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规范电动车管理,正视需求监管效率会更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1-07-15 06:02

800x800_5f9180b8bcb19.png

南方有治慧,治理无难题

今日聚焦:广州市公安局

南都评语:广州市此次显然循着同样的逻辑,推出了有周详考虑的快递、外卖行业专属措施,并为有电动车使用习惯的市民提供了过渡性管理措施,正视需求与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

7月13日,广州交警发布《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通行通告》)以及《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登记通告》),广州市将调整电动车限行范围,从全市禁入改为禁入中心区部分区域,并对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至于快递、外卖电动车,拟以企业名义登记,仅限配送用途,加强规范管理。

当下,外卖、快递行业相当发达,如果完全禁止电动车在市中心区域行驶,这两个行业或将瘫痪,也会为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部分市民尤其是中心区域、老城区的市民,有使用电动车的习惯,而且在限行规定出台前亦已购买了电动车。对于这部分市民,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逐渐过渡。南都民调中心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组今年4月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中心城区也有近半受访者表示更习惯用电动自行车。

电动车的社会需求是现实存在的,“一刀切”禁止中心区域所有电动车的行驶,不能减少存量电动车的使用,反而会因为监管缺失而增加电动车相关问题发生的可能。

这类问题宜疏不宜堵,广州市此次显然循着同样的逻辑,推出了有周详考虑的快递、外卖行业专属措施,并为有电动车使用习惯的市民提供了过渡性管理措施,正视需求与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

对于快递、外卖行业的网约配送电动车的使用和管理,广州拟采取的措施是,以企业名义登记,登记后方可在调整后的限行区域内上路行驶,且仅限配送用途。这样既可满足该行业的配送需求,又能大幅提升对网约配送电动车的管理。

此前,由于配送时间紧张且部分电动车没有上牌,大量外卖骑手与快递配送员违规占道或行驶,冲红灯、逆行、在人行道上与人争道、在小区内高速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引发车祸伤人事故后,对电动车主难以追责。如果电动车登记在企业名下,且有对应的员工为使用者,责任到人,就能大幅提升监管效率,企业作为责任方也会加强对旗下员工的规范管理。

市民的电动车使用需求也得到了正视。一方面,将限行区域从全市缩窄为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并对限行区域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广州交警透露,过渡期内可考虑让电动自行车在“除主干道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严管路段以外的路段”临时通行,这一政策十分人性化。

另一方面,以完善非机动车注册登记来加强监管,广州将提供“线上+线下+带牌销售”三种途径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市民可用身份证登记上牌。当车牌登记在个人名下,实现人车对应的时候,相信对于频频造成事故的违规充电等行为,可产生更强的约束与威慑效力。

当然,这些值得肯定的措施之外,必须考虑目前的非机动车道建设状况。眼下,非机动车道缺失问题突出,“断头路”、车道宽度不一、被挤占都是常见问题,导致人车争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道常有发生。是否全面建设非机动车道需要讨论,在目前机动车道缺失的状况下如何度过过渡期,也需要相应的办法。

385x693_5f91816f3ae94.jpg

编辑:何起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