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文×黄几双人画展,探讨自我与他者的 “ 中间世界 ”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8-17 08:37

即日至9月3日,由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主办的新一期FREE计划双人展——嘉文×黄几「双重曝光」在越秀区的东湖路非空间举行。两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李嘉文和黄几,通过近20件掺杂着趣味、诡辩、荒诞与哲思的当代水墨作品,探讨自我与他者的 “ 中间世界 ” 的存在。

在开幕现场,两位艺术家分享了他们相识相知到结成二人创作小组的历程,他们在艺术之路上的探索与思考。

WechatIMG2886.jpeg

左:李嘉文  右:黄几

李嘉文来自河南洛阳,自幼爱画。童年在国企集体成长的经历,让她在创作上一直关注 “ 集体 ” 以及集体中 “ 个体 ” 的存在,并在形式语言上不断探索。她的作品常常以不同视角下的人物志为始发,围绕着 “ 集群 ” “ 矩阵 ” 等关键词,结合生长中的笔墨形式,展现一种由社会关系所启发的,以 “ 形象 ” 与 “ 身份 ” 建构的生命形态。

黄几来自广东阳江,书法是他对一切艺术认知的起点,他对艺术的很多领悟都是从书法中获得。在创作上,黄几并不拘泥传统,而是以跨媒介的观念作为创作方法,注重对传统文脉的挖掘和概念的反思,着眼于表现日常事物的非日常状态,关注多元文化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在现代书法、新水墨、现代水墨人物画、录像和装置等不同领域中探索视觉和叙事的关联。

本次双人展是青年艺术家黄几与李嘉文首次以双人联合创作的方式创作并举办的展览,也是二人创作小组的首次正式亮相。

嘉文在前言中写道:在某种程度上,双重曝光展现了自我与他者的中间世界。梅洛 · 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写道:“ 我与他人缔结一个约定,我决定生活在我给他人和自己留出同样多位置的一个中间世界。” “ 双重曝光 ” 力图探讨 “ 中间世界 ” 的存在。在那个场域中,他我共在。

而对黄几而言,“ 曝光也有一种公开的意味。双重曝光可以理解为双重公开,首先是公开我们的新作,然后是公开我们的创作关系。对我们而言,这个展览就像是一场仪式,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因合作而碰撞出来的作品,以及这些碰撞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展览,两位艺术家一共带来了19件当代水墨作品及1件霓虹灯装置,有他们今年携手完成的联合创作,也有少量各自独立完成的作品。作品涉及的主题从 “ 双重 ” 到 “ 曝光 ” 再到 “ 光 ”,中间掺杂着趣味、诡辩、荒诞与哲思,从不同角度透露出两位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反思。

嘉文:纵然是一条单行线也要活得有滋味

双人创作小组带来的新作品有什么样的含义?希望带来什么样的探索呢?记者采访了李嘉文。

南都:《五音》系列作品想表达什么?

李嘉文:提到“五”,我会想到很多东西,五行、五音、五色,最终我选择了五音。因为中国古代的五音就是琴谱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5个音调分别对应do,re,mi,so,la,这五个音可以和谐地共鸣,形成一个非常美妙的旋律,也可以互相冲撞在一起成为噪音。

WechatIMG2885.jpeg

《五音》系列作品 嘉文×黄几

南都:这和您在创作上一直关注“集体”及集体中的“个体”有共通之处吗?

李嘉文:其实我觉得“五音”跟人的状态是一样的。我一直在研究的是人和人的状态,人和集群,其实也就是集群下的个人状态。所以我原来的一些图示都是“列队式”的,它是很整齐排列的。因为当代社会下我们每个人虽然是个体的人,但其实都是处在集群之中,我们脱离了谁,任何事情都完成不了,甚至寸步难行。比如粮食不是我们自己种的,盐都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我一天都离不开他人。

南都:有什么其他原因促使您对“集群”更加关注吗?

李嘉文:我小时候是在《你好,李焕英》电影里那种国企家属院里长大,读的也是子弟学校,一直都是和大院里的小伙伴一起。高中后,我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哪里来的都有,瞬间感觉世界不一样了。在此之前,我没有意识到人原来是这么集群化的一个状态。这个印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到我学了艺术。我其实只是使用了艺术方式去表达、去反思这个问题。

南都:《九歌》这件作品又想表达什么?

李嘉文:“九歌”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其实是屈原一个很著名的作品。我想如果五个台灯就可以唱歌的话,那九个应该是更好的,这是受屈原启发。之后可能会继续发展,比如说有了“五个”的状态,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包括七个、九个或者是十一个,但是我都会选择单数,因为我觉得人还是孤独的。

WechatIMG2884.jpeg

《九歌》嘉文×黄几

南都:所以这幅作品是想在集群中展示一种孤独感?

李嘉文:在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要孤独地走完自己的旅程。与其说是孤独,我更多的是说孤单,就是lonely和alone的区别,我觉得是孤单。孤单才会使人慎独、使人反思,这才是人的状态。如果我们生下来的任务就是成为一百颗螺丝钉中的一颗,成为一个分母上的分子,我觉得这不是人类。

南都:可以理解为您的系列作品是反思个人在群体中的孤单吗?

李嘉文:这只是一部分,但其实我还是有更积极的一个期望。因为无论是这一张《九歌》还是之前画的作品,它们都不是完全复制的,它们各有性格。比如说这个灯,它还是稍有区别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长相一样,都是有区别的。包括我之前画的以人为题材的作品,他们虽然都是穿着一样的制服,但他们每个人脸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有性格的,而我觉得这也是人性的闪光。

南都:也就是说想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个体的不同和孤单?

李嘉文:我觉得是更积极的,相当于尼采和叔本华的区别。人生纵然是一条单行线,但是我处在这样的情况中,我也要活得有滋有味。也就是说,人是很孤单的,活在群体当中的,要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但每个人还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在群体中,个人的一个复杂的双重关系。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丰奕姿

编辑: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