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各家银行即将开始密集披露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21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上半年商业银行整体营收增速向好、拨备覆盖率有所上升,不良贷款环比略升的同时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整体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近一周以来,银行股涨势较好,由于经济回暖,各大券商和研究机构也对今年上半年的银行业做出了较好的预期。
商业银行利润继续增加,保持较强风险抵补能力
从银保监会发布的上半年商业银行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盈利提速,国有行增速超预期,而经济回暖带动资产质量整体改善,风险抵补能力增强,资本充足率则稳中略降。
202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9%,较上季末下降0.89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季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74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3.23%,较上季末上升6.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39%,较上季末上升0.02个百分点。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行业盈利增速回升幅度高于营收及拨备前净利润,拨备计提力度减弱和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是重要影响因素。
资产质量改善 不良贷款率略降
同样的,随着经济回暖,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提升有助于修复疫情期间受损的资产负债表,改善商业银行的不良生成水平。
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56.2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52.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8万亿元。
但是年初以来,银行信贷投放维持了较大强度,资本消耗加大。信贷资产方面,2021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0%,较上季末下降0.1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1%,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48%,较上季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银行股被“错杀”了吗? 多数券商看好接下来走势
近一周来,银行股板块的股价开始回升,8月9-10日两个交易日内,中信银行指数上涨 4.2%, 同期沪深 300指数上涨 2.5%,银行指数跑赢 1.7%。而回顾此前两个月,银行股持续回调、跌幅明显,具体怎么看?
图:银行板块近两月股价走势
关于银行股的调整,光大证券研报指出,这与北向资金的流出、整体的政策风向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关。
银行板块是北向资金重点持仓的行业之一,7 月份银行板块北向资金净流入额为-58.3 亿,在中信一级行业中处于最后一位,而同期计算机、电子行业净流入分别为 42.4、40.6 亿,分列第一和第二位。
而在7月降准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聪明的钱”更倾向于成长股。权益市场资金也在成长板块与价值板块之间出现一定轮动。7 月 7 日-30 日期间,科创板、创业板分别上涨 1.4%、 0.7%,而以价值股为主的上证 50 跌幅达 8.5%。 同时政策风险对银行股造成一定“误伤”。一是央行“意外”降准,令市场担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需要让利实体经济。二是针对城投平台隐性债务监管的15号文,令市场担忧银行资产配置面临一定结构性“资产荒”,担心资产质量是否会出现恶化。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本轮银行股估值调整到位,而龙头银行股在调整中被明显“错杀”,当前是绝佳低位布局时点。 随着银行业中期业绩的逐步披露,结合2季度监管数据来看,平安证券分析师袁喆奇表示,行业的基本面伴随着经济的平稳运行仍在延续改善。他指出,目前板块静态估值仅0.67倍,处在历史绝对低位,安全边际充分,展望下半年,经济稳中向好的经济趋势不变,所以看好板块估值修复的行情,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不过,投资者还需要持续关注银行资产质量指标波动情况,目前仍存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造成利差进一步收窄以及房地产贷款监管造成新增贷款投放压力的风险。
奥一新闻记者 麦妙钿
编辑:麦妙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