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深圳七夕活动邀4组文明家庭讲述“爱在朝夕”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8-14 15:51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七夕又被称作“女儿节”,透着婉约、浪漫的气质。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节日,“七夕”既承载了传统文化对天地星辰的哲学崇拜、又饱含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为更好弘扬节日文化内涵,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8月12-13日,由市文明办主办、深圳出版集团弘文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在罗湖书城举行,旨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截屏2021-08-14 下午3.27.36.png


4组文明家庭讲人生经历

爱情的一个重要落点是家庭。8月12日,“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之一——“相约佳‘七’,爱在朝夕”文明家庭访谈活动在罗湖书城举行。活动通过4组文明家庭对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的讲,与现场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树立起相亲相爱、守望相助的婚姻观和积极奋进、融小我于大我的社会价值观,营造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进步的氛围。

活动中,来自景田社区的陈如豪夫妇首先与市民读者分享了营造家庭和谐氛围的秘诀。“懂得互相谦让是我们夫妻二人共同的特点。”陈如豪说道。他们的儿子陈文亮是一名巡警,1997年,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不醒。20年如一日,陈如豪夫妇坚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感动着周围的人。在支援家乡建设、抗震救灾捐款捐物中,夫妻俩拿出12万元存款帮助受灾群众。“虽然儿子还没有意识,但我知道,全社会都在关心他、爱护他,他很幸福。”妻子吴清琴朴实的语言感染了许多在场读者。

提到“凤凰涅槃”艺术团团长郭丽英,深圳市民无人不知。她带着癌症病友四处义演,大爱之举被广为传颂。与之前报道中的大爱精神不同,活动中,她与丈夫刘秀夫为读者讲了夫妻二人间、与子女间的故事。

此外,来自光明区马田街道的唐金花家庭也向现场的读者观众展示了经营家庭的方法技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的黄文德家庭也向读者分享了自己“家和万事兴”的故事。

截屏2021-08-14 下午3.27.23.png


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七夕的文化内涵

8月13日,《七夕节:神话传说与风俗礼仪》文化讲座在罗湖书城举行。活动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许石林从七夕节的来源、与七夕有关的风俗习惯、文艺作品三个方面带领市民读者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七夕的文化内涵。

许石林表示,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但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大东》中就已有七夕的记载。

他认为,七夕节作为中国最早的情人节,也是一个提倡男女相亲的节日。活动中,许石林就民俗学家提出的“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谈到七夕同样是当代女子的提升修养的节日。同时,许石林还呼吁男女交往要“以谊相处”,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规则。

出于防控疫情需要,此次文化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进行。丰富翔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轻松幽默的表风格,让活动收到现场读者观众的阵阵掌声,观看直播的市民也纷纷弹幕刷屏点赞。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