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下海绵城市也“看海”,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谈内涝防治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7-29 21:43

河南水灾救援仍在继续。截至29日12时,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391.28万人受灾,因灾遇难99人。

在河南之外,我国多地近期也遭遇强降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防范城市内涝。为何大雨频频让城市看海?极端天气下城市内涝如何防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是否“失灵”?

近日,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他认为在极端天气下应对城市内涝不能一味提高防洪标准,而应该重视应急管理能力,更加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应加强城市的危机管理,做好韧性城市建设,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顶得住。

胡刚也指出,海绵城市很有必要,它是在平时发挥吸纳雨水作用,促进水循环,总体上改善城市的排水,分担排水系统压力。应对突发的水灾暴雨,他建议应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加大排水管道口径、建设深隧蓄水工程等。

微信图片_20210729205829.jpg

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会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本人供图

以下是南都记者与胡刚的对话:

无限提高防洪标准不科学,应加强应急管理

南都:此次郑州内涝导致5号线地铁、京广隧道桥洞伤亡引起各界关注,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胡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次暴雨强度特别大,百年一遇以上的倾盆大雨下来,超过人们建设的防洪标准。现在地铁、隧道的设计要达到多少防洪标准,已经有科学测算和依据,一般的来说城市是20年,高标准一点的50年。百年以上的特大暴雨可能不在这个标准范围里。

南都:那是否应该将标准提高,极端天气下如何加强地铁、桥洞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胡刚:今后遇到类似情况也不是说就去提高防洪的标准,如果按照100年的标准去做,工程建设投资要成倍上去,经济能力达不到,这也不科学。我想更多的是在软性管理上,在后续的应急管理方面可以反应得更灵敏,采取的应急措施更加果断,比如说地铁及时停止运营,隧道停止通车等。

还可以应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水位上涨超过多少,马上就通过信息化监测手段即时收集,及时报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老城区排水系统欠账较多,还不适应现代城市排水要求

南都:这段时间多地出现内涝,为何现在城市内涝这么频繁?

胡刚:这个应该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活动、工业生产、矿石能源消耗使气候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全球出现很多极端气候现象。世界上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说要控制能源消耗,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等等对策。

南都:除了气候变化外,从城市规划建设来看存在哪些短板,为什么很多城市一下雨,就得“看海”?

胡刚:我觉得多方面,一是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从农村到城市,这个城市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现在已经到了第二个阶段,从小城镇到大城市集聚,人口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聚集,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就加大。现在我们的城市基本都是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一环一环摊大饼式往外扩展,越往中心,人口密度越高,各种风险就越大,比如洪水、暴雨、传染病等。所以以后的城市要逐步改变现在单中心的城市结构,逐步发展成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有中心、有副中心,疏解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密度。

第二,很多城市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而江河的上游往往是山区,为了发展农业、发电等,山区会拦坝建成水库,如果暴雨导致水位上升,为了保持大坝的安全,就会主动泄洪,影响城市排涝。

我觉得城市扩展或者新区开发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与自然的协调,包括环境的容量,能够允许开发多少强度,不协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方面也是要引起更多重视,因为现在更多考虑经济建设和发展,大自然的东西考虑得少了。

南都:在你看来,排水系统在城市内涝抵御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胡刚: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地面都硬化了,水泥、建筑、沥青柏油马路,雨下来以后就只能通过排水管道排到江河湖泊里,目前它起到了排水主要作用。

南都:国家住建部曾在2010年公布城市排涝能力专项调研结果,7成的城市排水系统仅最多能抵御一年一遇的暴雨,过去十年,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否有所改变?我国现在的排水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什么水平?

胡刚:这几年我们的基建力度比较大,排水系统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有很多新区已经达到了20年、50年的防洪标准。从全球来说我们国家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排在了前面,当然以前欠账比较多。改革开放初期,可能还没有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房子建得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缓,包括排水系统,所以有的城区还不能适应现代城市排涝要求。

现在提倡建设海绵城市,雨水一部分直接渗到地下,一部分通过排水管道排掉,这样就分担了排水系统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为止,海绵城市建设才刚起步,城市主要的排水还是靠雨水管道来排放。

海绵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还需不断加大建设力度

南都:我们关注到,过去几年很多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郑州也曾在2016年开展试点,但此次国内多个城市内涝严重,这是否意味着地方“海绵城市”试点失效?

胡刚:这是不对的。郑州这次发生的险情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特别严重,海绵城市是在常态下发挥吸水作用,促进水循环,使城市更加生态化,而不是应对突发的暴雨水灾。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大都处于起步阶段,做的还不够多,还需要继续投入。

南都:从哪些方面加强?

胡刚:海绵城市建设各地都有规划,正在有序推进。比如南方的城市可以多挖点湖泊,多建些公园绿地,地面多铺些透水地砖等等。同时也要改善排水条件,雨水污水没有分流的要进行雨污分流,否则发生洪灾后可能会产生后续的次生灾害,比如传染病等。

有些城市排污管道口径明显不够。比如原来一条马路两边可能只有三层、四层建筑,排出来的污水管径就够了,现在房子又新建到40、50层,这样排出来的污水量就大了,原来的管径就不够大了。而且有的新区在建设的时候没有足够资金,先粗粗地埋一个管道,到后来房子建起来了再去建,甚至没建。所以要增加排污管道口径。

要提高防洪标准,比如在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要达到50年的标准,一般三、四线城市到20年。

重视城市危机管理,要做好韧性城市建设

南都:“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这与“海绵城市”又有何不同?

胡刚:韧性城市的概念很广,与海绵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韧性的城市碰到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不会一下子就倒了,它不仅能抵御灾害,同时还能够运转,而且可能会运行得很好。

有韧性的城市在规划建设中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风险,并有所预防。比如建设体育馆时就要考虑到,除平时使用外,应急时候的用处。比如发生疫情了,就转成方舱医院,发生雪灾了,可以作为上火车前临时休息的地方。

南都:如果在一座韧性城市发生了类似河南这样的暴雨洪灾,那会是怎样的反应?

胡刚:如果这个城市韧性比较好的话,大水来了它能够快速抵御,敏感反应。比如地铁进水,马上就停运了。韧性城市的应急指挥系统马上能够有反应。另外,洪水也有专门的排洪渠道,也可以在地下四五十米处建设深隧蓄水系统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南都:目前韧性城市建设处于什么阶段?

胡刚:还在起步阶段,这个概念才提出来。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城市的治理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常态管理,另外是危机管理。因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危机也会不断产生,不仅是自然灾害,还有社会事件。以前很重视常态化的运行管理,现在慢慢也要重视应急状态下的治理,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好韧性城市建设,危机来临的时候有韧性,能够顶得住,不会一下子就倒下了,这个很关键。

南都:那要如何做好韧性城市建设?

胡刚:这个概念提出来后,正在逐步实施,不断深化完善。除了硬件上要有韧性外,软件方面也要加强。

这次郑州的事情,硬件当然还需要改进,但主要可能是软件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反应,就不会发生有些人财损失。因为郑州的雨已经下了三天,预警也出来了,关键是及时采取措施。

现在有舆论讲要放权让下面的人果断处理,但规定是地铁不能随便停运,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是要由上级领导来决定。我觉得要建立一套专门的智慧管理系统、应急系统,灾害来了以后,人们能够马上反应,及时指挥决策。目前来看这个系统还不是很通畅。所以韧性城市的建设除硬件,软件也应该更加重视。

南都记者吴单 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