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区之力提升城中村食品安全,深圳福田将打造围村美食街区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8-20 20:16

一食一饭系心间,一餐一饮有监管。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净化城中村食品经营环境,8月20日,福田城中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动正式启动。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围绕“创食品安全城,做健康深圳人”主题,福田区将全面整治城中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打造“看得见”的城中村美食。

800x533_611f94cdb2d5e.jpg

800x533_611f94cdcbe2f.jpg

800x533_611f94cdd0158.jpg

全面摸底调查,“打击一批、提升一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典型的食品输入型城市,深圳的食品安全面临外来食品多、食品消费人数多、消费结构复杂等挑战。近年来,福田区城中村食品安全提升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周围居民群众饮食习惯、经济条件、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城中村”食品安全监管依然存在不少的难题。

今年是深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决胜之年。开展城中村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是补齐短板,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关键环节。启动仪式上,福田区食药安委副主任黄晓战介绍,福田区将举全区之力落实城中村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各项任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介绍,行动将重点整治“黑店”“黑窝点”“黑作坊”等未经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餐饮企业后厨卫生整洁、食材安全可溯、加工操作规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简称,福田监管局)将对全区城中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摸底调查,对各不同类型食品单位梳理归类,采取对应监管措施。根据不同类型,按照“一宣传、二整治、三规范、四提升”的步骤,实现“打击一批、提升一批、规范整体”效果。

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三小”店铺,将进一步完善合法登记的“三小”监管机制,引导“三小”到划定区域生产经营,实行“三小”分类监管,鼓励大型连锁食品企业参与“三小”经营,提升“三小”品质控制和安全水平。


打造食品安全+美食文化“明星街区”

值得关注的是,福田监管局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结合城中村餐饮实际,制定了《城中村餐饮店标准及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简称,城中村操作规范),供城中村餐饮单位对照提升。该标准分为基础和高阶,所有城中村餐饮店务必达到基础要求。

符合高阶要求的,则可作为城中村食品安全明星店予以鼓励推广,或被打造成食品安全+美食文化“明星店”。

对于符合城中村操作规范(高阶)要求的城中村餐饮店,由市场监管局审定后形成“安全”餐厅名单,纳进福田美食地图给予推广。“安全”餐厅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再符合规范要求的餐厅及时进行淘汰。“安全”餐厅名单同时推送给网络订餐平台,由网络订餐平台结合“美食”口碑、特色等因素,遴选出一批“安全+美食”餐厅,给予线上推广。鼓励集中连片,打造食品安全+美食文化“明星街区”,街区内积极引进培育特色美食,植入美食文化,打造特色饮食。


文:张艳丽

编辑:陈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福田城中村食品安全提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