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法院揭牌一周年:创新先行 不断夯实法治深汕根基

南都N视频APP · 深汕大件事
转载2021-08-27 22:57

来源:深汕视点

改革催生法治,法治引领改革。8月31日,全国首个“飞地”法院——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下称“深汕法院”)将迎来揭牌成立一周年。

一年来,深汕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初心,受理各类案件近2千余宗、发布有关司法保障意见、聘任首批12名特邀调解员、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开展“四进”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实现诉讼服务站驻镇全覆盖、高起点建设智慧法院······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双区”建设、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1080x720_857cae04a5bfc9e0.jpg


启航:

肩负时代使命担当

深汕法院的创业历程,伴随着新的春天的故事开始。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翻开了深圳全面主导建设管理的新篇章。

201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成立深汕法院;2019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汕法院院长的任命;2020年8月31日,深汕法院揭牌成立。至此,深汕法院开启服务保障深汕合作区改革发展,保障一体化发展,探索“飞地司法”模式的时代使命。

“刚来时就8个人,办公室临时设在一处旧厂房里。”立案庭负责人杨海军回忆道。新建的深汕法院,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硬件基础条件差、人员紧缺的困难。

“有时候看着窗外喧嚣的工地,有种早年特区开发建设的感觉。”综合审判庭负责人吴志法官笑着说道。

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命题中,需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正是凭着这股干劲,深汕法院初创者们在两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了审判大楼的功能改造、法院制度建设,高标准顺利完成了揭牌仪式。

“深汕法院在万众瞩目中揭牌成立,作为第一代创业者,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汕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彬将自己和干警们定位为创业者,为深汕法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奋斗底色。


探索:

勇当尖兵敢于先行

全国首个“飞地”法院,没有经验可供遵循,意味着要勇当尖兵、探索新路。

深汕合作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但囿于司法资源不足、基础配套不完善等困难,深汕法院履职面临巨大挑战。面对一系列困难,深汕法院带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走上了一条向科技借力维护公平正义的快车道。

1080x720_2e75b5b02838023a.jpg

“刚受理案件时,经常是市区、深汕两头跑,没有羁押室,就向兄弟单位借;当事人不在深汕合作区,就进行线上审理。现在,我们的很多案件都是通过线上审理。”审判员莫随明忆起刚受理案件的情景感慨道,“把高科技融入审判工作中,既解决了实际困难,更方便了法官和当事人。”

深汕法院立足新设法院的优势及区域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探索形成“信息化+”的智慧审判模式。

运用信息技术履行审判职能,只是深汕法院探索“飞地”司法模式的一个缩影。走进诉讼服务大厅,相比传统法院“人声鼎沸”的立案窗口,这里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工作人员接听当事人来电以及敲打键盘的声音。

“请问你们可以网上立案吗?”“可以。”远在惠州的王律师在感受到了深汕法院网上立案的便利后,连声称赞网上立案的便捷性。

“由于我们法院距离深圳市区较远,很多当事人不方便到现场立案,现在我们的民商事案件大部分都是网上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员介绍,当事人可以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深圳移动微法院”等平台进行网上立案,满足当事人“足不出户”办理诉讼业务的需求。自2020年10月1日受理案件以来,截至2021年8月23日,深汕法院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共1845件,网上立案率达90.7%。

此外,深汕法院高起点前瞻布局,把深圳的“高科技”深度融入到智慧法院建设中。目前,“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司法管理、电子卷宗全覆盖已成为工作的常态。

1080x756_23193326c20ad4d7.jpg


实干:

高效履职保障发展

谋定后动起好步,决则必行开好局。深汕法院清楚地认识到要想高效开展工作,就要注重调研先行。为此,深汕法院邀请深圳市党代表、深圳市湾区法治比较研究中心就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新情况、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深汕法院建设提供智囊保障。

尽管有了大方向,但深汕法院很快认识到,要想更好地提供司法服务,就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力量,倾听基层需求。

1080x641_6e793031d2ddea18.jpg

因此,深汕法院组建司法调研团队,深入辖区四镇了解司法需求,最终形成《关于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并于2020年9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相关内容。

在保障深汕合作区发展的过程中,深汕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0年11月24日,深汕法院敲响第一件刑事案件宣判法槌,揭开了依法履行审判职能,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纠纷,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1080x792_d065e181d82c8d16.jpg

随后,深汕法院陆续依法公开审理某政法干警涉嫌徇私枉法案,云开庭审理民事合同纠纷,妥善审理劳动纠纷等案件。自2020年10月1日正式收案以来,截至2021年8月23日,共受理案件2111件,共审结(执结)案件1296件,有效维护区域和谐稳定发展。

区域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治软环境的培育,其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强化法治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为此,深汕法院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1080x720_fdc10c1f32bb90e8.jpg

与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共同建立“校园法治宣传工作室”;积极参加深汕合作区“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到企业进行调研、普法宣传;深入四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服务活动和妇女权益保护法治讲座······深汕法院正用一个个有传播力、有渗透力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区域的和谐发展营造法治环境,为建设法治深汕夯实基础。

1080x723_e76872959f61408e.jpg


致远:

不忘初心司法为民

“这笔钱我要了2年都没有要回来,没想到法院5天就给我要回来了。”2021年4月,当事人余某将一面“依法调解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立案庭工作人员手中,表达对深汕法院的感激之情。

司法为民,一直是深汕法院的工作重心。深汕法院积极作为,实施一系列办实事举措,回应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聘任12名具有广泛社会代表性的首批特邀调解员,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值班律师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8小时”外走进鲘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离婚双方当事人明法释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体,把关怀送到心坎上。高效进行首件线上司法确认案件,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与四镇共建驻镇诉讼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免费的“家门口”一站式诉讼服务。

一个个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的举措,化为人民群众心中满满的幸福感。一个个举措落地的背后,是深汕法院人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使命担当。

建院以来,深汕法院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夯实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根基。

一年时间,从最初的8人到现在的39人,听党指挥、坚定信念、司法为民、敢于探索、无私奉献的高素质队伍,已成为深汕法院的宝贵财富。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

回望深汕法院揭牌成立的时间画卷,每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每处着墨都令人心潮澎湃。秉承着时代使命,深汕法院将矢志不渝地依法公正高效履行审判职能,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深汕合作区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