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对新冠病毒溯源议题被拽进地缘政治的战场的回应,当地时间7月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发了由24名国际专家联合发布的题为《科学对于确认新冠病毒传播到人类的路径至关重要》的声明。专家们认为,当前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的来源是自然界。
声明表示,“如果我们要更好地阻止下一场大流行,现在是时候停止激烈言辞,并打开科学探究的光芒。”专家们呼吁全球各界停止互相指责,团结合作抗击疫情。
在美国国内的舆论场上,缺乏实质证据却甚嚣尘上的“实验室泄漏”论仍助长着针对科学家的网络暴力乃至人身威胁。出于政治目的对科学的背离,在最需要世界各国团结的时刻加剧着分裂。
逐渐沉默的科学家
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的几周之前,澳大利亚病毒学家丹妮尔·安德森就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她使用过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BSL-4实验室。疫情暴发之后,美国持续质疑研究所的安全性,宣称里面的科学家致力于制造更危险、更具传染性的病毒,这种论述与安德森的见闻大相径庭。
丹妮尔·安德森。
今年5月,此前一直担心受到攻击而保持低调的丹妮尔选择通过美国媒体发声。对比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表示,美国国内媒介所呈现的武汉病毒研究所充满片面的真实和扭曲的信息,研究所的实际功能和活动没有得到准确的描述。
在多国开展过研究的她表示,武汉病毒研究所内进行的工作并没有超出常规,对管控病原体有严格的章程和要求。“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实验室,跟其他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差不多。”
丹妮尔自2016年开始和武汉的研究者合作。2019年底时,她每天早上和其他研究所同事一起从中科院坐车去实验室,圈子内科学家们都喜欢议论,而她从未听到有研究人员染病的传闻。她此后在接种新冠疫苗时进行过检测,再次确认自己从未感染新冠病毒。
丹妮尔自述,2020年初,她曾因反驳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遭到美国国内极端分子尖酸刻薄的攻击和谩骂,不得不向警方报案。
“实验室泄漏”论出现后就不断助长针对科学家的网络暴力。与她的情形类似,研究冠状病毒的各国科学家们由于担心自己的言论被误解,在感受到暴力威胁的氛围下变得越来越不愿公开发言。
死亡威胁下的“改口”
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联合专家组评估了关于病毒引入人类的4个路径,认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传人,“可能至比较可能”直接传人,“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在美国国内,没有实质性证据的“实验室泄漏”说仍甚嚣尘上,甚至卷入了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就因为该研究所曾经资助一些在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的实验。
2020年5月,福奇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一些政客散布的“新冠病毒来自于实验室”的阴谋论是不可靠的。“关于病毒逐步进化的证据都强烈指向该病毒首先是在自然界中进化,然后溢出到人类。”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新华社/法新
美媒此前报道,出于对福奇有关疫情言论的不满,特朗普政府后期几乎不再听从福奇的建议,白宫的部分官员也在讨论撤换福奇,使其工作难以正常展开。美国一些激进人士甚至对福奇和他的妻女发出死亡威胁,他们曾收到一封含有白色不明粉末的信件。
到了今年5、6月,虽然仍然没有证据支持“实验室泄漏”一说,福奇的态度已经不同此前:“最可能的传播途径仍然是从动物到人类,不过我对所有的可能持开放态度。”他加了一句“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也存在”,进而表示支持对中国进行更深入的溯源调查。
政治裹挟科学的浪潮让很多研究者感到不安,他们认为这给病毒的溯源工作横生阻碍。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今年5月对《自然》杂志表示,已有许多与中国合作的研究项目资金被撤,可以预料未来的合作项目将会面临更严苛的审查,要想中国科学家提供数据和协助他们想必会更加谨慎,这种对抗情绪根本无助于溯源工作的进行。
坚持公开反驳“实验室泄漏”一说的克里斯蒂安本人也在部分网民的“声讨”中退出社交媒体。
时间回到2020年1月,克里斯蒂安在邮件中曾对福奇提出,他在思考新冠病毒是否有人工编辑的痕迹,并表示将与同事计划深入研究病毒基因组。2020年3月,克里斯蒂安等研究者的论文发表,他们得出病毒极不可能是由实验室泄漏的结论,认为病毒很大可能是从自然溢出。
后来,对“泄漏说”的反对使克里斯蒂安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直至今年1月,他与福奇的上述邮件被公开后激起极大关注,被解读为科学家和美国官员可能言不由衷,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倾向“泄漏说”。此后,克里斯蒂安退出推特。
6月,克里斯蒂安接受媒体采访,详细解释令他改变最初“病毒可能存在人工编辑”想法的研究发现。他还表示,“我在网上发表的信息和看法总是被断章取义,被人利用来鼓吹虚假的叙事,特别是新冠病毒溯源这件事情上。针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攻击越来越频繁,讨论的重点离科学越来越远。”
此外,同样反对“实验室泄漏”说的美籍病毒学家拉斯姆森也不断遭遇网络暴力、骚扰甚至人身威胁。诺贝尔奖得主、澳籍免疫学家多尔蒂表示,科学家的发言如果与阴谋论虚构的论调相矛盾,往往会被贴上“极左”标签,甚至被诽谤。
遭到国际社会驳斥的谬论
特朗普执政期间,有媒体曾披露其团队为在大选前推卸防疫失败的责任,反复宣传“实验室泄漏论”,试图转移舆论焦点。至拜登上台后,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共和党又将病毒溯源调查视作攻击拜登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的机会。
今年6月,悉尼大学医学院传染病教授、曾参与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多米尼克·德怀尔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实验室泄漏”假说从流言到被蓄意传播,再到一些国家政府层面的支持,是为了迎合政治话语。德怀尔表示,尽管人类在实验室中意外感染病毒曾有发生,但概率极低。就新冠起源而言,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论断。
回到国内的现实,美国疫情仍不容乐观。进入6月以来,美国每日新增病例数居高不下。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超过340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0万。“德尔塔”变异毒株已经开始出现,专家担忧今年秋冬季美国疫情会再度反弹。
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48国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答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指出,48个国家就溯源问题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强调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而胜之。“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不断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将疫情污名化、病毒标签化、溯源政治化。”
“我们奉劝有关方面停止在溯源问题上搞政治操弄,停止利用溯源问题甩锅推责,停止蓄意破坏国际溯源研究合作,采取真正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做出应有贡献。”
科学家们认为,新冠病毒的溯源很可能也将旷日持久。毕竟,大部分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源头至今未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溯源工作进行了14年。而美国国内对“实验室泄漏”说的追捧,出于政治目的对科学的背离,在最需要世界各国团结的时刻加剧着分裂。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球疫情观察
全球支持病毒科学溯源
多重危机下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