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舞台是成长的驿站:广东粤剧院2021中青年演艺大赛收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8-02 20:53

南都记者从广东粤剧院方面了解到,经过4天7场激烈的角逐,“广东粤剧院2021中青年演艺大赛”圆满结束。本届大赛共产生13个金奖、20个银奖、31个铜奖,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青年粤剧演艺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选手年龄更趋年轻化,共有8位“00后”、29位“90后”选手参赛,占总参赛人数的一半以上,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7月31日晚上,“大赛”颁奖展演晚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成功举行。

微信图片_20210802194019.jpg

64名选手,54个折子戏,7场比赛

华灯初上,广东粤剧院大乐队一曲《惊涛》大合奏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在致辞时表示:“举办每年一度的演艺大赛,目的是给青年演艺人员更多提升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今年的大赛有64名选手参加、分别上演了54个折子戏,经过7场比赛,无论成绩怎样,参赛的选手们都是有收获的。我坚信,舞台这一亩三分地,不会辜负勤奋的人。让这里成为我们成长的驿站,粤剧梦想启航的地方。”

曾小敏.jpeg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致辞。

在颁奖环节中,领导嘉宾和评委专家分别为得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广州市老市长黎子流作为嘉宾上台为获奖者颁奖并讲话,他说:“近年来广东粤剧院倾尽全力培养人才,做了很多努力,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今晚得奖的青年演员要继续努力,要努力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艺术,要创造更大的成绩。”

展演剧目表演者多为银奖和铜奖得主

在当晚大赛展演环节,南都记者注意到,展演的优秀剧目包括《钟馗嫁妹》《红梅记之“鬼怨”》《扈家庄》《巡营》《拦马》《山伯临终》《战冀州》等,表演者除了袁陈玉之外,大多都是本次大赛的银奖和铜奖得主。

3008x2005_610668e1c96a9.jpeg

《钟馗嫁妹》(主演:郭鸿杰  铜奖)

鬼魂.jpeg

《红梅记之“鬼怨”》(主演:谭清怡  银奖)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对此表示,“展演的剧目只是参赛折子戏中的一小部分,虽然他们未必是在这次大赛中取得最高分数的,但他们是每个行当的代表,也是很有潜力的后备军。”

这样的剧目安排也赢得业内专家学者的点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粤剧研究专家董上德对南都记者表示,这次展演剧目表演者的安排很见心思。“首先,让获得银奖和铜奖的演员来表演,除了给演员们极大的鼓励之外,也提高他们的信心,更营造了一种大家一起奋进、提升技艺的氛围。其次,这次展演剧目涵括的行当也很多样,有花脸、花旦、武旦、老旦、小生、武生等,显示了院团想要改变过去因生旦戏独霸舞台而导致部分行当衰落的局面的决心和信心。最后,这次的展演出现了很多年轻面孔,有的演员甚至不满20岁,他们显然在功架方面下了苦功,在舞台呈现方面很具观赏性,当然,他们的唱功还略显稚嫩,还要再努力。”

扈 家庄.jpeg

《扈家庄》(主演:李思思  铜奖)

3008x2005_610668a0286b8.jpeg《巡营》(主演:袁陈玉  金奖)

发掘了很多年轻演员,行当相当齐全

本届大赛得到了众多粤剧名家和前辈的支持和肯定。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广东戏剧家协会主席,大赛评委之一丁凡说:“广东粤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是青年演员发展和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促进青年演员艺术进步的好平台!演艺大赛对他们提高自身表演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广东八和会馆永远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非遗传承人,大赛评委之一小神鹰说:“本届大赛剧院很重视,发掘了很多年轻演员,行当相当齐全,而且有一定的艺术质量,充分说明了粤剧事业后继有人。我们要牢记举办演艺大赛的初衷,就是要弘扬和传承粤剧艺术!”

拦马.jpeg

《拦马》(主演:黄文意  银奖)

山伯.jpeg

《山伯临终》(主演:康健  银奖)

战冀州.jpeg

《战冀州》(主演:林飞鸿  铜奖)

国家一级编剧,广东粤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大赛评委之一何笃忠则表示:“今年的演艺大赛非常出彩,和上年比呈现了很多不同的特点。青年演员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原来表演的基础上能总结不足,找到差距,在表演技巧上有了新的进展、突破和提高,并逐步学会了通过唱念做打的技巧演绎剧情、刻画人物。这充分体现了广东粤剧院团结、合作、互助、奋进的宝贵精神。”

国家一级演员,广州市非遗传承人、红派艺术传人,大赛评委之一郭凤女说:“好开心看到了很多青年演员的进步。正是因为有演艺大赛这个平台,青年演员尽心尽力去赛出精神、赛出勇敢拼搏,踏上舞台去展示了风采!非常好!”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钟永红 通讯员 祝燕彩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