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雅马哈鱼档》如何诞生?作家章以武畅谈文学创作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7-05 20:01

日前,“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第一期在广州黄埔书院启动。活动邀请了著名作家、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章以武先生作为主讲嘉宾,通过视频直播分享“文学创作烟火味”。

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广州黄埔书院承办。

WechatIMG2637.jpeg

活动分享中,章以武指出,形象地反映生活是文学的根本特征,既然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必须来自生活,必须有生活的烟火味。他从自己创作电影剧本《雅马哈鱼档》、电视连续剧《情暖珠江》、中短篇小说集《朱砂痣》等的过程展开分享。

他谈到,文学的创作一定要有一对爱的眼睛。作家必须有生活的激情,对生活非常热爱,只有热爱了才会发现生活的美,才能表现生活的美。很多年轻朋友不解,为什么作家到生活里体验一段时间就能写出文学作品,而他们长期在企业、工厂、街道,却没什么可写?

章以武说文学创作是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人生的阅历、文化的素养、天赋的基因、个人的热爱,都极为重要。而且,需要有一对爱的眼睛,才会发现不足,思考生活的最闪光点和大美的东西。

章以武结合自己创作《雅马哈鱼档》谈起,“80年代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翻开新的历史一页。那时广州率先开放4个市场,成千上万的青年成为个体户,民营经济市场一片繁荣,社会百姓非常高兴和拥护。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可以写,只是灵感和切口未找到。直到有次在街上偶遇自己一位曾经手脚并不怎么干净有前科的学生,非要请我打的去东方宾馆喝茶。”

去东方宾馆喝茶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原来,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好,这学生已是卖鱼的个体户,劳动致富,终于活得有尊严有地位。这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后来,他又听到卖鱼档口的小青年非常自信、自豪地说,木箱子是装钱的,政府保护劳动所得,谁敢动他们赚来的钱,谁就蹲班房。

章以武表示,这两件事触发了我脑海中生活的积累,不断地碰撞、发酵,终于写成5000字的短篇小说,随后写成获得“花城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再后来被电影制片厂看中,觉得是反映改革开放新生事物的好故事,又写成电影剧本,《雅马哈鱼档》就这样诞生了。

他总结道,文学创作,是一个人在书房一杯茶,是抽支烟冥思苦想,是一个人的上天入地、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一个人的张灯结彩。但背后,是一个作家心向上脚向下的巨大工程。心向上,是对大时代脉搏跳动,对大时代历史性巨变,对大时代中人生存状态和价值观的变化,作家要十分敏锐地去感知。作家必须是很灵动的人,必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能是黑夜里的黑牛,眼前一片黑,懵懵懂懂。

据了解,“大师艺术课”系列公益分享活动将至少开展10期,邀请文化艺术名家作为分享嘉宾,包括作家、书法美术家、声乐歌唱家、戏曲艺术家、话剧艺术家、全国金话筒主持人、动漫艺术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等。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编辑:许晓蕾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