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感染,14问南京疫情和德尔塔变异株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1-07-31 19:20

4000x2667_aff9c06706772c529b8344e6d7ae50

2021年7月24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龙西社区核酸检测点,一名小朋友在接受核酸检测取样。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截至目前,本月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8例,接近此前5个月总和,已有1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7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先后派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赴江苏南京、湖南张家界等地指导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


1. 此次疫情是如何发生的?

自7月20日南京报告发生本土病例以来,截至7月30日24时,江苏南京这次疫情相关联的病例已累计报告了262例。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介绍,这次疫情是先经南京禄口机场输入并引起了进一步的传播,多个省份都有病例和感染者传入。初步判断,张家界的首发病例也与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相关,传至湖南张家界的病例或者感染者又经旅游景点和大型演出活动感染了其他人,导致了进一步传播。

7月30日上午,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通报,目前已完成本土疫情相关的52个病例的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均属于德尔塔毒株;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提示是同一个传播链。本次疫情早期报告的机舱保洁员病例的基因序列与7月10日俄罗斯入境的CA910航班报告的1例输入病例的序列一致。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保洁员工参加了CA910航班的机舱清扫,工作完成后,因为防护洗脱不规范,可能造成个别保洁员感染,进而在保洁员工之间扩散传播。同时,该公司的保洁员同时保障国际和国内航班的垃圾清运,机场其他工作人员因为接触保洁员或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pic_918663

7月25日凌晨,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高尔夫国际花园小区核酸检测点,百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黄方舟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取样。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 此次南京禄口机场相关疫情有何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7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跟以往疫情不同,此次疫情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引发,二是时间比较特殊,正值盛夏暑假期间,旅游度假景区人员聚集。三是发生的地方是人口密集、人员流通量较大的国际机场。

“由于这三个特点,现在此次疫情已经向江苏省内其他地市或省外扩散,短期内仍然还会有继续向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贺青华说。


3. 这波疫情暴露了哪些防控漏洞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近几次聚集性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外防输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国家主要干线机场之一,吞吐量大、流动性强,加速了疫情外溢。

中央纪委网站近期也在一篇题为《警惕“破防”》的文章中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存在监管缺位、管理不专业等问题,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没有落细落实。比如,将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对一线外包人员防控管理不严,负责境外和境内的保洁人员没有区分开;在发现阳性样本之后,禄口机场对相关人员的防控管理也不到位,导致疫情扩散。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此前分析称,此次疫情说明机场可能在垃圾处理、机场清扫、货仓清扫等方面存在不严谨的地方,需要更细致地排查以堵住漏洞

贺青华表示,地方政府、民航、边检、海关、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要逐一排查防控措施,特别是入境的交通工具垃圾处置、国际货物的消毒,直接服务保障人员的个人防护这方面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贺青华还要求,对入境人员、入境货物和环境有直接接触的这些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包括搬运、保洁、检疫、流调问询、采样等等这方面的工作人员,要实施闭环管理。这部分人员要尽量避免与其他人群接触。

国际和国内航班的作业工作场所人员一定要固定岗位,不能说从事国内航班客舱消毒,也从事国外航班客舱消毒”,贺青华说,要高标准实施个人防护,对机场工作人员要实施分区管理,避免交叉作业,避免将境外疫情风险带入国内航班。

pic_908639

7月20日,一名行人走过澳大利亚悉尼空荡荡的街头。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政府20日宣布“封城”举措,以遏制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传播。

4. 引发这次疫情的德尔塔毒株有何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7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综合目前的研究,德尔塔毒株传播能力明显增强,有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株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

冯子健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病毒和其他的非VOC(值得关注的变异株)以及老的病毒株比起来,其传播率增加近100%,就是增加了一倍。

在近期广东省暴发的德尔塔变异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传播动力学研究也提示,传染力也比以前的流行毒株增加了1倍。

反应一种毒株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传播速度。“德尔塔病毒株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2天。”冯子健说,过去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大概是5-6天,现在大概是4天多。传代间隔过去是4、5天,现在变成了3天左右。

也就是说,“过去每4-6天会增加两到三倍的病人,现在可能大概3天左右的时间就有五六倍、六七倍的病人出现,防控的难度会加大。”冯子健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来干预,如果没有疫苗免疫来阻止它的传播,那么疫情的倍增速度会非常显著。

此外,德尔塔毒株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冯子健说,在广东疫情的研究观察中并没有看到它能够明显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是在英国的研究中,发现德尔塔病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迹象,它与Alpha变异株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了2.6倍。“德尔塔对病死率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获得明确的研究结果。”


5. 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是否发生变化?

“虽然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但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介绍,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仍然是通过3种主要方式传播。

一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呼吸道飞沫直接喷溅到呼吸道上、口眼鼻的黏膜上,导致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专家建议对新冠和其他呼吸道疾病预防要戴口罩,要保持人际距离,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第二种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随后在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这也为什么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

另外这个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形成空气传播,或者叫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除了大颗粒的呼吸道飞沫以外,还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后,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可能导致感染。


6. 在此次疫情中,重症患者比例高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披露,截至7月31日早晨8点,现在已有的重症患者一共有9位,这9位患者占到住院治疗患者总数的4%。

郭燕红称,所有这些患者感染的都是德尔塔变异毒株。这些患者在起病初期,症状并不是特别典型,有的就是发热、乏力、咳嗽等这样一些症状。但是,病情的进展非常快,转到重症阶段平均五天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有基础性疾病,患有像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是糖尿病、高血压,有的患者还合并有两种基础疾病。“这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风险因素。”郭燕红说。

郭燕红表示,目前,所有重症患者的治疗都是非常积极的、有效的,而且患者的病情也比较平稳。同时,江苏省和南京市还储备了后续的医疗救治力量,可以随时投入到患者的诊疗工作当中。

pic_909850

7月22日,医务人员在法国克雷泰伊一所医院的新冠重症病房救治病人。法国卫生部长韦朗20日表示,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正在法国快速传播。

7.  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是否有效?

冯子健表示,目前现有的研究和观察也提示,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现在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从目前全球情况看,打过疫苗后又被感染,这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但这种‘突破性感染’的发生仍然是少数。”

邵一鸣称,新冠疫苗在全球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很多数据还在积累。现有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100%的保护效率。目前,各种变异株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采取的防控措施依然是有效的。

“目前国内防控措施有效,疫苗接种速度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国内没有大规模爆发的现实环境。”邵一鸣说。

以科兴新冠灭活疫苗为例,基于境外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科兴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总体保护率在65%,对预防住院、重症(进入ICU监护)和死亡的保护效率分别高达87.5%,90.3%和86.3%,“这说明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

邵一鸣也表示,各个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力有一定下降,但是仍然在保护范围内,特别是中和抗体和保护力还是存在的。


8. 打完疫苗,个人防护措施能否放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7月3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任何一种新冠疫苗都不是100%的有效率。对于各个变异毒株,疫苗目前仍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但是个人防护措施必须同时继续坚持。

“虽然很多地方接种率比较高,但是放宽疫情控制措施之后,仍然出现反弹。”邵一鸣说,这说明疫苗措施和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必须一起用才能防止疫情反弹。接种疫苗之后,要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和保持社交距离。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也介绍,此前美国在疫苗接种率提升以后曾提出可以不戴口罩,但是最近德尔塔病毒株导致的新增病例已经占美国的80%,美国已经重新强调戴口罩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所。“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个人防护措施在现阶段还不能放松。”

pic_918665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位于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体育馆内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9. 正值暑期,个人如何防护?

现在正逢暑期旅游旺季,冯子健表示,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此外,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冯子健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10. 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如何针对性防控?

冯子健称,由于德尔塔变异病毒传染性和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更快,“这要求各地的流调人员排查行动要抢分夺秒地迅速开展,要和病毒传播赛跑。”

据悉,目前除了在南京和张家界两地都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疫情管控综合措施外,全国范围内已经紧急启动了涉及两地流出人员的大规模排查追踪等一系列管控措施。

冯子健表示,近期曾到过两地的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当地社区的排查行动,自觉主动上报旅居信息,积极配合核酸筛查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冯子健说,目前对新冠病毒3种主要传播方式的认识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针对过去的毒株以及其他变异毒株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由于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在增强,这些措施的执行,包括个人预防措施,疫情阻断的管控措施,都要更严密,做得更严谨,执行得更认真。”


11. 打完疫苗6个月后,抗体水平是否下降?

邵一鸣介绍,目前我国疫苗研发单位都在对接种后的人群开展跟踪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测定接种后的6个月或者12个月的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依靠“几何平均滴度”这一指标来标定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邵一鸣称,已有的数据显示,与常规疫苗一样,新冠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下降,全程免疫后6个月,18到59岁的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群,各类疫苗目标剂量组中和抗体水平大概会有1.4到12.4倍不等的下降。

“但是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的保护力不存在,它降到什么样的水平保护力就会消失,目前还在收集数据进行研究。”邵一鸣说。

邵一鸣解释,除了抗体,接种人群的记忆细胞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部分单位开展的加强免疫研究结果显示,全程免疫后6个月到12个月,打加强针的话,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和抗体显著提高。这说明,疫苗第一阶段的免疫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免疫记忆,“这种免疫记忆维持时间至少可以达到一年。”

pic_918702

2021年7月30日,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前左)在拉马特甘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以色列总理贝内特29日宣布,将为该国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

12. 普通人群是否需要打第三针加强免疫?

已经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人群是否要打第三剂加强针?

邵一鸣7月3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初步观察,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

但是,邵一鸣透露,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这些人群,是否有必要开展加强针接种,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全球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30亿。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很多国家都在考虑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邵一鸣表示,目前看来,所有的疫苗在接种之后,都会随着时间出现抗体水平下降,但是免疫记忆仍然存在,一旦病毒感染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差不多一周)刺激起很强的免疫反应,此后抗体会大幅度上升。

邵一鸣称,是否加强免疫,各国都在进行研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需要对全人群都进行第三剂的疫苗接种。


13. 若开展加强针接种,是否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

邵一鸣说,根据以往的大量科学研究试验和国际研究经验,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一般是使用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

但是,“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这仍然是一个科学探索的问题,目前科技界还没有共识,大量的临床研究目前正在推进。”邵一鸣说。


14. 入境隔离14天目前能否缩短?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称,现在新冠在全球仍处于大流行,免疫屏障还没有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控措施还不能做调整。

“现在我们采取的(入境隔离)措施,是针对控制传染源的。”王华庆解释,虽然有些人已经接种了疫苗,但是疫苗的保护效果非百分之百,有些人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会感染病毒,也会发病。也就是说,他仍然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传染源。

其他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如戴口罩、手卫生,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和保护易感人群(以接种疫苗为主)。

“在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这三种措施要并重,要一起来实施。”王华庆说,后续如果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了,可以为措施调整奠定一定的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编辑:吴斌

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吴斌6.3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