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第一家东莞宏远工业区股份有限公司敲钟上市,到2021年7月底,东莞A股上市公司共计45家。45家企业大都来自先进制造业,同时也是各自行业的“隐形冠军”。
不过这一数据相较于东莞过万的规上工业而言,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东莞上市公司整体市值体量并不算大,较同级别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上市企业如同区域龙头,经济带动力强,上市企业如何扩容提质成为东莞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东莞在“十四五”规划中首次设立金融专章,并提出建设产业资本集聚高地、持续壮大资本市场“东莞板块“的具体要求。上半年东莞制定了《东莞市推动企业上市发展三年行动鲲鹏计划(2021年-2023年)》(简称《鲲鹏计划》),修订出台了《东莞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自上而下推动东莞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东莞市中心。
“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
1994年——1998年,东莞共有3家A股上市企业,1999年到2007年,东莞出现上市真空期,无一家莞企上市。这一时期,东莞上市氛围并不热烈,尤其早前登陆资本市场的几家公司表现一般,更是劝退了部分企业。
“那时上市这块东莞还是保守。”早前东莞一上市公司创始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要找相关的资讯、人才都非常少,联系业务部门也得不到专业答复。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日渐成熟,国内不少企业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8年真空期的东莞,逐渐意识到资本市场的力量,尤其作为制造业大市,行业“隐形冠军”众多能否借资本市场再上一层楼。
2007年3月,东莞出台《东莞市鼓励科技企业上市暂行办法》,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发展科技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2008年,成立东莞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市资本市场发展工作。相关鼓励政策陆续出炉,2017年东莞市政府推出《东莞市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系列政策实施以来,对344家次企业累计奖励资金总额超3亿元。
资本市场的成熟,示范效应形成,企业意识觉醒,政策的扶持……东莞企业界开始从“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
来源:《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
“十二五”规划期间,东莞市共有9家企业在A股上市。“十三五”规划期间,东莞市共有22家企业在A 股上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头之年,截至2021年7月末,东莞已经新增7家A股上市公司。
截至2021年7月31日,东莞A股上市45家企业分布于16个申万一级行业。 其中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最多,有12家公司,机械设备上市公司有9家,电气设备上市公司有3家。
“东莞上市、上市后备企业以制造业行业居多,位于产业链中上游。”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叶淑晶介绍,全市45家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发展优势明显,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38家,占比84%。
推“鲲鹏计划” 奖励力度省内领先
虽说东莞上市企业数量处于全省地级市前列,但是对于东莞的经济体量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扩容提质”成为东莞热点话题,东莞政府下定决心给莞企注入一剂“猛药”。
上半年,《东莞市推动企业上市发展三年行动鲲鹏计划(2021年-2023年)》(简称《鲲鹏计划》)以及配套奖励政策出炉,《东莞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修订出台。
新政结合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推行的各项措施,围绕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及再融资新规等政策动向,收集对比了先进城市的政策,分析各政策的亮点和实操性,汲取经验,再针对东莞资本市场发展基础、总量、结构等方面的短板,研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奖励扶持力度。
东莞召开推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扩容提质新闻发布会。
首先,提高奖励标准。上市前奖励由原来的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上市后首发融资奖励最高限额由原来的5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即企业上市后领取最高奖励达900万元。外地上市公司迁入最高奖励由原来的1000万提升至2000万元。
其次,新增奖励项目。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最高奖励500万;对挂牌全国股转系统并进入精选层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首次挂牌的有限公司、股份制公司分别奖励3万元、6万元。
“在奖励力度方面,从目前收集掌握的情况来看,东莞在市级层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叶淑晶介绍,与此同时,各园区、镇街也配套出台了针对辖内企业的上市奖励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叠加申请市、镇街(园区)两级奖励,如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对企业上市最高奖励均为1700万元,叠加市级900万元奖励,企业上市最高奖励可达2600万元。
按照《鲲鹏计划》的目标设定,到2023年,力争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较2020年翻一番,数量超过8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翻一番,规模超过6000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保持全省地级市领先;认定上市后备企业累计超过300家。
东莞目的是通过推动更多企业改制上市,促进上市公司融资、并购重组和创新发展,提升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上市公司的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实现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莞上市企业拓斯达车间。
上市企业提质 形成“领头雁效应”
东莞要做的,一方面是数量增加,一方面是质量的提升。
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20年底,东莞A股38家上市公司市值3213亿元,较2019年底同比增长62%,上市公司市值持续增长。其中,400亿市值以上公司2家,100亿至400亿区间市值公司6家,50亿至100亿区间市值公司7家,50亿以下市值公司23家。
从省内各市横向比较来看,2020年东莞 A 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在省内排名第 5 (深圳除外),东莞上市公司整体市值体量并不算大,较同级别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来源:《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
《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对比全省各大城市资产证券化率的情况,东莞的资产证券化率为33.30%,排名第11,而第一位为珠海,资产证券化率为190.35%,第二是佛山150.65%。
另一份来自全国的对比分析,由数据宝和中国基金报联合发布的《2020年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东莞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在15个新一线城市排倒数第三。这与东莞GDP体量严重不匹配。这一年,东莞的GDP为9650亿元。
今年两会时,东莞市政协常委、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提交了《关于打破企业小富即安,走向积极进取谋发展的建议》,提及东莞行业“隐形冠军”较多,但不少安于现状,少借助资本力量扩张版图的雄心。即便有个别企业从“隐形冠军”走上上市之路,也一度因为缺乏危机意识,满足于单一大客户的订单,导致陷入经营危机。东莞企业种类多、数量众,名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暂无法对产业集群产生“领头雁效应”。
如何提升东莞上市公司的成色?这也是东莞推出《鲲鹏计划》,修订《东莞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的初衷之一。具体为实施上市莞企质量跃升计划,支持上市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上市龙头企业拓宽产业链金融。
东莞松山湖。
作为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出席政策新闻发布会时就表示,首先着力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其次是对个别大股东面临股票质押风险及流动性困难的上市公司,引导其与省、市纾困基金对接,推动专业机构通过市场化手段为企业设计整体债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逐步走出流动性困境。
在扩大规模方面,一是鼓励支持上市龙头企业项目申报市重大项目,对符合东莞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用地保证应供尽供、随报随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目前东莞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空间问题,政策鼓励园区、镇街整合土地资源,设立上市公司产业园,集中解决上市用地需求,将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最主要的瓶颈。
二是鼓励上市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补充产业缺失、强化技术掌控、打造高端品牌。加大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并购基金对上市龙头企业的投资力度,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贷款利息、企业自然人股东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部分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这些对东莞的上市公司围绕主业扩大投资规模,将发展动能留在东莞是十分利好的政策。”林海川介绍。
《鲲鹏计划》提出,到2023年,形成1家市值800亿元以上、3家市值200亿元以上、10家市值1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梯队发展队伍。
2021年东莞市招商大会。(莞宣图)
镇街上市企业“破零” 优化区域行业布局
于东莞而言,短期布局是上市企业数量质量显著提升很重要,更长远的布局在于区域行业优化、产业提升带动明显。
《东莞上市公司年度发展报告》东莞上市公司地区分布呈现以长安、松山湖、城区为中心"三大高地"聚焦的 特征。长安以7家上市公司领跑全市,松山湖4家、南城3家、清溪3家。截至2020年底,东莞上市公司分布于18个街镇。从市值的镇街分布来看,松山湖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超过900亿元,其次分别是塘厦(583亿元)、长安(527亿)、 南城(264亿元)。
部分镇街上市企业亟须“破零”,那么如何进行挖潜?近年东莞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期,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出台1+N扶持政策,涌现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成长速度快的优质企业。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刘建俊表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300家,为企业上市储备源源不断的后备资源。东莞市已累计认定了十四批共283家的上市后备企业。目前,东莞有1家企业已过会正提请注册,在审的企业有21家,处于辅导备案的企业有21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上市后发优势明显”。
除了挖潜,东莞还从产业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方面着手,引导上市资源与镇街资源进行匹配。
去年东莞已经出台《东莞市境内外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募投项目流转落地和利益共享实施办法》。
截至目前,已有73家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提出新增项目用地需求约5233亩,涉及投资总额570.79亿元。已解决了33宗增资扩产项目共1692亩用地需求,新增协议投资约203.54亿元。另外,19宗项目已有初步选址,涉及用地需求930亩,投资总额约175亿元。
东莞谢岗镇。
本次《鲲鹏计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区域行业布局优化和产业提升带动明显的战略目标。
“挖潜培育企业+强化资源供给”外,刘建俊表示,继续优化交流合作机制,有效引导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的优质莞企聚集。推动各交易(场)所在东莞市设立服务基地或工作站,为企业上市提供“零距离”服务。重点发展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加快推进东莞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政策落地实施,提供覆盖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阶段的全链条股权融资服务。
力争到2023年,东莞上市公司将涵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形成“上市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集群”的产业架构。
从上市企业数量、质量到区域产业质量的提升,“鲲鹏计划”已来,东莞要在万亿GDP新起点上走得更稳健,未来我们一起看执行。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编辑: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