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明儿童文学新著《亲娘》再现战时军民鱼水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8-02 15:20

8月1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红土地上的革命与人性之歌:《亲娘》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亲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联合推出的一部红色题材儿童文学作品。2019年,孟宪明先生到上饶采风,上饶集中营两个素昧平生的人成为母子的感人故事,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亲娘》这部作品即以红色革命背景下这对特殊关系的母子生离死别的故事,串连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从江西上饶集中营开篇,写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贯穿作品主人公冬生战斗的一生。战火让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母子、父女,他们彼此温暖,又经历生死,其中情感的真挚与浓烈令人震撼。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4周年的日子里,推出这部党、军队、人民三位一体主题的作品,我们觉得具有特别的意义。作品以凄美的故事、动人的情感、细致的景物和民俗描写,充分诠释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伟大论断。”

1合影1.JPG

研讨会嘉宾合影

军民鱼水情情重如山

作为小说的重要基石,“情节”和“情感”支撑着小说的成败。著名作家、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海飞认为《亲娘》这部作品“是感天动地的亲情、真情、大爱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他说:“孟宪明先生把以情动人的优势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使《亲娘》这部作品军民鱼水情情重如山、情深如海。全书格局宏大,感情丰富,用10万字阐述百年巨变,宣扬了忠诚与牺牲、慈与孝的民族品格。”

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也被此书中的“母子情”“父女情”“军民鱼水情”深深地感动,他表示:“这部作品是关于‘共产党与人民’‘新四军与群众’之间的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感情’书写。这‘情’里,有认可、有关爱、有思念、有惦记、有担忧、有母爱、有父爱、有阶级爱、有人间大爱。读着《亲娘》,在一条红色的‘情’的内在主线的贯穿下,我们就像观看一部影视大片,那一幕幕情真意切的画面,带我们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感受着历史的风云变化,体会着那种伟大的党的初心与人民的殷切心意。”

《亲娘》的画面感很强,这一方面来源于作者的叙事技巧,使得作品犹如一幅肆意泼洒的水墨画,浓淡相宜。另一方面也由于插画和装帧的用心。编剧、资深编辑肖桂林表示:“本书的插图也参与了文学创作,其与文字风格和谐一致,贴切并很有力地烘托了主题,为人物塑造给予可视性的有机引领,深入解读与助力凸显了核心人物的风骨与性格。”海飞也说:“全黑的封底颜色很深,封面的的红也很鲜亮,黑象征着百年沧桑,共产党跟百年黑暗做斗争,红也红得很彻底,全红的书封,书里面有五个跨页的套红,反差很明显,处处是红与黑的纠结,处处是红与黑的波及,红与黑的视觉冲击难以言喻。”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这部作品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孟宪明担任影视编剧已久,运用镜头语言的经验丰富、老到。王泉根教授也通过视频向研讨会表示:“《亲娘》作为小说故事性非常强,人物也非常丰满,故事充满了悬念,它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文学的蓝本,也可以把它变成电视、电影,变成其他的艺术形式。”

IMG_1517.JPG

首部与新四军相关的儿童文学

如何为儿童讲述革命历史?如何在葆有儿童视角的同时为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传递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这是红色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者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如何叙述故事很重要。他说:“《亲娘》整个叙事过程特别干净利落,不拖沓。孟宪明有一种化繁为简、惜墨如金、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很多作家不具备的。同时,他在叙事过程中还突出了很多细节,比如母亲等待儿子的时候,宁死也不喝鱼汤;怕儿子找不到她,她专门回去住在原来的地方;专门去照相馆照了张照片,留给儿子;包括高满冬当了将军以后,正式改名梁冬生,回到母亲的墓地旁,跟母亲说话,给母亲守灵。作者在化繁为简过程中,并没有把细节漏掉,这也是作品的成功之处,也是很多作家做不到的。”

关于故事的选材,多位专家也对《亲娘》称赞不已。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表示:“这部作品选材特别独特。为什么独特?因为选的是皖南事变,这与别的红色主题作品不一样,皖南事变是重大事件。”海飞也认为:“在我国的红色儿童文学、军旅儿童文学创作中,与新四军有关的儿童文学一直是近乎缺位的短板,我觉得这次《亲娘》把它补上了。从皖南事变9000多名新四军的战死到大胜孟良崮、解放开封、淮海大战、强渡长江到攻克南京、解放福州舟山,一直到抗美援朝,我觉得《亲娘》把这新四军这一条线串下来了。”

对历史的书写不仅仅只有回望的目光,其还与现实精神紧密相连。儿童文学作家翌平表示,《亲娘》体现出一种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他说:“儿童文学作品很值得探讨的一点就是它的现实观。读孟老师的作品可以感到,他是非常精巧地用母寻儿、儿找母的一条红线,串起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作者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关于儿童文学现实观的认知,所有的内容、所有的表达肯定是非常飘浮或者悬置的。但是孟老师非常坚决,也非常明显地把现实主义描述了出来。”

谈及《亲娘》的书写视角,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表示:“小说叙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世界的融合,是多视角的转换。宪明在视角转换中很好地完成了对历史进程的书写。”而谈及如何面向儿童讲述革命历史,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华读书报》编委陈香说:“要在‘儿童’这个方圆之内,把复杂多面的战争主题转化为小读者可理解的叙述,无从避免生命暴力,却要把故事讲得不刺激感官却能震撼心灵,要把最强烈的仇恨和最残酷的死亡消解在温情的叙述之中,其艰难可想而知。《亲娘》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叙事,选取了一个小切口的叙事,将视角从战场上转出,以战争背景下的个人化叙事重写战争题材,对普通大众在战争中遭遇的不幸和苦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对叙事视角的精心选择,该著在淡化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之时,也避免了集体记忆裹挟下对个体记忆和情感的遮蔽,丰富着我们关于战争历史与苦难的记忆。”

谈及自己的创作,孟宪明表示,自己的文学创作就是想唤起人生的传奇感,以及传奇感下的真情。他说:“文学如果没有真的力量,就没有意义,历史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真的。很感谢这么一段缘分,让我可以讲一讲这个红土地上的故事。”

据悉,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受到文坛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入选中国出版协会“献礼百年——红色主题儿童图书展”百种图书书目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度第二季影响力图书”。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