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广州市教育系统组织专家和教师对今年广州中考的各科试题进行分析,会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许桂清在分析中考物理试题时提到,今年广州中考物理考试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以真实情景为载体,体现学以致用;关注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教材素材的利用;重视科学探究和逻辑推理。他还表示,试题重视对考生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倡导学生学以致用,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真实情景为载体,倡导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全卷有一半的试题(9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的成果,设计真实的“生活生产实际情景”或以真实情景为原型的“学习探索情境”,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第1题的太阳能汽车、第11题的塔式光热电站、第4题的静电喷漆、第9题的阳台灯电路、第3题的击鼓、第5题的沙滩散步、第12题的跷跷板、第13题的商场扶梯、第16题的吊塔运送货物等,都是生产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涉及丰富的物理知识。通过这些素材,再现学科理论生产的场景和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引导教学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个体必须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能够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各种知识组合。试题通过文字、图表、图像、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在不同呈现方式下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第6题的机械参数饼状图、第15题的液体温度变化图线、第17题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图表、第18题的思维观点表达,都需要学生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并借助文字、图表、绘图等方式表达思维。
重视教材素材的利用、科学探究和逻辑推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确定了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教材则是呈现课程理念、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贯穿于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试题超过三分之一的素材源于教材的实验、插图及习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物理基本概念。第1题的太阳能汽车、第3题的击鼓发声、第8题磁场对导体的作用力、第9题的家庭电路、第11题的塔式光热电站、第11题的跷跷板均包含了来自教材的情境素材。此类题目旨在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引导教学回归课本,让教师和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和制作模型等。通过基本技能去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能够初步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计算与推演思维方法等来组织与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试题重视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已学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做出相应的推理、应用。第9题家庭电路的判断、第10题小球漂浮或悬浮情况的判断、第17题的假设判断等,需要学生进行建模推演。“学生若能在试题与生活实践应用之间发生联想,理解其中的原理,便是一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其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邹燕平
编辑:刘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广州新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