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背后有何故事......在被喻为“立体党史书”的党史展览馆里,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带观众回到了历史现场。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娅宁 记者 马嘉璐 编辑:蒋琳
6月30日,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一条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第一——AI修复让李大钊陈延年们露出微笑。在这个视频片段里,李大钊、陈延年、向警予、董存瑞……这些为党的事业牺牲的革命先烈露出笑容,让网友们感慨不已。
通过AI技术,让革命先辈们从史料中走出来,和观众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微笑示意,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这段影像的创作背后有怎样的故事?除了革命先烈,AI修复技术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哪些历史?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这段AI修复革命先烈影像的创作者胡文谷。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娅宁 实习生 李梦涵 编辑:蒋琳
7月3日,#人脸识别一定要穿上衣服#词条火上热搜。有博主称,人们使用App人脸识别功能时,摄像头拍到的区域会全部被上传,并可能被后台的工作人员看到。而很多用户误以为人脸识别系统只会将人脸的部分上传,于是,他们可能在趴在被子里时、洗澡、和另一半拥抱时做人脸识别,殊不知,人脸以外的部分也被摄像头记录下来,被别人看到。
对此,一位人脸识别技术公司的人士告诉南都记者,企业后台人员能看到人脸识别图像,这可能涉嫌违规。他透露,现在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的大企业和头部企业都采用隐私计算技术,一般只给客户提供脱敏特征码用于比对,不会把图像传到后台。
也有专家提醒,人脸识别上传的图像不只是人脸部分,而是摄像头能拍到的全部区域,这应该成为常识。要避免这样的尴尬,公众需要提高对隐私泄露风险的认知。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