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彭博社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抗疫韧性”(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的榜单,该榜单上,美国高居第一,中国只能排在第八。彭博社这份榜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遭多方质疑,连美国网友也看不下去——
“显然,对于彭博社来说,60多万已经死亡或即将死亡的美国人并不重要”
“美国在这个榜单上名列前茅,但彭博社的声誉和可信度却在世界媒体排行榜上一落千丈”
“这个排名是在开玩笑吗?你想用这种排名和报告来说服谁?共和党人?谁能帮忙核查一下这个排名的背景和来源?”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现,这份自2020年11月以来每月发布的“全球抗疫韧性”榜单,多次调整评价指标、修改规则,而美国排名也随之稳步上升。我们分析了彭博社这8期榜单的变化,从指标增减、权重修改等方面切入,看美国是怎样被一步步调成第一的。
伴随多次修改评价指标
美国抗疫排名一路爬高
2020年11月,彭博社推出一项名为“全球抗疫韧性榜”的评比榜单。当时,该榜单从10个指标综合评价53个经济体(疫情前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美元的53个经济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
2020年11月发布的首期榜单中,中国排名第8,美国排名第18。当期的指标包括:“上月每10万人中的确诊人数、上月死亡率、总计每百万人死亡数、阳性检测率、国民疫苗占有率、封锁严重程度、社会流动、经济增长预期、全民医疗、人类发展指数”这10项。
值得注意的是,“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被设定为疫苗订购量,这不得不让人将其与当时备受诟病的“疫苗利己主义”联系上。2020年下半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刊发一篇题为《发达国家囤积新冠疫苗而穷国却“望眼欲穿”》的文章,披露一旦相关疫苗获得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所囤积的新冠疫苗数量,将会超过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
2020年11月榜单结果,蓝色为表现较优指标,橙色为表现较差指标。颜色越深、程度越深。
得益于疫苗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2020年11月时,该榜单“国民疫苗占有率”指标,中国数值为5,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并列第一,这一指标无法撼动中国的地位。
到了2020年12月榜单,这个指标数据采集方式悄然改变,中国指标数值为76.6%,在该指标的单项排名,跌至53个经济体的下游,总体排名随之下降。而单月新增481例新冠病例的加拿大,因为高达500%人口的疫苗囤货比例,总排名攀升两位。
2020年12月榜单结果。
2020年12月27日,随着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900万例,美国抗疫能力受到质疑。在彭博社当月“全球抗疫韧性榜”中,美国排名有所下落。
然而进入2021年,美国开始了它的“完美逆袭”之旅。2021年1月,“全球抗疫韧性榜”新增指标“doses given per 100”(每100人的疫苗施打比例),一些人口较少而疫苗接种比例较高的经济体涌到了前列。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该指标一直表现不如人意。而尽管死亡率、新增病例数等疫情现状欠佳,但在这个指标的力撑下,美国排名悄然上升。
2021年3月,“全球抗疫韧性榜”再度修改指标,包括删除指标“国民疫苗占有率”,“每100人的疫苗施打比例”变换为更加有利于美国的“国民疫苗接种率”,当期榜单,美国排名继续上升,至21位。
到了2021年4月,彭博社统计数据中,美国“国民疫苗接种率”超过35%,在该指标助推下,加之新增病例的下降,美国排名跃升至17位,中国却前所未有地跌出前十。
按照彭博社的数据,中国疫苗接种率从2021年3月的2.7%上升至6月的超过40%,就在中国排名可能大幅上升之际,6月的最新一期榜单,为美国量身新增了“重启进展”(Reopening Progress,或称重新开放度)评估维度,新增“航班运力变化”“接种疫苗后国际航线数量”两个指标,就此,美国排名第一,荣获“全球第一抗疫大国”的“殊荣”。
调权重弱化劣势
直接把美国送上抗疫第一
让我们来看一下“重启进展”这一评估维度。其包含了“国民疫苗接种率”“封锁严重程度”“疫情后航班运力变化”和“接种疫苗后国际航线数量”四个指标。也就是在这个维度中,美国表现“异常勇猛”,多项指标评价结果位于53个经济体的前十,完全掩盖了美国疫情现状(Covid Status)的各种不尽如人意。
根据彭博社的说明,每期“全球抗疫韧性”榜单各指标“权重均等”(equally weighted),即首期榜单10个指标,每指标权重均为10%;最新一期随着指标数量增加至12个,每指标权重压减至8.33%。
这样的权重调整有什么好处?疫情现状评估维度被弱化了,上月新增病例、死亡率以及总计每百万人死亡数以及阳性检测率4个指标,合计权重从40%压缩至33.3%,这些指标正是美国的劣势所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封锁严重程度”(lockdown severity)这个指标竟为负向指标,即疫情期间实行封锁政策越严格,得分越高,排名反而越低。这也是中国在最新榜单中排名最低的一项指标,仅位于53个国家和地区的第49位,而美国位于第7位。实际上,严格执行封锁和出入境防疫管理政策已被认同为有效的抗疫政策,多方认为,“彭博社将指标视为负面因素,显然是不符合事实、不尊重科学之举。”
不难发现,这一连串修改评估规则的操作,目的性相当明确:通过新增对美国有利的指标,以及压减新增病例数、死亡率等美国不如人意的指标权重,一步一步把美国推送到榜单第一位。从指标体系设计来看,这份榜单既不严谨,也不科学客观。
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话来说,“我想世界民众只能表示‘呵呵’了,姑且把它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凌慧珊 李润泽子
制图:何欣 陈志芳
数据来源:公开新闻报道
编辑:凌慧珊,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