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1年总第110场新闻发布会上,南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勇就南沙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进行解读。据南沙区此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南沙区GDP年均增速10%左右,总量力争达到3000亿元。
要达到3000亿级,南沙区GDP总量需增长超1000亿。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南沙区地区生产总值1846.11亿元,同比增长7.1%,对比2015年增长71%。
GDP的增速离不开产业的积累。在媒体问答环节中,孙勇表示,“十四五”期间,南沙将聚焦补链稳链强链控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抓潮流:瞄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从广东省自贸区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南沙区先后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了不少新兴产业扎根。据悉,南沙区已集聚了5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皆有南沙印记。
孙勇称,“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发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将上述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布局区块链、量子科技、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
追逐“潮流”的同时,南沙区也欲升级传统产业,瞄准先进制造业。按照规划,未来,汽车、船舶、海工、装备、材料、信息等优势传统产业将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迭代升级,成为“南沙制造”新名片。
抓服务:对标优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
据最新统计数据,南沙区2020年常住人口共96.42万,相比2010年增加了64.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0.4%。
常住人口的高速增长刺激了服务业的兴起。据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南沙区将着力发展航运服务、金融商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和支持力度,推动商业零售、教育、健康、文旅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
近年来兴起的新经济形态也能在这里找到一方立足之地。据悉,南沙将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
抓农业:农业总产值已破百亿
地处三江汇集之处的南沙,总面积足有783.86平方公里,农业、渔业整体向好。资料显示,2020年,南沙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03.3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创历史新高,名列全市第一。“十四五”期间,现代高端种业、精品渔业、都市农业旅游均是南沙区发展的方向。
得益于靠江临海的地理位置,南沙区在“水”里的发掘也不遑多让。据悉,南沙区将在“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运输等海洋主导产业,培育海洋电子信息等海洋新兴产业,同步发展海洋服务业。于2019年揭牌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也将作为“龙头”牵引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
奥一新闻记者 林少娟
编辑:林少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广州各区“十四五”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