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金域医学(603882.SH)发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金域医学营业收入54.55亿元。半年报发出后,今日金域医学A股市场开盘持续走跌,截至收盘,报125.519元/股,跌8%。
规模效应促毛利率提高
2021年上半年,金域医学营业收入54.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01%,实现净利润10.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29亿元,分别同增90.55%和91.43%。对于业绩增长,金域医学表示,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等地区开展新冠核酸检测,今年上半年累计检测量超过9900万人份。此外,规模效应、项目结构优化将公司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4.77%提升至46.36%,提高了1.59个百分点。
半年报中,金域医学对“三位一体”作战体系进行了说明,并对移动检测车和气膜实验室进行详细介绍。金域医学称,上半年公司建立了中心实验室、“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和“猎鹰号”移动检测车等“三位一体”的联合作战体系,可适应多种抗疫场景需求。
金域医学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汪令来曾向奥一新闻记者介绍,气膜实验室和移动检测车多次支援南京、扬州、郑州、张家界等地的抗疫。“今年‘5.21’广州、广东疫情发生后,我们迅速决定要在广州体育馆建设‘猎鹰号’气膜实验室。这相当于再造一个广州总部中心实验室的产能。短短几天,我们就将金域在广州本地的常规产能提升10倍,达到52万管/天,如按10混1计算,每天可检测520万人份,成为全球单日产能最大的机构,有效支持了广州抗疫。”据介绍,“猎鹰号”移动检测车由以钟南山院士担任主任的广州实验室、国家呼吸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指导,由金域医学运营。日检测产能为5000管,若按10混1的方式,日检测产能可达5万人份。
奥一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业内,除了金域医学,已有多家检测企业布局移动检测车。日前,硕世生物发布公告变更经营范围,增加汽车新车销售,主要涉及移动方舱实验室和移动检测车。
股价表现不佳或因股东减持
从半年报看,金域医学常规业务和新冠业务均有所增长。报告期内,金域医学常规业务(总业务收入扣除新冠)收入33.46亿元,较2020年增长47.60%,较2019年增长31.57%。具体到细分领域,其实体肿瘤诊断业务收入较同期增长57.11%;血液疾病诊断业务较2020年增长39.9%,较2019年增长69.64%。
尽管金域医学今年一二季度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股价表现却不及去年。今年1月公司股价触及178.55元/股,但随后快速下跌。尽管二季度股价有所回调,但最新股价距离最高点仍跌去近28.9%。
多股东的多次减持或许是金域医学股价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自股份解禁之后,金域医学的两位发起人、原第二第三大股东国开博裕一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国开博裕)、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下称国创开元)均大手笔减持。
早在6月8日,金域医学于盘后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6%的股份。此次减持顶格完成,国创开元持有公司股份减少至0.71%。此外,上海辰德惟敬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天津君睿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均在解禁后持续减持金域医学。同时,金域医学董监高也下场减持。6月23日,公司董监高汪令来、于世辉合计减持5.19万股。
提醒集采风险 机构加仓仍看好发展前景
除了高管减持,市场对于金域医学新冠检测业务的持续性存有隐忧。同时,集采风险也笼罩着金域医学的发展前景。
对于集采,金域医学在半年报中提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级政府逐步实施核酸检测项目“技耗分离”,对新冠试剂及耗材实行集中采购,检验技术服务单独收费,未来检验服务项目降价可能常态化。同时,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更多地区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诊疗服务中检验项目从利润项转变为成本项,可能会出现检验项目外包、以及实验室整体外包比例的提升,并且医院会对成本更敏感,检验外包合作折扣率会持续降低,单院标本量也会受到影响。如不能以有效的规模化、精益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对冲降价影响,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业绩造成影响。
医疗器械营销培训专家王强分析道,关于新冠检测试剂的集采已经在多个省份实行,且价格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多数企业甚至以成本价中标。他认为,相关检测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国内国外双线布局,借助这次风口,大幅提升销售业绩。
业内人士透露,随着医保控费,来自医院的检验单或将变少,这将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营收造成影响。在此大环境下,目前第三方检验机构除了推进规模化经营、降低管理成本外,还需发力推动研发高端、高毛利的分子检测项目。
在目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外疫情持续的局面下,资本市场仍有不少看好金域医学的机构。一季报显示,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和万家行业优选混合基金均位列金域医学前10大股东之列。其中,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基金持股387.01万股,持股比例0.84%,是金域医学第10大股东,持股净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63%。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