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老年网民规模增速最快,超1/5网民曾遭遇信息泄露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1-08-27 18:31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8次)》(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在网民年龄结构上,中老年网民规模增速最快,但仍有超过4亿人未触网;过半网民称过去半年未遭遇网络安全问题,22.8%的网民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1

手机网民规模超10亿,8.88亿人看短视频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2092万。

1.png

图: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2020年12 月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

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潜移默化构建起数字社会的新形态。报告称,截至2021年6月,8.88 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娱乐方式;8.12 亿人网购、4.69 亿人叫外卖,全民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正在发生悄然变化;3.25 亿人使用在线教育、2.39 亿人使用在线医疗,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便利民众。

2.png

图:8.88 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娱乐方式。

报告称,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和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均在 10%以上。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收入205.75亿元,同比增长 116.8%;饿了么利用“就地过年”催生的新需求,一季度日均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达40%。另外,我国在线医疗较2020年12月增长2453万,在线办公用户规模一年间增长了91.2%。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和痛点。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颁布,就在不久前,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正式出台。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61.4%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此外,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为22.8%;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比例为17.2%。

4.png

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最高,为22.8%

在网民遭遇多种网络诈骗中,虚拟中奖信息诈骗是网民最常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占比为40.8%,遭遇网络购物诈骗的比例为31.7%。

2

中老年网民规模增速最快,仍有超4亿非网民

在网民结构年龄方面,报告称,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截至2021年6 月,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较2020年6月增长5.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在关注网民规模增长的同时,仍需要对非网民群体予以重视。

近年来,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引起多方重视。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

去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先推动115家网站、43个APP进行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在智能技术面前遇到的困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02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 49.1%,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 50.9%。

报告指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54.5%;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20.0%;因为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4.0%。

5.png

图: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54.5%

数据显示,促进非网民上网的首要因素是方便与家人亲属沟通联系,占比为 29.8%;其次是提供免费上网培训指导,占比为27.9%;上网费用减少是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三大因素,占比为27.7%。

采写:南都记者 孙朝

编辑:蒋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