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看病不允许,开处方药须全程监管,专家批互联网医疗乱象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7-23 21:24

近日,奥一新闻测试发现,商业互联网医疗平台存在着各类乱象:如就过程简单、处方药开具随意、执业医师资质参差不齐等,也存在着老年人使用不便、隐私信息易泄露的硬伤。在保障患者安全这一服务底线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规范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展,从而实现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奥一新闻就此采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疗中心负责人周其如,共同探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监管对策。

疗行为有规定:不可跨科看病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后,国家卫健委便印发了系列配套文件,积极推动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以及预约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国家卫健委印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职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健康发展。

对于就患者而言,如何保障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就安全是其首要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平台的医师资源息息相关。本次测评及线下走访中,奥一新闻测试团队发现不少平台出现接医师执业范围与实际接科室不符、医师资质无从查证、医学生兼职等乱象。

对此,周其如表示,互联网医院上的执业医师,在申请执业证前已有明确规定的接科室,不允许跨科看病。同时,执业医师还应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3年以上经验。他认为,若平台出现医学生兼职,是明显的违规现象。

在周其如看来,实体医院或医疗机构申请了互联网医院,便要对其管理及疗行为负责,对医生进行规范、培训、管理。线上一旦出现任何疗问题,均由实体医院和医生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医师资源。

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疗服务,必须确保互联网诊疗活动安全性。以平安健康App为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生注册账号后,要输入身份证号,再上传医生执业证、执业医生资格证或者医生本人手持工牌照片,通过人工审查认证才可以进行疗等活动,并依靠人脸识别等技术协助身份认证。医生若要开具处方,还要提交身份证、执业医生资格证、执业医生注册证、专业技术资格证等资料进行审核以获得处方权。

需求如何满足:开展远程联合门诊

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云看病”,由于缺少“面诊”,医生无法对患者作出整体的健康状态辨识,存在错察、漏察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医疗风险。

在《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互联网上不得首。据了解,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暂时处于“云复”阶段——大多数患者已经在实体医院就过,经过一系列线下体检及检验,才进行网上复。网上复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病情进展,一方面是开药、调药。

周其如告诉奥一新闻记者,只要是在实体医院首过的,再来互联网医院就都属于复,只要断清晰,有临床证据的,医疗机构方都认可。对于复病例,如果是临床咨询,就等于帮患者进行合理分,或给出专业的建议,根据患者情况推荐相应的医疗机构、科室甚至医生,让病人少走弯路;如果患者属复又没有达到危急值的常见病、慢性病,会根据病情在线接并按处方管理规定开具电子处方。一般来说,慢性病都可以线上治,但每个慢性病都有危急值,线上、线下疗行为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和临床疗指南进行合理治。

如何满足初发病患者的网络就需求?周其如认为,在2018年《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第十九条明确指出了解决新发疾病首次就需求的方式: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邀请其他医院的专家联合治。很多机构把这种模式设置为“远程联合门”,患者出现新发疾病时,可以到本地医疗机构就,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专家在线,指导本地接医师第一时间给患者作出有效的疗方案。

处方药开具乱象:需搭建全流程监管体系

据德勤报告,互联网医院目前未有统一的、可执行的互联网医院管理细则。互联网医院风险点不仅包含传统医院运营中的风险点,也包括如电子处方风险、信息安全、医保支付、药事管理等多重新风险,而与合作方共享数据等外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在本次测评中,记者发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头孢类处方药竟然毫不费力。患者只需向平台签约的医生提进行简单问,确认没有药物过敏及不良反应即可开具处方。有网友反映,网售处方药往往还能“买得多”。例如处方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平台简单提交用药人信息后,患者竟然可以购买12盒。

周其如表示,《处方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处方应该开多长时间,怎么开。“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按照《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须有医师电子签名,经药师审核。

早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文,支持在海南率先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在博鳌乐城建立全国首个电子处方中心,这被视为是处方药流通管理体制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国首个独立建设运营的电子处方中心。

未来,全面放开网售处方药指日可待,如何实现有效监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奥一实测研究院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