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复办初中后首届中考交答卷,优秀学子分享独家窍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07-30 21:44

中考窄.jpg

12名考生总分超750分,其中包括10名奥班学生和两名平行班学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今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今年中考成绩。这是华师附中复办初中后首次参加中考。

通气会现场,今年参加中考的两名优秀考生也到场分享自己的学习秘诀,他们分别获得765分的好成绩。一名已被广东奥校高中部提前录取的考生介绍自己刷题的技巧,而另一名以特长生进入华附初中的考生,则分享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

“交卷”

奥班平均分720分,平行班670分

IMG_0080.JPG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姚训琪。

该校校长姚训琪表示,根据统计,华师附中今年一共12名学生中考分数超过750分,其中10名学生来自奥班,两人为平行班学生。他同时表示,该校超过690分第一梯度线学生人数比例在53%以上,其中奥班9成以上学生超过这一第一梯度线,平行班超过比例达到35%。

姚训琪说,据不完全统计,奥班平均分720分,平行班平均分初步估计接近670分。“学生们付出了努力,还是有回报的。”他说。

这是华师附中复办初中后首届中考,一共有370名毕业生参考。三年前,华师附中决定复办初中,首届学生中,包括150名奥班学生,另有90人是来自天河区公办小学的小升初学生,采用电脑派位方式招收。

此前,华师附中的初中为广东奥校,系省级学科竞赛训练基地,三年前,该校决定复办初中,并招收首届小升初学生。“当时为什么要复办初中,除了满足更多老百姓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华师附中也希望积极探索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姚训琪表示,这些学生进来之后,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更为多元化,“有喜欢唱歌的,有喜欢跳舞的,有喜欢游泳的,有喜欢打篮球的……各种爱好的孩子在一块,我们整个校园更加丰富多彩了。”

“我们非常欣慰,三年来,华师附中初中部的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成长。”

考验

第一次中段考,有学生三科总分不足100分

在姚训琪看来,中考是对复办初中的一种检验。三年来,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首届初中入学后的)第一次中段考,有学生语数英三科加起来不到100分。”这是华师附中教师们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姚训琪说,增加平行班之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师和教学。

此前,华师附中的初中教师教授的是奥班学生,突然接触到水平参差的孩子,是非常大的挑战。首先,他们选择因材施教,对平行班的课程单独设计教案。

其次,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姚训琪说,华师附中的课外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面向全部初中学生开放。“我们今年开了170多门校本选修课,初一的学生跟高一高二的孩子是允许同时选的,他们可以跟高中的哥哥姐姐们在同一个课室里学习。”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学校会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包括唱红歌、综合实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未来

继续扩大电脑派位招生规模,今年达160人

据介绍,华师附中今年在天河区采用电脑派位方式的招生规模扩大,共招160人,总招生人数增至480人。“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多人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进入华师附中,这是我作为校长的期待,我们也有信心把孩子们教育好,培养好。”姚训琪说。


优秀学子经验分享

声乐特长和文化学习并进,时间管理她有心得

姓名:张瀚尹

身份:华师附中初三应届毕业生,来自平行班

特长:声乐

IMG_7551.JPG

华附初三优秀毕业生张瀚尹。

在今年中考中,来自华师附中初三平行班的张瀚尹考分765分。她同时是一名声乐艺术特长生,曾在不少省市表演中获奖。文化学习与声乐学习两不误,张瀚尹在时间管理上有自己的心得。

小学时,张瀚尹已开始进行声乐的专业学习。三年前,她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华师附中初中部,成为该校复办初中后的首届学生。

初中三年,她一面抓文化学习,一面进行声乐的专门训练,在艺术特长方面,已有不少荣誉。“华南师大附中小歌手大赛二等奖及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广州市第14届学校合唱节比赛一等奖”“广东省第6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

作为一名艺术特长生,她并未忽略学习。“合唱团的训练一周大概在1—2次,训练的当天,我会利用一些课间的时间,提前先把作业做完。训练其实也不会到很晚,训练之后回到家,还是会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利用这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并且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

张瀚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她最喜欢的科目是政治。“虽然知识点比较多,但掌握了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之后,解题其实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情。”

IMG_7559.JPG

张瀚尹和班主任杨景丽在一起。

在她的初中班主任杨景丽看来,专注是张瀚尹最大的优点。“在听课的过程中,无论是简单的知识点还是比较难的知识点,她的眼睛总是紧紧地跟着老师,紧随老师的讲课节奏。”

对张瀚尹来说,声乐不仅是一种爱好,它还是帮助自己放松调节的方式。“当学习非常紧张的时候,你需要用其他的方式去缓解身上的压力。”她说,自己以后可能不会选择声乐的专业道路,但会作为自己一项非常重要的兴趣。

物理高手:阅读“加餐”培养兴趣 拒绝“无意义刷题”

姓名:周弘毅

身份:华师附中初三应届毕业生,来自奥班

特长:物理


IMG_7546.JPG

华附初三优秀毕业生周弘毅。

“小时候,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当时我觉得,如果地球转动的话,人不就掉下去了么。”正是如许的问号,将初中阶段的周弘毅引入物理的世界。他享受这种热爱,也总结除了自己学习的技巧。

在中考前,周弘毅已被广东奥林匹克学校提前录取。在这次中考中,他也是取得了765分的好成绩。

从初二开始,周弘毅开始系统学习物理,与参加课外辅导的同学相比,他是物理奥赛赛道上的“后发”选手。但他自感庆幸,“其实不参加补习班锻炼了我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让我有更多思考的时间。”

周弘毅喜欢通过阅读物理课外书籍给自己“加餐”。初二暑假,他阅读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了解了量子论的发展史。初三时,他开始阅读关于天体的课外书籍,在阅读中找到童年困惑的答案。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他热爱阅读课外物理书籍,关注并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学好物理,周弘毅不仅有一股热情,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学奥赛不仅是去拿奖或者什么成绩,这对个人思维能力也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奥赛培训教会了他系统学习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他在做题时会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一套系统的解题方法。

周弘毅并未参加课外培训,但他的父母给他买了物理教辅书籍。“他们希望我通过做题总结体会,不是看到书上的技巧然后生搬硬套,而是总结适合自己的技巧。”在物理奥赛的培训和自我总结中,周弘毅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做题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物理奥赛训练中,周弘毅也刷过很多题,但他表示,自己不会“无意义刷题”。“如果你先刷题,发现自己大部分题目都不会,这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习惯在学习完一套系统知识后才去刷物理题,做完题再回看自己有什么漏洞,“结合题目发现哪些知识点有漏洞再补上,这种刷题是有必要的。”

IMG_7556.JPG

周弘毅的班主任吴沛仪老师。

他的班主任吴沛仪认为,周弘毅的谦虚、主动是他能在大考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某次考试他各科考得都不错,但是道法这一门相对较弱,他会主动找我去聊这一科他存在什么问题,积极解决自己的弱势科目。”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周弘毅首先会去分析与总结错因,然后与老师沟通,发现不足,多花时间补上不熟悉的知识点,让弱科赶上来。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周弘毅说:“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断接触可能会从中发现自己爱好。”他为师弟师妹们支招,在发掘对物理的兴趣方面,可以多阅读物理书籍,关注前沿的物理研究。

采写/摄影/视频 :南都记者刘雪 实习生高靖琳 姚佳萌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广州新中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