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心 记者何思敏 2020年7月,得知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需要支教老师,来自光明区马山头学校的老师王传俊主动申请报名,尽管已经48岁了,王传俊仍然义无反顾前往乡村支教一年。他的解释是“越是落后山区,越需要科创教育,用现代科技点燃这些孩子的梦想,可能会让他们的人生截然不同,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牵线搭桥,推动两校资源共享
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支教学校的状况依然让习惯了深圳生活的王传俊老师感到震惊——学校建在山脚下,周边都是农田和野地,离市区接近两小时的车程;全校24个班只有24个老师,每个老师要负责一个班所有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除了体育大课间,没有任何课外活动。王传俊坦言,当时感受到了支教的责任感和重要意义。
另外,针对支教学校教育设施短缺、落后的情况,马山头学校捐赠了一部分教学、办公设备和学生文具,帮助王传俊开展工作。在光明区民进会的协调帮助下,光明区慈善会为支教学校捐款五万元。同时两校的教学资源共享,2020年9月,航天员潘占春莅临马山头学校,陂头镇中心小学也通过在线的方式观看直播。马山头学校作为"广东省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深圳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在科创教育、劳动教育方面与支教学校深度合作。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校科研水平提升
支教一年来,针对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校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王传俊从身边的资源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出色效果。数学课重点突破低年级学生较为薄弱的计算能力,他手工制作很多4*5平方厘米见方的小纸片,零散给学生出一两个题目,从而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校每次考试,他的班级都名列前茅。科学课他带领学生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去制作教具,学生参加科创比赛获得市一等奖1项,县一等奖2项;指导同事改进现有的实验器材,参加连平县教具制作比赛获得二等奖2项。都创下了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除此之外,为提高支教学校的科研水平,王传俊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他创建了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王传俊工作室(连平站),吸引部分同事和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同时,为系统培养创新团队的科创素养,王传俊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讲座、示范课、现场活动,并自费为团队购买器材,为优秀成员提供奖学金。带领他们不断外出参赛,提升专业水准。为了推动支教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解决老师职业发展的瓶颈,王传俊积极推动学校的课题建设和教育交流。为支教学校申请省级课题1项,指导多位同事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培养多名年轻教师夺得市、县业务比赛奖项。
个人简介:
王传俊: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光明区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光明区马山头学校科研处副主任。2020-2021学年,受光明区教育局派遣,前往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支教。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