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以后,会不会出现一次显著的出生人口数量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7月21日在国新办记者会回答南都记者的这一提问时表示,根据国家卫健委对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会呈现走低的趋势。“短期内,希望释放生育潜能,平缓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于学军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7月21日在国新办记者会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今年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会呈现走低趋势
于学军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和人口生育水平波动很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的出生人口大概是1600万,这期间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2017年这两年出生人口都在1700万以上,特别在2016年超过了1800万,这是2000年以后比较高的一年。但是到2018年以后,中国出生人口出现了连续三年下降的情况,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特别是“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是1200万,总和生育率是1.3。
“根据我们对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会呈现走低的趋势。”于学军称,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目的就是防止出生人口进一步下滑,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于学军说。
生育决策的因素很复杂
于学军表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是不一样的,人口再生产的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生育决策的因素很复杂,而且涉及方方面面。
于学军说,短期内,我们是希望释放生育潜能,平缓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从长期看,关键取决于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是否能够很好地衔接,是不是能够真正落地,这需要我们各地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支持,共同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南都记者 潘珊菊 吴斌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人口出生率创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