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红”医师?是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健康资讯的传播者,更是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实践者。他们中的多数并不追求变现、拒绝带货,用文字、文图、视频、直播科普更多健康知识。8月19日第四个医师节来临之际,南都健康联盟用文字和视频,持续关注并讲述广东“网红”医师的科普故事,记录他们“翻红”的足迹。
人物名片
乔贵宾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入驻平台:抖音、西瓜视频、好看视频
昵称:胸外科乔贵宾主任
“触网”时间:2008年
科普故事:近几年来发布近两千条科普小视频,新冠疫情期间为网友进行大量疫情相关科普解读,深受欢迎。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乔贵宾,是胸外科专家,同时也是多个短视频平台的医生大V。近几年,乔贵宾在抖音、西瓜视频、好看视频上,发布了近两千条科普内容,“胸外科乔贵宾主任”的账号保持了日更一次以上的活跃节奏。
临床专家为什么投身于网络科普?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乔贵宾,他说,做科普始于想“辟谣”,也吃到过被人曲解的苦头,但网络科普、直播让他帮到了更多的病人,对临床工作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他甘之如饴。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乔贵宾
做科普源于想回击不科学信息
乔贵宾关注医学科普已有十多年,最早是“丁香医生”“好大夫”,2011年开始发微博,算得上最早一批“触网”的医学大V之一。
最开始,乔贵宾把这些网络平台当成“笔记本”,随时发点工作心得,往往是只言片语,或者病例的简短记录,因为他有记日记、笔记的习惯,发现有网络这个平台后,就不用再往本子上记了。
乔贵宾真正投入科普工作,是从2018年开始,“我看到网络上有一些假消息、假专家,包括我自己擅长的肺结节、肺癌领域,在各种平台上弥漫着很多不科学的东西,我就很想站出来,把真正科学的东西告诉大家,否则会形成‘劣币逐良币’的情况”。
2018年10月,乔贵宾开始在西瓜视频发布科普视频,一年后形成了稳定的更新节奏,至今已发布600多条;2020年4月,他开始在抖音发布科普视频,保持了日更节奏;2020年初,他还开始在好看视频发视频。在微博平台,他也时不时更新,或发科普长文,或发感想,或发病例,或发视频,形式多样。
乔贵宾在抖音发布视频已有200多条。
开车改为坐地铁 上班路上刷手机构思科普选题
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胸外科专家,乔贵宾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碌,每年光大手术就要做四五百台,从哪里挤时间拍视频、写文章?他干脆不再开车上班,改为挤地铁,在地铁上拿手机刷新闻、行业热点、看文献,构思选题,七点多钟到了办公室,就架起手机,打开自拍模式,对着镜头开始讲,到八点就能发出去了。
熟练了之后,多的时候他一天能拍5条这样的小视频。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要求,他还会转换横屏、竖屏,做不同时长和版本的科普小视频。
科普选题上,就从看诊时病人问得最多的内容入手,一开始,他常做关于肺部结节、肺癌的科普讲解,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紧跟形势,向公众讲解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的各种知识,还被平台邀为专家讲团。
几年下来,在抖音、西瓜视频,他都拥有了近百万粉丝,不少视频得到了数十万点赞、数百万阅读量。
对于从医35年,还系统学习过流行病学的乔贵宾来说,准备内容并不难,“我们作为老医生,知识体系已经比较系统,也了解病人想知道什么,这些东西都是信手拈来的”。
但要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还是要花心思。乔贵宾记得,有一次讲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体内的“炎症风暴”,为了讲得足够清楚,他拿了两张纸在桌子上画这个“炎症风暴”的产生原理,“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焦虑,又不懂这些,来讲这样的内容,一下子就‘爆’了”。
乔贵宾在办公室准备录制科普小视频。
尝试做直播 帮到更多病人
为了做好科普,乔贵宾涉猎了文字、视频、直播等各种形式。第一场直播的情形他现在还记得清楚,那是在2020年春节假期快结束时,有家平台负责人问他,马上要复工复学了,关于怎么做防护的问题能不能做直播讲解一下?他意识这的确是大家急需了解的实用知识,答应下来,准备了好几天,查各种资料、文献,做了自己的第一次直播,当时有几百万人在线观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连我十几年前的老病人都重新联系到我了,说终于找到乔主任了”。
经过后来的多次尝试,乔贵宾发现,直播这种形式对于诊疗工作具有积极的补充作用。平时看门诊病人,一上午他最多看40个,还有很多病人挂不到号,但通过直播,他能够统一解答很多患者的疑问,“其实病人的问题有90%都是一样的”,还有一部分挂不到号的患者,会在直播中把自己的报告发给他,他如果发现是需要立即手术的情况,过后会直接找到患者叫他来看诊,“所以说,这种形式是对我们临床工作的补充,就像一个大型的网上‘义诊’”。
在网上露面多了,从各地赶来找他看病的病人也变多了,有一次他发了一个长了巨大肿瘤的病例,几天后,他的门诊就又来了好几例类似的病人,“以前我们病人还是华南地区的多,现在有更多北方省份的人过来了”。
乔贵宾在西瓜视频的主页。
科普内容被曲解 积累应对和预防经验
做知识传播者,也会遭遇被人误解,甚至是刻意曲解的情况。去年,乔贵宾看到一个日本学者关于茶水与新冠病毒的研究报道,本想做个解读,提醒大家这项研究结果尚未发表,只是个体外实验,要理性看待、不要轻信,谁知,视频发出去后,被一些人掐头去尾、截取使用,反而变成了“茶水能够杀灭新冠病毒”这样并不准确的说法。
后来,为了澄清这种误解,他又做了文字、视频的“辟谣”科普,发在各个平台。
谈起这件事,乔贵宾很感慨,“我本来是想辟谣,没想到,讲的内容被人截取之后变成了新的‘谣言’”,他说,也从这件事学到点经验,以后再碰到这类辟谣的内容,不能再过多陈述谣言本身的东西,以预防这样的情况。
对于医生做科普,他最强调的还是严谨,要讲有科学依据的东西,要查文献,同时也不能夹杂私心,“我们专业医生做的科普,同行都在关注,如果你做得不专业,有其他目的,一定会招来非议,对职业生涯是有影响的”。
乔贵宾在为录视频做准备。
做“网红”可以 拒绝“带货”
知名度带来的有影响力,也有嗅着流量上门的商人。对于找他做广告、“带货”的,乔贵宾说,这种情况他是坚决拒绝的,“我是输出知识的,不是输出产品的,我现在在医院里面做医生,不能做那种”。
现在网络上的医生大V越来越多,有人愿意称他们为“网红”医生,乔贵宾说,他一开始很排斥“网红”这种说法,但后来又接受了,“既然要做科普,就不要拒绝做‘网红’,‘网红’其实就是大家接受你嘛,受众更多了,知道你的人更多了,那么,如果你的内容是科学的正确的,那不是很好嘛!”
今年以来,乔贵宾在网上做科普的频率变小了,他说,想在以后有时间时,对科普内容做更系统的规划,做出更为专业、成体系的东西。
对于网友的各种评论反馈,他能查看、互动的时间很少,只是叫学生助手帮忙筛选出需要来看诊的病人或需解答的疑问,能帮到病人即可,“现在自媒体时代鱼龙混杂,网上什么心态的人都有,难免有人骂、说风凉话,但这些是少数,真正的医生发布真正好的内容,只要你是真的想帮助大家,而不是要卖什么东西,反响就会好”,乔贵宾说。
专题策划、统筹:王道斌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实习生张坤
通讯员:郝黎 张蓝溪 靳婷
摄影:南都记者吴佳琳 李琳 实习生林丽珊 吴诗欣
编辑:李文,王道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红”路上的广东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