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书写蓬勃志,少年篇章竞风流。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从2021年开始推出季度及年度“妙笔少年”评选。经过一线教学名师、南都采编人员评审,选出热爱写作并有写作潜力的“妙笔少年”进行鼓励,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以此带动更多青少年热爱并参与写作。
现在,第二季度“妙笔少年”来啦!
如何克服写作焦虑,如何让文章脱离“大众脸”的困局,如何写好“口述史”,小作家们写出了自己的心得。
我对立意的升华,有一种莫名的执着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魏琳
魏琳生活照
非常荣幸能够可以借此机会发表薄见。
疫情下的高考是一个非常大众的题材,对此主题,想必全广州市的学生都有所感触。而提到这次高考,相信许多同学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都是封校、核酸检测还有在高考上奋笔疾书的场面等。
但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次高考,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而我对于生活中一些别人或许不在意的小细节有一点莫名的“矫情”,比如高考前连续一周的大雨。而高考前去校医室又是我独特的经历,也为我写这篇文章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和素材。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选材方面可以选一些别人或许忽视的细节和自己深有感触的独特经历,从而脱离文章“大众脸”的困局。
其次是文章中倾注的情感。我本身是一个比较“多愁善感”的人,所以有时会有一些泛滥的感情。我在作文中写的这几件事都是我深有感触的,我确实为考前的失眠而苦恼过,确实为素不相识的医生和护士的关怀而感动过。在写作时,我会再把这些记忆的片段抽取出来反复酝酿,回忆当时的情感,再加上现下的感触,感情便会更加真切。这似乎有点像你有时生了气憋在心里,一直想一直想,然后越想越气一样。
最后一些感触,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归类,索性全部堆在这里。我也看了许多同学的优秀作文,发现他们大多是集中描述高考前前一周或高考考场上的经历。而对于我来说,高考是贯穿我整个高三甚至整个高中三年的主题,我的一些感触,包括遇到那篇我高三的精神支柱《急管繁弦》而产生的思考,都是在一轮或二轮复习过程中生发的,高考只是这些情感一个喷薄的出口而已。所以我想,我们写作时是否能够打破时间的局限,在有限的素材中放入时间跨度更长的思考。
另外,我对立意的升华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我想,高考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改变人生轨迹的考试,高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的成长与成熟,这是我在备考时、考试中、高考后都一直坚信的。所以我在写作中都一直有意地体现这一主题,体现我对高考对于我人生的价值的思考。另外这次疫情中的高考与普通的高考所不同的是,疫情中广州市民用爱为考生筑起坚实的屏障,作为考生,我也能更加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这些经历也使我对高考的体悟由小我生发到大我,激励我去温暖和回馈社会。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整理: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吴欣宇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寻找南都“妙笔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