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检察建议不能“一提了之”,必须跟进监督确保落实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07-14 11:22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7月14日,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办案规则》对规范检察建议后续工作要求。规定“提出检察建议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跟进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WechatIMG2699.jpeg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表示,检察建议而不能一提了之,必须跟进监督,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落实,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胡卫列介绍,检察机关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自我纠错,是中国检察公益诉讼的鲜明特色,在公益诉讼办案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51260件,其中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7573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9.4%。

胡卫列称,《办案规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检察建议进行规范:一是规范了检察建议的提出条件、决定程序和备案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报检察长决定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并于《检察建议书》送达之日起五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是规范《检察建议书》的内容。规定应当包括8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应当与可能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请求相衔接。实际上要求检察建议的指向要具体、明确,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可诉性。

三是规范《检察建议书》的送达方式。明确了送达的时间、方式,并规定检察机关可以采取宣告方式送达,必要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以增强检察建议的透明度和刚性。四川、重庆、陕西等多地检察机关制定了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的办法。重庆市检察院贺恒扬检察长在一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亲自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湖北省云梦县人民政府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上安排专项议程,由检察机关向有关乡镇、开发区及行政机关送达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保障了整治工作形成合力。

四是规范检察建议后续工作要求。规定“提出检察建议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跟进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而不能一提了之,必须跟进监督,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落实,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编辑:程姝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