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8月16日中午12时,伴随着鞭炮声声,惠州大亚湾澳头渔港的104艘港澳流动渔船有序起航,奔赴蔚蓝大海渔场,进入新一轮生产周期。据悉,截至8月16日,惠州市共有141艘港澳流动渔船通过核验可以开渔复产,登船的928名渔民、渔工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据悉,针对国内疫情多地散发的态势和渔港管控政策措施的调整,惠州通过“定人联船”网格化管理机制对流动渔民、内地渔工进行名单管理,对渔民实行“两检两阴”政策。港澳休渔的渔民和内地低风险地区渔工持3天有效核酸检测证明到惠州渔港后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并持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或不适宜接种凭证方可登船出海。同时,对申请开渔的港澳流动渔船登船进行“不安全,不出海”核查,检查船舶北斗、AIS等船载终端是否在线,核验船舶证书、船员持证情况、渔船标识、渔船安全、救生消防、通导等设施设备,对渔船携带渔具及渔具网目尺寸等进行检测,预防渔船“带病”出海生产作业,落实渔船渔民安全责任。
为帮助港澳流动渔民顺利复工复产,惠州专门开展了以副市长冯起忠为总指挥的惠州市港澳流动渔民“平安开渔”专项行动,具体内容包括港澳流动渔船渔民和渔港所在地镇街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查漏补种;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宣传;实施渔港、渔船、渔民分类管控;涉渔“三无”船舶整治;组织开渔复产港澳流动渔民核酸检测;查验开渔复产港澳流动渔民疫苗接种证明;查验港澳流动渔船船载通导设备是否正常在线运作;开渔前组织港澳流动渔船安全检查,按照安全生产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做到“不安全,不出海”;做好海岸线、渔港、码头管控,动员相关镇村居民参与联防联控,严防利用各类船舶和港澳流动渔船进行偷渡、违规上岸行为;实施渔民、渔工人文关怀等。
在开渔前,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市流渔协会和基层流渔协会购置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控物资派发给开渔的港澳流动渔船,并要求每艘复产渔船每个航次必须配备足量的防控物资;对港澳流动渔民和内地渔工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并在其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组织补给力量,为港澳流动渔船、渔民、渔工进行生活物资补给;为方便渔民生产生活,还协调了香港有关部门,为在香港水域生产的渔民、内地渔工提供免费疫苗接种和免费核酸检测。
“通过严格管控和加强服务相结合,惠州市港澳流动渔民得以顺利开渔复产。”据惠州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惠州市港澳流动渔船进入新的生产周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市农业农村局、市港澳流动渔民协会将会进一步加强管控和服务,做到防控疫情和生产两不误。
编辑:黄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