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心脏病患者便血不止,接受“重口味”治疗方式:粪菌移植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7-21 13:09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李榕 2021年7月20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揭牌成立,同步揭牌的还有中国幽门螺旋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CBDTM临床实践基地。这两个中心、一个基地都依托医院消化内科,通过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深圳市民提供肠道微生态、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全新的诊治模式,加速科研向临床转化。

WechatIMG1479.jpeg

整合多学科资源

打造肠道微生态疾病全新诊疗模式

市民陈女士因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后做了三个瓣膜的换瓣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因为长期生病,抵抗力差,术后出现多重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反复便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举行多学科大会诊。医生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很重口味的方法:粪菌移植紧急救治方案。

粪菌移植被称为特殊的“器官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从而实现治病救肠。

医生将菌液注入陈女士肠道内,第二天陈女士便血停止,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明显好转。历经两次粪菌移植,陈女士的肠道微生态得到重建,康复上了快车道。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是深圳市重点学科,2017年引进整合医学“三名工程”团队,2019年成立国内首个整合医学研究院和整合医学科,为复杂疾病的全面诊疗和学科间协作搭建了平台。近3年来,消化内科已完成粪菌移植术近200例次。

2021年初,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中华消化学会幽门螺杆菌及微生态学组副组长、珠江学者陈烨教授,在她的带领下,建起了肠道微生态实验室,并牵头建设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未来将打造成深圳市整合微生态中心,建成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的临床微生态诊疗平台。” 陈烨教授表示。


成立幽门螺旋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同步揭牌的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是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建设的深圳第一家分中心。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主要病因,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70%。虽然抗生素对治疗的效果明显,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患者耐药性越来越高,如何精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一大难题。

陈烨教授介绍,中心成立后,双方将在生物样本库建设、生物科技服务和转化、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和组学研究等领域深度合作,开展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耐抗生素基因检测以及人体对抑酸剂基因多态性检测等技术,覆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检测、筛选到治疗的全部过程,以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造福深圳市民,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推行新型临床学科建设模式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陈竺、杨胜利两位院士创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2.9亿打造,是我国组学、高通量生物芯片、分子医学领域代表单位之一,旨在促进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CBDTM临床实践基地,将以整合微生态中心为样板,建设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生物样本库,推行新型临床学科建设模式: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开展高水准学科建设,利用大数据进一步推进转化研究,最终实现预测预防、早筛早诊与个性化诊疗,实现“研究+转化+应用”的全产业链式学科建设模式,力求为深圳打造CBDTM模式示范,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全面促进深圳医疗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转化。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