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众创杯”探索乡村振兴:从花田到稻田 带领农户双丰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07-30 17:07

沿着翁源县境内的省道245线一路前行,平整宽阔的大路旁一座座兰花大棚接连出现,远处青山环抱,近处温室兰棚和绿植交相辉映,这里便是翁源“兰花长廊”,全国最大的国兰基地,由80后返乡创业女企业家严恋花打造的万艺电商文创园正坐落其中。

2019年,严恋花凭借着“万艺电商”项目一举拿下了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农村电商赛企业组的金奖,“一赛成名”随之而来的资金奖励、专题培训、供需对接一系列政策配套服务等,为“万艺电商”按下了发展“快捷键”。

兰场航拍2.jpg

翁源“兰花长廊”,远处青山环抱,近处兰花大棚连成一片。

从参赛时的初具雏形到如今兰花农产品展销、旅游观光、科教研学、民宿等全域产业链的完善,万艺电商已成长为有着900多亩签约兰花基地的广东省首批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像她这样在农村安了家的双创“金凤凰”,在全国“乡村振兴”的火红环境里,在广东“众创杯”的各项助力下,于广袤的乡村翱翔出一片广阔天地。


成功案例

参加“众创杯” 让兰花走出小粮仓

因为对故土的眷恋,在翁源出生和长大的严恋花在2016年辞去了珠三角待遇优渥的外企高管工作开始返乡创业。万事开头难,为了打磨项目,也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2018年到2019年,严恋花带着其创立的品牌“万艺电商”频繁地参加各类赛事。其中,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至今仍让她记忆犹新。

“到目前为止,在我的整个创业过程当中,我觉得‘众创杯’比赛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严恋花说道,她一开始只是有一些初步的不成形的想法,深知只懂种花卖花走不长远,但如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如何借助外力资源的帮助,严恋花并无经验,而“真枪实弹”比拼的创业大赛为她打开了借鉴的思路。

未命名项目33333.jpg

2016年,严恋花辞去珠三角外企高管工作开始返乡创业。

在筹备“众创杯”赛事的那段时间,严恋花基本都处于加班状态,在前期的路演专题培训中,她反复思考、模拟比赛过程中评委会问到的问题,不断和同行沟通交流。比赛现场,认真记录评委对项目的点评,犹如一块干燥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管理理念和产品运营经验。

“没有参加比赛之前,万艺只有一个小小的粮仓,几个小小的直播间,现在我入股的兰花企业已经达到了5家,我对兰花全产业链的布局,都是按照当初比赛的思路一步一步推进。”据严恋花介绍,2019年,她成功拿到了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农村电商赛的企业组金奖,随之而来的是团队在当地的知名度提升了,融资容易了很多,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地效率提高了,覆盖面也更广了。


精彩延续

签约兰农 带动当地致富

兰场2.jpg

(翁源)兰花研究院内,严恋花参与兰花的接种培育,保证新品供应。

此外,赛事带来的灵感碰撞让她重新审视万艺电商的产业布局,开始将视野脱离开小小的直播间。目前她除了传统的种植批发外,在源头上和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合作,参与兰花的接种培育,保证新品供应;生产方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公司为依托建设兰花生产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发展专业户,以专业户为重点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发展兰花生产。

销售方面,通过建设孵化服务一体化的电商基地,组建创业辅导团队,保证线上销售实现主播自主供应,不受制于人。同时,还借助兰花的可观赏性开启文旅融合产业链的探索,打造兰花为主题的民宿、兰花生产基地的旅游观光和科教研学等。“我为这个比赛付出了很多,但每一分付出都没有白费,让我在创业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一个项目的成功孵化,释放的是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严恋花返乡后也在尝试带动更多兰农走出致富路。目前公司团队已有40多人,主要都是翁源本地人。通过探索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委托“代种代养”抱团发展模式,她为签约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上门指导和电商基地实操培训,“我们对签约兰农有分红,在我们兰场工作的兰农保底每年都能有3万元的收入。”


燎原之势

农业双创项目不断深化 赛事升级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像严恋花这样在农村安了家的双创“金凤凰”并不是个案。广东“众创杯”赛事作为大湾区内初创企业孵化与培育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启动以来,便在乡村振兴上持续耕耘,不断激发各类“三农”人才的创新潜力与创业激情。

除严恋花外,从“众创杯”中走出了一大批“懂经营、爱农村、爱农民”的双创优秀带头人,他们是香港青年罗伟特及其团队,扎根江门,潜心钻研“鱼菜共生”技术,培育了超过200多种蔬菜;他们是广东海洋大学耐盐团队,将湛江海边荒废的盐碱土地变成良田种出香甜大米,他们是诞生于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的“黄埔扶贫馆”团队,开展技能扶贫带动消费扶贫,通过销售扶贫农特产品,为帮扶地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让贵州黔南州、新疆喀什等地50个村庄3000多名贫困户受益......

IMG_7438.JPG

香港青年罗伟特、梁立锋、谭慧敏,潜心钻研“鱼菜共生”技术,曾获2019年 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农村电商赛企业组银奖。(罗伟特供图)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众创杯”深入激发了“三农”领域的“双创”热情,极大地鼓舞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创业实践。赛事多年来植根基层,紧跟乡村双创最前沿趋势。去年,农村电商赛的参赛范围拓展至“互联网+三农领域”,包括农产品种养殖、深加工流通、休闲农业等业态,今年赛事全面升格为“乡村振兴专题赛”,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


专家观点

智能、绿色、技术农业将更有可为

“这一升格扩大了赛事的覆盖面,并且通过专辟农村赛道,更大力度地支持了农村创业者。”湾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朱文平告诉南都记者,农村创业不易,首先高学历人才稀缺,其次农业产品难以标准化,造成项目可复制性低,示范效应弱,资本注入倾向保守。“筑巢引凤,农村创业迫切需要政府搭台,扶上马,送一程。

广东省华南现代服务业研究所副院长漆贤军多次担任“众创杯”赛事评委,他表示,历届大赛的获奖项目很多都得到了社会认可,拿到投资融资,有很好的发展趋势。农村类项目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完善,项目的可行性和质量都在提高,在农产品标准化运输、质量保鲜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想未来在智能农业、绿色农业和技术赋能方面,应该还有很多的路径可以走。”


“众创杯”探索乡村振兴

五年挖掘超2000乡村双创项

沃野无垠任驰骋,乡村振兴正当时。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谋划了崭新图景,“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全面部署。

这趟“赶考路”上,广东重任在肩。今年7月,广东省制定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对标确保广东省乡村振兴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明确到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5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了全省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表示,要奋力推动重点攻坚、特色兴农,以新担当新作为新突破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社篇章。

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振兴成为了当下最大的民生工程。正如“粤菜师傅”把富民兴村名片擦得更亮了,“广东技工”把技能造血功效变得更强了,“南粤家政”促进了大量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把高质量发展根基扎得更牢了,“众创杯”也同样打出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过去五年,“众创杯”专辟“农村赛道”,累计挖掘了超过2000个乡村双创项目,每年都有各类农业项目绽放异彩,夺得大奖,从传统种植业到新材料、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农业黑科技,不计其数。

一个个农村双创项目的背后,不只是个人利益,是新农人们对广阔乡村天地的探索,是就业与创业、乡村振兴的民生大计。他们是广大双创主体中的沧海一粟,他们是市场浪潮中的一艘艘小船,尚需双创政策与平台的关注和扶持,方能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新的航程,蓝图已经铺展,奋斗正当其时!

采写:南都记者 程小妹

摄影:南都记者陈灿荣

实习生:井显昊

编辑: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1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