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18日起对公众开放。IC供图
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18日起对公众开放。该馆坐落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涵盖“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以及8K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星闻会客厅、望舒天文台、羲和太阳塔与星空探索营,全景展现宇宙浩瀚图景。在开馆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提供的由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球土壤样品,被封装在水晶球中,也正式入驻上海天文馆“征程”展区。
该馆涵盖“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IC供图
上海天文馆内展出的天和号核心舱等比例模型外景(7月17日摄)。
国家航天局提供的由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球土壤样品,被封装在水晶球中,也正式入驻上海天文馆“征程”展区。
7月17日,参观者在天和号核心舱等比例模型内参观。
7月18日,参观者在“家园”展区内一个展示太阳系主要结构和组成的模型装置旁观看。
7月18日,小朋友在一个模拟陨石撞击地面的互动装置前仔细观察。
7月18日,参观者在“宇宙”展区内一个展示宇宙膨胀理论的模型旁交流讨论。
7月18日,参观者走在“征程”展区内的一个空中通道上。
7月18日,参观者观看“征程”展区内展示的祝融号火星车模型。
7月18日,参观者走在天文馆内一个名为“朔弦晦望”的不锈钢艺术作品旁。
7月18日,参观者在“家园”展区内的月球知识展示板块内驻足观看。
7月18日,参观者在上海天文馆入口大厅内的傅科摆旁观察摆锤运行。
7月18日,参观者在“家园”展区内体验一个火星水源探索的互动光影装置。
7月17日拍摄的上海天文馆外景。
新华社发(除署名外)
编辑:段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观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