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源自主可控关系粮食安全。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行了“聚焦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会上,该院农村研究所副所长张强指出,对照国家种业战略性产业发展定位要求和国际种业中心建设标准,广州将在创新种业育繁推组织方式、科学布局种子繁育生产基地、培育现代化大型种业集团、完善现代种业发展平台等方面,继续突破、提升。
2017年3月,广州种业投资推介暨种业联盟成立大会消息称,广东省将打造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加强财政扶持。按照规划,种植、水产、畜禽等100多个项目的种业中心将在2025年达到5000亿元产值。
中国当前的种业状况,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短板弱项。2020年12月,新华社下属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称,近年中国种业发展取得了进步,但存在入门门槛较低、科研与市场脱节、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目前面临着模仿抄袭成风、种子企业小而多、小而散、“洋种子”威胁加剧等多重困境。
早先于2016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规划(2016-2025年)》。该规划提出,提升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包括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育种材料筛选、组合选配和测试、新品种试验示范。以及,培育和壮大“育繁推一体化”核心企业、搭建商业化育种研发交易平台。
张强表示,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与发展,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取得成效。业内专家称,种业政策支持和资本投资正在加速。
南沙区东涌镇规划建设广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即种业小镇,共5.5平方公里。根据2020年3月发布的《广州市南沙区促进广州种业小镇发展扶持办法》,上一年度全球种业品牌排名前10名和全国种业品牌排名前10名的种业企业落户小镇、实缴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区财政给予每家扶持对象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21年5月26日,广州种业小镇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划方案进行公示,规划人口8.19万人,总建筑面积为378.59万平方米。
7月30日,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计划打造“种业资本运作平台”“种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种业产业交易信息化(大数据)平台” 三个平台。在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指导下,恒健控股公司是牵头单位,推荐广东省种业集团组建工作。恒健官方消息称,完成了入股华农大种业公司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并出资4亿元启动注册工作。
恒健控股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20日,是由广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主业板块是资本运营、基金投资和股权管理。
恒健代表广东省政府持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股权,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30多家。省种业集团将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金融资本,“恒健系”基金群予以支持,推动建设大湾区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和现代种业产业园。
从省级层面,广东省已把“打好种业翻身仗”列入了《农业农村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1年度工作要点》,具体包括有: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开展荔枝、香蕉、白羽肉鸡、瘦肉型猪、水产等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新建一批特色蔬菜、岭南优质水果、特种经济作物等国家和省级资源库(圃)。
官方数据披露,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
《南方农村报》4月15日报道披露,以广东地区肉鸡育种为例,省内的黄羽肉鸡已经能够完全自主育种。但相关专家称,目前肉鸡育种手段较为传统,缺乏开发分子育种芯片的能力。白羽肉鸡和蛋鸡两类地方品种资源较为匮乏。其中,蛋用种鸡的种源主要从省外购买,白羽肉鸡种源高度依赖进口,该省仅有少数企业参与了育种工作。据悉,广东承担了国家白羽肉鸡育种联合攻关项目。
前述《工作要点》披露,除组建广东省种业集团外,官方将加速建设广东(深圳)现代生物育种中心、广东南亚热带作物创新中心、广州种业研究院等种业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基地。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编辑:黄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