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带动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人社部近日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围绕健全“技能中国”政策制度体系和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像鲁班这样青史留名的能工巧匠,留下了赵州桥、故宫等光耀世界的工程奇迹。在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中国新名片的今天,在生产制造一线,同样有一批从事着火箭“心脏”焊接、深海载人潜水器组装等高精密度工作的技术工人。
“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正如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所说,目前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技能人才为何出现短缺?根本原因还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一方面,受社会环境、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技术工人在薪酬、职称和待遇方面很容易碰到天花板,从而使技术工人的岗位在青年人中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国工匠,已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要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对于高技能领军人才,意见更明确提出加强服务保障,提高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
从那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相关利好消息不断。本次出台的实施方案的亮点在于,制订了可量化的指标,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同时方案也确定了富有操作性的措施,“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每一条都对应着过去技术工人所感受的痛点。
利好政策出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位。前不久,新华社披露,7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拥有23项国家专利的“大国工匠”鹿新弟,按照相关政策可以破格申报正高职称,结果却在申报时被所在企业卡住了,企业的理由居然是“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高级工程师,你评上了,怕别人有想法”。记者深入调查时更发现,鹿新弟的遭遇并非个例。
看来,在出台利好政策之后,还要努力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贯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破除观念偏见,也往往牵涉到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7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浙江一位从事焊接工作30年、身为浙江首席技师和全国技术操作能手的老焊工,刚刚成为浙江省工程技术领域首位获评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显然,一系列改革正在产生实效。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工人的职业前景越来越看好,一定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从中脱颖而出。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