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养生三部曲:祛湿、润肺、防秋燥,这些养生方收好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1-08-30 20:43

处暑,即为“出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针对这个特点,处暑后,我们养生中要注意“祛湿、润肺、防秋燥”。

1080x648_b21bc3919778d5d2.jpg

一、先要祛湿

长夏因湿邪困脾,出现脘腹闷胀、食欲减退、头重肢困等表现,因此要注重祛湿健脾,可以吃一些“补而不滞”、“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既有营养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比如像银耳、南瓜、山药、莲子等食物。

  • 祛湿饮食推荐:红豆薏米茶

1080x720_d124541b28dd2c79.jpg

把红小豆、薏米提前泡上3-5个小时,然后煮约一个半小时,可以加入冰糖或蜂蜜调味使口感更好。

注意

1. 孕妇在怀孕早期不建议吃薏米茶。

2. 在服用红豆薏米茶时,少饮水,以代替平时饮水量。

3. 温服红豆薏米茶,祛湿在于健脾,而食寒凉会导致寒湿困脾,脾湿加重。

祛湿还可以这样做:

1. 祛湿穴位

承山穴、丰隆穴、阴陵泉穴:

可以到中医科门诊诊疗部对这几个穴位进行艾灸,加强祛湿的作用。

2. 适当运动

让身体微微出汗以促进脾的运化功能,也可以起到祛湿的目的。

3. 环境除湿

避免长期在潮湿的房间中居住,可以开窗通风、日照驱散湿浊,也可以买一些芳香化湿中药香包放在家里。

二、注意润肺、防秋燥

秋燥渐显,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1080x763_d9f30a01f033ab37.jpg

处暑后也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饮食应保持清淡,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秋燥易生七种病:

1. 燥在肺:易犯燥咳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此时最容易造成肺的损伤!

  • 方法:百合大枣粥

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2. 燥在肠:易大便干结

秋燥表现在肠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好,导致大便干结。

  • 方法:吃点杏仁

1080x720_f6e250fe67c6a1e7.jpg

杏仁有润肠通便,降气平喘的作用,适当食用杏仁,即可润肠燥,又可顺应秋季自然的肃降之势,对反复咳喘,大便干结者更适宜。杏仁有小毒,选用炒熟,且避免用苦杏仁,不宜过多食用。

3. 燥在鼻:易发鼻出血

秋天到鼻炎闹,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鼻出血以及鼻炎等问题。

  • 方法:祛燥按“迎香”

380x272_3373b79c7f39f831.jpg

点揉迎香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指腹顺逆各揉搓20次~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4. 燥在咽:咽喉肿痛

秋季极易肺热,容易发生咽喉肿痛。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这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得比较多。

  • 方法:芦根荸荠煮水喝

5. 燥在唇:口唇开裂

处暑后的干燥表现在唇上,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嘴唇干燥、干裂的情况。

  • 方法:经常按摩唇

可使用润唇膏,用指腹轻轻按摩,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使嘴唇获得养分。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6. 燥在肤:皮肤干燥瘙痒

  • 方法:沙参玉竹炖汤

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所以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天食用。

7. 燥在眼:眼睛干涩

秋季干燥,燥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

  • 方法:泡饮石斛茶

石斛有很强的滋阴养肝的功能,所以被历代医家用作养护眼睛的佳品。日常作为护眼保健方使用,可以简单点,用它泡点茶喝就行。

注意

石斛性寒,对于脾胃虚寒,常伴有腹胀腹痛人来说,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虚寒;脾虚湿盛者也不宜使用,用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秋意渐浓,自然界阳气渐收渐降,人体顺应自然规律,常感睡意连绵,即为“秋乏”,缓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

处暑可适当选慢跑、爬山、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三、处暑吃什么?

1080x720_fc3ff1d244f683a8.jpg

1.常吃养胃食物

秋季消化道疾病高发,频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会给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不妨多吃些养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圆白菜、木瓜等。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同样适合此时食用。

2.还要多吃薯类代替部分精白面粉

薯类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也较丰富,且有研究表明,它们作为主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秋季是薯类出产旺季,可用山药、芋头、土豆、红薯等替代精白米面。

3.每天吃一把坚果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也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常吃能获取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呵护心脏健康,润肺润肠。

但入秋后气候日益干燥,吃多了炒干的坚果嗓子会不舒服,建议选择原味生食、五香煮或微烤的口味。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